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家兼任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歌舞团常任指挥(国家二级),中央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席教授,北京金帆民乐团常任指挥,北京青年爱乐民族乐团音乐总监。
杨春林长期以来从事中国民族音乐特别是民族管弦乐的创作,演出及研究,自1978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第一首作品后,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问世。
他创作了具有民族风格的新世纪音乐CD专辑《幽兰》、《秋菊》、《竹韵》等,其中《天喝》中《雪顿晒佛》一曲被文化部选入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礼品CD中,多年来还为中央电视台创作编配了《九春会》、《十二生肖联奏》、《光数行》、《春天的故事》等民族器乐节目。目前潜心于新时期民族音乐交响化的创作,力图将世界先进作曲技法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有机地结合起来创作出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民族音乐作品。
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管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赵松庭笛子艺术研究会荣誉会长,新加坡华乐总会理事,新加坡笛子学会会长。
詹永明是当今笛坛杰出代表人物。几十年来他在国际国内的音乐比赛中频频获奖,并赴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及讲学,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各国,被人们誉为「神奇的魔笛」,更被《华盛顿邮报》称为「当今杰出的演奏家」。1991年作为首位大陆杰出人士民乐演奏家访问台湾,为推动两岸的笛子艺术演奏与教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穿透海峡的第一声笛音」。
1988年首批评定为中国国家一级演奏员,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移居新加坡並任教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2004年应聘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2013年他的《中国竹笛专业主干课》被上海市教委评选为重点项目课程与上海音乐学院精品课程。2015年-2017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民族管乐团队、2018-2020年双一流学科创新团队民族管乐首席教授。他的事迹被收录在《中国当代文艺名人录》、《中国音乐家辞典》、《世界当代名人录》。
张列,著名指挥家、作曲家。
中国国家一级指挥,被誉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十大杰出指挥家之一。早年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其后再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深造,先后师从刘静、丰琪和杨鸿年教授,亦曾获德国指挥大师鲍姆(Carl Böhm) 教授悉心指导与肯定。任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广播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及乐团创作研究室作曲;兼任广东、浙江、河南、陕西民族乐团的艺术总监;亦经常于国内多所重点音乐院校担任艺术指导和客座指挥。
近年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德国柏林爱乐大厅、英国伦敦巴比肯音乐中心、俄罗斯圣彼德堡马林斯基老歌剧院、波兰华沙音乐厅、捷克布拉格斯美塔纳音乐厅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30多个国家演出,获得成功与中国文化部的嘉奖。
曾获邀任马来西亚全国民族器乐大赛国际评委;中国文化部聘请为第三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民族器乐比赛评委会委员;受中央电视台聘请担任2007、2019「CCTV 全国民族器乐大赛」评委。
其创作极多元化,有管弦乐、舞剧、影视音乐、民族管弦乐、协奏曲、声乐等近百首作品并多次获奖。如《小巴郎幻想曲》、《黄河縴夫》、《杨门女将》分别曾获全国比赛一等奖和金奖;《酸枣坡》获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打击乐协奏曲《关山随想》成为香港、新加坡、台湾和大陆民族乐团的常演出之曲目。
大型笛子协奏曲《长恨绵绵》由著名作曲家杨春林和上海音乐学院著名笛子演奏家詹永明教授连袂合作创作而成。杨春林在中国民乐界享有极高声誉,在作曲手法上以创新见长,作品曾多次获奖。詹永明笛艺精湛,有“神奇的魔笛”之誉。作曲家与演奏家的“强强联手”,为我们奉献出了这首笛子曲中的精品,将中国传统笛艺推向了另一高峰。
该曲不仅演奏技巧高超,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乐曲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的诗意创作而成。作者以诗乐相通的手法,采用奏鸣曲式,叙事、抒情相结合,以笛子协奏曲的形式,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长恨绵绵》时长近22分钟,全曲共分为五段:
一、 悲壮的引子和笛子的独白。乐曲从庄严的铜管组开始,以La\Do\Mi\La为主和旋,一开始就给人一种压抑、悲壮之感,似乎预示着这常爱情本来就应该是一场悲剧。而笛子进入后的独白,紧凑的音型加上连续的三连音最后落在主音La的长音上又显现得如此的无奈。
二、 第一主题(呈示部)中速"回眸一笑百媚生" 。主题四句是一个典型的“起承转合”,非常符合中国人是审美习惯。这短短四句一下子将一个活生生的古典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送到您的眼前,接着是主题的不断发展,作曲家采用复调的写作手法,乐队与独奏笛交相辉映,生动刻画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贵妃形象。
三、 第二主题(副部)小快板"霓裳羽衣舞不休" 。大篇幅的“吐音”技巧以及调式的转换,(此处运用了徵调式)营造出一幅美仑美涣的宫廷夜宴图,真是“缓歌谩舞凝丝竹,今日君王看不足。”
四、 展开部又分为三个小的部分:1、“渔阳鼙鼓动地来”,四三拍与四二拍以及半音阶的使用,紧张的气氛,使得平静、奢华的宫廷生活被乱兵打碎。2、“生离死别马嵬坡” ,一支笛子在独白,不知是唐明皇的无奈还是杨贵妃的感慨!3、“山在虚无飘渺间” ,六度颤指、五度颤指以及三指同颤犹如仙境搬的意境描写,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而笛子与独奏小提琴的对话仿佛是太真仙女“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茫茫”,笛子与弦乐群的复调更像是“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五、 再现部“在天愿作比翼鸟”,主题音乐再次响起,温和的双簧管、深情的笛子依次出现,天上人间的爱情主题得以升华。演奏技法上,演奏家使用了C、F调排笛,使得同主音调式音色得以自由转换,游刃有余。
六、 尾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个非常完美的分解和旋La\Do\Mi\Sol\La结束全曲。
笛子协奏曲《长恨绵绵》从头至尾,与诗歌《长恨歌》遥相呼应。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乐曲的再现部和尾声,很好地表现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主题。作曲家杨春林先生在中国民乐界享有极高声誉,在作曲手法上以创新见长,作品曾多次获奖。而演奏家詹永明先生更有"神奇的魔笛"之美誉。二位的合作本来就是珠联壁合,才能让如此美的音乐得以在乐坛广泛流传,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