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笛派”笛子大师、国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曾任内蒙古歌舞团副团长、内蒙古政协委员等职务。
其笛韵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特色及歌唱性的艺术风格,历经四十余年笛艺生涯的磨练与艺术沉淀,已创立了风格独特的“草原笛派”。
他创作和演奏的主要作品有笛子独奏曲《鄂尔多斯的春天》《大青山下》《浩特篝火》、双笛膜低音笛曲《草原的思念》、笛子组曲《草原抒情》、笛子协奏曲《走西口》、巴乌独奏曲《牧歌》《蓬莱湖渔歌》、埙独奏曲《敖包祭》等(含合作)。曾出版《李镇笛子曲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李镇演奏笛子曲谱六十首汇编》(台湾台北琴圆文化公司)CD专辑、《走西口》(台湾中国龙音像公司)等。
其演奏在内蒙古和全国多次获奖,笛曲被海内外音乐学院列入教材并应邀讲学。现任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安徽艺术学院和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客席教授。
曾在中国北京、杭州、西安、太原、兰州、武汉以及香港、台北、新加坡等地举行独奏音乐会。笛曲《走西口》《大青山下》等是国家文华奖、CCTV民族CCTV民族器乐大赛、台北国乐大赛等赛事的指定曲目,并多次担任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国家赛事评委。
李氏在乐器的研究和改良方面不遗余力、建树良多,包括以传统六音孔竹笛向超高音域扩展纯五度(七个音)的指法;成功研制以环氧树脂(玻璃钢)材料的笛子系列和双笛膜低音大笛,获1991年内蒙古文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专利。
李氏创新的独具北方草原音乐风格的笛子学派在内蒙古的民族音乐事业和中国的笛子艺术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唐俊乔,著名竹笛演奏家、教育家、当代中国民乐领军人物之一,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领军人才,“新绎杯”华乐论坛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评选“十大杰出民乐演奏家”(弓弦、吹管);上音高研院中国竹笛艺术中心主任;上海音协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音协竹笛学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学会副会长;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阅专家。她同时还受聘韩国秋溪艺术大学、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山东大学威海分院、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与兼职硕、博士生导师等。
华盛顿邮报曾用“无与伦比的天才演奏家,竹笛在她手中创造了近乎完美的无限的可能……”来形容唐俊乔的演奏,其深厚的功底、圆润的音色及高超的气息控制能力深为业内人士称道。作为独奏嘉宾她受邀参加过全球几十个国际音乐、艺术节及数百场协奏曲与专场音乐会,不仅曾为三十多位国家元首演奏过中国传统乐曲,作为中国现代竹笛作品最权威的演绎者,她亦是唯一一位受邀带着多部中国竹笛协奏曲与纽约爱乐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等世界名团进行常年合作演出的国乐独奏家,并签约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进行世界巡演。她亦是上海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澳门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等全球一线民族乐团热邀合作演出的优秀艺术家,演奏足迹遍布五湖四海,很多竹笛作品因她的演绎而成为经典。
作为教育工作者,她的教学成就令人瞩目,她为上海音乐学院先后培养出金奖学生20余名在权威国内外赛事中囊获金奖39次,业界誉之为“中国竹笛梦之队”,2013年在上音支持下唐俊乔组建《上海音乐学院竹笛乐团》,2017年乐团荣获“文化旅游部”第六届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展演组合最高奖(文华奖),2018年乐团获评文化旅游部——“中国十大优秀民族乐团”。由于突出的演奏与教学成果,她曾五次获得上海市文化艺术人才优秀教师称号、九次荣获贺绿汀基金奖以及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奖、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奖”等。
2018年由唐俊乔担任制作人和主演的上海音乐学院与国家艺术基金跨界融合器乐剧《笛韵天籁》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首演,这部广受赞誉的原创民族器乐剧不仅是中国首部为单一民族乐器(竹笛)而作的器乐剧,其无言无词仅用“音乐对话”的全新舞台戏剧表演方式,为音乐器乐表演领域创新表演艺术形式开创了先河,该剧于全国十余城市巡演34场,美轮美奂高水准的艺术表演以及剧目所展现出的音乐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获得各方好评。2019年《笛韵天籁》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22年《笛韵天籁》作为中国优秀原创剧目上线中国电信“天翼IPTV”电视端和优酷门户网,走进了千家万户。
