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笛派”笛子大师、国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曾任内蒙古歌舞团副团长、内蒙古政协委员等职务。
其笛韵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特色及歌唱性的艺术风格,历经四十余年笛艺生涯的磨练与艺术沉淀,已创立了风格独特的“草原笛派”。
他创作和演奏的主要作品有笛子独奏曲《鄂尔多斯的春天》《大青山下》《浩特篝火》、双笛膜低音笛曲《草原的思念》、笛子组曲《草原抒情》、笛子协奏曲《走西口》、巴乌独奏曲《牧歌》《蓬莱湖渔歌》、埙独奏曲《敖包祭》等(含合作)。曾出版《李镇笛子曲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李镇演奏笛子曲谱六十首汇编》(台湾台北琴圆文化公司)CD专辑、《走西口》(台湾中国龙音像公司)等。
其演奏在内蒙古和全国多次获奖,笛曲被海内外音乐学院列入教材并应邀讲学。现任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安徽艺术学院和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客席教授。
曾在中国北京、杭州、西安、太原、兰州、武汉以及香港、台北、新加坡等地举行独奏音乐会。笛曲《走西口》《大青山下》等是国家文华奖、CCTV民族CCTV民族器乐大赛、台北国乐大赛等赛事的指定曲目,并多次担任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国家赛事评委。
李氏在乐器的研究和改良方面不遗余力、建树良多,包括以传统六音孔竹笛向超高音域扩展纯五度(七个音)的指法;成功研制以环氧树脂(玻璃钢)材料的笛子系列和双笛膜低音大笛,获1991年内蒙古文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专利。
李氏创新的独具北方草原音乐风格的笛子学派在内蒙古的民族音乐事业和中国的笛子艺术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飞云民族乐团声部首席,上海市学生艺术团民乐一团、长宁区少年宫民乐团助理指挥、声部辅导教师,现就职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民族器乐教育家刘逸安,国家一级演奏员、上海民族乐团笛子独奏家钱军,国家一级演奏员、著名管乐演奏家左翼伟,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詹永明,著名民乐指挥大师、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夏飞云。
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声部首席,并成功举办了“陌上花开”个人笛子独奏音乐会。曾以竹笛、埙、箫、排箫独奏家身份参加上海“月之源”跨界新概念乐团,并多次出访国外演出。其演奏水平高超,多次与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文广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交响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并与上海飞云民族乐团合作在2015、2016年飞云民族乐团新年音乐会中担任独奏,演奏《鹧鸪飞》与《挂红灯》。其近年来多次参加各类国内外重要器乐比赛,并多次获金、银奖等奖项,并且多次应邀以演奏家的身份赴挪威、德国、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乐曲以流传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二人台戏曲音乐为素材,结合新派笛风那闪烁华丽的装饰技法和动情的歌唱性表达,辅以二人台笛子吹奏技巧中独有的左、右手飞指技法的夸张性渲染,层层推进,一气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