1996年10月出生于浙江嘉兴,自幼学习竹笛。2010年考入浙江艺术学校,跟随汪悦洲老师学习。2013年跟随新苗丝竹乐队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展演中荣获演奏奖,同年随浙江省青少年艺术团出访日本。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和三好学生。2014年拜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詹永明教授为师,得到了更系统、规范、严格的教育和全面培养。201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现为民乐系学生会干部,并多次获得上海音乐学院人民奖学金。在校期间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大型活动,跟随上音“笛声赋”竹笛室内乐团先后在上海,金华,无锡,丽水,杭州,西安,岳阳,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展演,广受好评。2018年随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赴香港,广州巡演。2019年跟随学院参加维也纳中国新年音乐会,获得成功。
熊壮壮,青年钢琴家。1985年生于安徽省芜湖市。自幼学习钢琴,200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师从周轫秋教授,吴迎教授,陈庆峰教授,唐哲教授。2017年获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硕士学位。现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艺术指导。
长期作为钢琴艺术指导活跃于各个舞台,并多次随院校担任金钟奖,文华奖,CCTV 民族器乐大赛等比赛的钢琴伴奏。和各位著名民乐演奏家录制了《秋辞--詹永明笛子艺术教学精选》,《笛韻幽兰》等专辑,并参与编订了《竹笛精品课程新编》系列的钢琴伴奏编配。获西湖国际青少年音乐节钢琴艺术节优秀钢琴伴奏奖,松庭杯民族吹管比赛最佳钢琴伴奏奖。
此曲运用现代音乐创作技法,是我国现代音乐作品中之精品。
古老的民歌,衍化成一首生生不息的生命赞歌,里面有痛苦,有迷茫,有欢乐,更有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此曲在创作上打破传统笛曲的写作手法,运用十二半音体系,音域跨越三个八度,这就要求演奏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对半音吹奏法的娴熟掌握,是一首具有挑战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