2019年与2020年她作为“寻乐人”两度受邀电视热播综艺“国乐大典”,其真实耿直的点评风格深受大众喜爱,所带队上音、央音、国音的“唐家军”乐团也以高超的演奏技艺和多样的音乐风格,最终登顶《国乐大典》总冠军宝座,唐俊乔成为“冠军导师”吸粉无数,好评如潮。
她曾录制出版数十部教材及演奏专辑,由荷兰唱片公司推出48个国家同步发行的《中国魔笛——唐俊乔》亦是全球第一张SACD笛子演奏专辑。其成就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民族音乐家名典》及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编著的《世界名人录》。
著名青年指挥家,双学士学位(民族音乐指挥、二胡演奏表演)、乐队指挥师从张国勇教授,获乐队指挥艺术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重合奏教研室专业教师。
2007年代表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参加由新加坡华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叶聪先生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一届《民乐指挥工作坊》大师课,得到叶聪先生的悉心指导并出色的完成了所有指挥课程。
2008年荣获第2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二胡邀请赛一等奖,并荣获2008年度上海艺术专业优秀学生奖。2010-2015年期间受聘担任浙江民族乐团首任常任指挥。2011、2014年分别荣获第八届、第九届浙江省音乐舞蹈节“优秀指挥奖”,带领浙江民族乐团先后出访欧亚美及港澳台1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客席指挥,曾经与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山西民族乐团等有过成功的合作演出。他的指挥,音乐严谨细腻,富有激情,技术精湛,尤其对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到民族管弦乐队的整体风格把握和诠释令人称道。
作为指导教师,2015年度上海音乐学院“弘音组合”入围上海市小剧(节)目展演“演出奖”;2018年度“弘音组合”荣获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艺术表演类民乐(小合奏/重奏)专场乙组一等奖;2019年带领上海音乐学院“弘音组合”在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中成功晋级传统组合组决赛阶段。
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竹笛专业教师,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上海市教委上音附中民族音乐传承教育基地科室负责人、上海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上音唐俊乔竹笛乐团副团长,玉屏箫笛乐团副总监。师承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乔教授及著名洞箫演奏家教育家戴树红副教授。
王俊侃是文化部“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中国权威竹笛专业赛事的四连冠获得者。多年来他以独奏家身份活跃于国内外舞台,多次受央视音乐频道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之邀录制个人独奏、重奏节目。出演了多部当代作品:如:竹笛协奏曲《愁空山》、《中国随想曲》、《飞歌》、《竹枝词》、《笛域千秋》等,并带着这些作品与上海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杭州爱乐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广西交响乐团、辛辛那提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浙江民族乐团等合作演出。
2015年王俊侃受邀在全国十余个城市的音乐艺术院校成功举办其个人全国巡演笛箫专场音乐会,获得好评。他曾先后在中华艺术宫、上海大宁剧院、上海图书馆、宁夏大学等举办中国民族吹管乐专场讲座;受邀担任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竹笛邀请赛、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北京竹笛邀请赛等赛事评委;培养学生多次在全国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
“王俊侃的演奏为苍劲如歌的旋律附上了自己的灵魂。”——音乐周报乐评。
著名青年竹笛演奏家,CCTV“光荣绽放”中国十大青年笛子演奏家之一,上海音乐学院竹笛乐团音乐副总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学院竹笛硕士,导师为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乔教授。
曾获首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传统组合类金奖、首届北京全国竹笛邀请赛专业青年组金奖、2012年“文华奖”小型器乐组合的最高奖“演奏奖”等专业赛事大奖。
