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1936年生于河南辉县,1949年加入文工团任双簧管演奏员,1958年至1970年任浙江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同时师从著名作曲家黄源洛学习作曲,后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陈铭志教授等进修作曲。
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扬州慢”、“原始狩猎图”、“西湖寻梦”、“双声恨”等多件作品相继在国际和国内比赛中获奖,并经常有国内、国外的民族乐团演出,获得了很高评价。他作曲的特点是: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审美情趣。
2005年1月不幸逝世。
曾昭斌,亦用名曾格格,1969年5月4日出生于北京,满族、正黄旗,演奏家,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德力西集团的形象代言人。中国敦煌艺术剧院特邀艺术家。中国巴乌葫芦丝学会副会长,中国埙学会副会长,曾任第一、二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决赛评委。曾获得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第八届中国金唱片奖、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奖。曾在世界多个著名艺术殿堂传播中国音乐,并举行过18场个人专场音乐会。
6岁起随父习笛,后师从何维青教授。
10岁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马宝山教授。
1987年赴内蒙古参加中国艺术节,她精彩的表演获得好评,被誉为“小神笛”。大学期间师从著名笛子大师赵松庭教授、王铁锤先生、张维良教授。
1993年把失传千年的玉笛、玉箫搬上舞台,演奏著名的敦煌千年古曲《伊州》《箫韵》。被海内外观众爱称为“千年玉笛第一人”“玉笛圣手”。
2001年1月23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天上人间》。向人们展示了民族器乐与现代音乐最新结合的开始。向全球的华人展示了民族音乐的创新。使“新民乐”这种新的音乐形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认知。
2001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班。作为华人世界的优秀笛箫演奏家,曾格格的艺术足迹踏遍世界各地。
2008年与丈夫冯晓泉被奥组委选为奥运福娃海外宣传形象大使,制作了一套极具特色的福娃埙,并被奥组委永久保存,并且二人一起前赴英超联赛表演曲目《喜洋洋》
李心草,1971年出生于中国云南,中国指挥家,中国交响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198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1993年,获首届全国指挥比赛第一名。1996年,进入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1997年,获法国第45届贝桑松指挥比赛第二名。1999年,担任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驻团指挥,兼任中央芭蕾舞团首席指挥。2000年,被《中国青年》评为“可能影响中国21世纪的100位青年”之一。2002年,率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赴日本、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葡萄牙、中国台湾等地演出。2006年,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美国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8城市进行巡演。2007年,担任美国歌剧艺术中心歌剧《李白》音乐指导 ;同年,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歌剧《托斯卡》 。2008年,执棒维也纳交响乐团在欧洲首演歌剧《木兰诗篇》。2009年,出任釜山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同年,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上演交响合唱作品《大地安魂曲》 ;同年,担任音乐会版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指挥、导演及歌词翻译。
2011年,在首尔艺术中心演出《图兰朵》(国家大剧院版)。2012年,担任歌剧《蝙蝠》乐队指挥;同年,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举办《北京交响之声·维也纳》音乐会。2016年,在“G20”峰会文艺演出中担任音乐总指挥。2019年,担任民族舞剧《孔子》指挥 。2021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同年,担任《党的女儿》乐队指挥,并担任中国交响乐团团长。
人物评价:
精力充沛的指挥李心草一直努力抓住西方音乐的风格,他的乐句处理和音乐表现很有说服力(《纽约时报》评) 。
李心草证明自己是一位令人羡慕的、适应能力极强的指挥家,对各种曲目掌握自如(《华盛顿邮报》评) 。
钱兆熹的笛子协奏曲《貂蝉》(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