他参与录制了大量中央电视台音乐节目与晚会、音乐会等,也广泛致力于许多跨界的音乐合作。作为腾讯重磅电影网游《天涯明月刀》音乐创作团队的核心成员,包揽了其中所有中国管乐器的演奏与风格创作,为当代游戏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风格和思路。也曾担任电影《九层妖塔》的中国器乐演奏及录音监制、腾讯重磅游戏《王者荣耀》的器乐独奏及录音监制、2018年热门国漫《星辰变》番剧的音乐制作人,参与创作、演唱主题曲《星辰觉醒》和插曲《随心》。同时,也跟众多明星艺人保持着密切合作,作为助演嘉宾常登陆《歌手》《中国之星》等音乐类节目。林忆莲、常石磊、霍尊、韩红、袁娅维、黄龄等许多知名歌手的歌曲中都有他的倾情出演。
青年竹笛演奏家、指挥。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乔教授,著名民族音乐指挥家教育家夏飞云教授,著名洞箫演奏家教育家戴树红副教授。现任新艺民族室内乐团青年竹笛演奏家、指挥,上海音乐学院竹笛乐团副团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闵行区音乐家协会会员。
曾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优秀演奏奖;“北京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节”之中日青少年表演大赛专业组新民乐组合金奖;
2010香港·国际江南丝竹团体展演邀请赛一等奖;
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2011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职业组铜奖;
第二届全国竹笛邀请赛青年专业A组银奖;
2021第一届MISA星推秀冠军。
曾与唐俊乔、马友友、余隆、吴彤等著名音乐家合作全国巡演。
曾于上海首演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先生的笛子三重奏作品《竹枝词》,获各界好评。曾改編、创作《犯罪高手》《竹·舞》等民族器乐作品,获各类奖项,并受多方好评。曾多次出访美国、俄罗斯、拉脱维亚、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演出,并广受好评。
青年竹笛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蓄水池储备人才,竹笛硕士,上海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学院竹笛乐团副团长,师从著名竹笛演奏家、教育家唐俊乔教授,期间也曾受到庄志伟、俞逊发和蒋国基老师的指导。
曾获2012年“第二届全国竹笛邀请赛”青年专业A组金奖;2013年“香港国际竹笛邀请赛”专业中青年组金奖;2013年第九届金钟奖比赛银奖(室内乐);2014年文化部“文华奖”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竹笛青年组银奖等重要奖项。学习期间也曾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等各类荣誉称号。2017年带队上海音乐学院竹笛乐团参加“文化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演”获最高奖(文华奖);2018年带队上海音乐学院竹笛乐团参演文化旅游部“首届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获选全国十大优秀民族乐团荣誉。
曾受邀参与赴澳洲悉尼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G20峰会——上海分会场”等重要演出。2018年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上海音乐学院大型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中担任主演,饰演男主角伶伦。
青年笛子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
2002年开始学习竹笛,师从启蒙老师侯升平。
2004年开始跟随著名笛子演奏家唐俊乔教授学笛。
200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9岁附小四年级时就曾在《唐俊乔竹笛名曲教程》教学示范专辑中,演奏笛曲《喜报》,于业界引起关注。
2009年获得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全国竹笛邀请赛少年组第一名。
2010年获首届全国北京竹笛邀请赛少年A组金奖第一名。
2014年获得中国文化部主办“文华艺术院校奖”少年管乐组金奖,同年被上音附中推免直升上海音乐学院大学,继续师从唐俊乔教授至今。
2016年6月,参加CCTV唐俊乔教授《音乐公开课》录制。
2017年跟随“唐俊乔竹笛乐团”代表上音参加中国文化部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获最高奖(文华奖)。
除此之外,多次荣获国家级及省级校级奖项:如唐君远教育基金奖学金、“星光计划”优秀学生奖学金、傅成贤纪念奖学金、上海音乐学院人民奖学金等。多次代表学校赴国内外交流演出,并受邀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广东卫视国乐大典等节目录制。
2017年被评为上海音乐学院三好学生。
2018年6月被评为上海市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
2018年9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推免直升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
乐曲以流传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二人台戏曲音乐为素材,结合新派笛风那闪烁华丽的装饰技法和动情的歌唱性表达,辅以二人台笛子吹奏技巧中独有的左、右手飞指技法的夸张性渲染,层层推进,一气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