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指挥家和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79年移居香港,1986年至1990年为香港中乐团第二任音乐总监,1990年移居台湾担任高雄市国乐团指挥,直到1994年。1994年初移居加拿大。2006年受聘于中国音乐学院,任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指挥。
早期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1959)、《第一交响曲》(1961)等 到香港以后的作品(1986-1990):最初有中乐曲《洪湖随想曲》(1980)、《喜迎春》(1981)、《云南风情》(1982)、《丰年祭》(1983)、《天山恋歌》(1984)、第三钢琴协奏曲《英雄》、《管弦丝竹知多少》、《拉萨行》(1985)等;
1986年3月起任香港中乐团第二任总监后的主要作品有:《花木兰》序曲(1986)、古琴与乐队《离骚》、《白石道人词意组曲》(1987)、《第一笛子协奏曲》、《第一二胡协奏曲》(1988),为中乐团与管风琴而作的《第二交响曲》、《第一打击乐协奏曲》(1989)、大提琴协奏曲《路》(1990)等。
任高雄市国乐指挥期间的作品主要有(1990-1994):双千斤板胡协奏曲《山地印象》,中乐《台湾风情》(1991)、唢呐协奏曲《花木兰》(1992)、大合唱《高雄之恋》(1994)等。1994年移居加拿大之后的作品主要有:《小提琴协奏曲》(1994)、《第三交响曲》(中乐,1995)、中乐充曲《普天乐》及《第二大提琴协奏曲》(1997)等。
范临风,著名青年竹笛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竹笛专业讲师,同时主持开设江南丝竹八大曲重合奏课程,“晨光学者”,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文华奖”、全国竹笛邀请赛三连冠获得者,全国竹笛邀请赛、“上海之春”竹笛邀请赛优秀指导教师,上海音乐学院唐俊乔竹笛乐团副团长,“七弦情”上音新锐民族室内乐团创始人,师承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唐俊乔教授。
范临风先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上海音乐学院,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在她求学期间,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唐俊乔教授,并得到笛界泰斗陆春龄先生的指点。2015年,她作为第一位民族乐器演奏家,受邀赴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交流访学,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跟随著名巴洛克长笛演奏家Serge Saitta学习不同于民族吹管乐的演奏技巧。早在学生时期,范临风已是各大演奏比赛的常胜将军。任职中央音乐学院后,所教授的学生也多人在北京全国竹笛邀请赛、“上海之春”竹笛邀请赛等国家级重要赛事中获得专业组金、银大奖。
范临风的演奏足迹已覆盖美国,法国、日本、德国、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合作的乐团包括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上海轻音乐团、澳门中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法国尼斯交响乐团,合作的指挥家包括:曹鹏、余隆、绍恩、彭家鹏、陈燮阳、张亮。范临风还曾多次受邀于2009年、2014年、2017年和2019年在上海贺绿汀音乐厅和东方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个人竹笛专场音乐会。同时,她也是CCTV《风华国乐》栏目的常驻演奏家。在她演奏生涯中,最受瞩目的有:2019年她作为竹笛独奏演奏家,携手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先生的竹笛协奏曲《愁空山》;2020年她受邀作为嘉宾演奏家参与上海国际独立音乐季,首演旅美作曲家秦榛与汪海蓓创作的两首风格截然不同的新作品,以音乐的形式呼吁和平与团结,该事件连续三天登上美国时代广场纳斯达科大屏幕,并受到了中国笛子网等多个音乐媒体的持续关注。
首演作品:秦文琛竹笛独奏曲《咏笛》、郑阳竹笛协奏曲《归去来兮·雪山之恋》等作品,录制出版《起风了》个人专辑,主持上海市教委2018年度“晨光计划”项目《走近非遗三部曲——以江南丝竹八大曲《行街》和《欢乐歌》的当代传播为例》、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用中国传统音乐说中国故事——“互联网+”中华传统音乐美育课程体系建设》、2020年度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中国传统音乐人工智能化记谱研究——江南丝竹为例》。
除了以独奏演奏家的身份参与音乐会的演奏,专辑的录制,范临风在近年来也积极寻求科技与传统音乐演奏的结合,拓展着她的音乐领域。她曾受邀做为竹笛演奏家为德国音频应用公司Sonuscore录制竹笛与箫的音色采样;该采样被制作成两套音色库在世界范围内发行。在2019世界5G大会上,她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代表,运用5G+4K技术呈现远程音乐互动教学,得到了中国工信部、教育部等相关领域部门和单位的高度认可。
王甫建,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及民乐系副主任。并于2005年至2017年期间应聘担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及艺术总监,亦曾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目前应邀担任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艺术总监暨国乐系系主任,并应邀担任湖南省演艺集团艺术顾问及湖南民族乐团艺术总监。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及指挥专业委员会会长。
曾于1985年率先在北京指挥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推出民族音乐现代作品音乐会,首开民族乐队演奏现代作品之先河,同时期亦曾指挥演奏了谭盾等众多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的作品音乐会,并与中央民族乐团、广播民族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了许多极富挑战的现代作品音乐会,对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当代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自应聘担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及艺术总监以后,王甫建在乐团内部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带领这支有着悠久历史的团队步入新的辉煌。在他“以创作带动演出,以创新推动发展”的理念推动下,上海民族乐团开创了自己的音乐季模式,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大型民族音乐会,如《上海回响》、《锦绣中华》、《大音华章》,以及《丝竹雅韵》、《飞花点翠》、《东方的太阳》、《火红中国年》等专题音乐会,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2016年在第五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族管弦乐指挥评选中入选“十大民乐指挥家”。在担任湖南省民族乐团艺术总监后又成功推出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型民族音乐会《潇湘水云》,继续努力坚持拓展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理念及实践。其中《上海回想》等十余台音乐会得到上海市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大音华章》和《潇湘水云》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并获得全额支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应邀客席指挥海内外各地的民族乐团,首演推出了许多中国当代民族音乐作品。亦曾多次率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浙江民族乐团等出访巡演欧洲、美国、拉美及亚洲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演出中国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并深入介绍中国音乐文化获得广泛的赞誉。
与此同时,王甫建努力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当代创作,不断发掘开发激励优秀作曲家投身于民族音乐创作,由此而影响的不仅有许多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还有很多优秀的青年作曲家,许多经他委约创作的作品已经成为海内外民族的保留曲目。同时,王甫建自己也有许多创作,如双琵琶协奏曲《断桥》、柳琴与乐队《柳依》、竹笛与乐队《风舞竹》等多种类型的音乐创作,编创改编了许多民歌和民间乐曲,如《欢乐歌》、《新编五梆子》、《百鸟朝凤》等,均成为乐团脍炙人口的保留曲目。近两年来还领衔担纲为湖南民族乐团创作了大型民族乐队专场音乐会《潇湘水云》;为山东民族乐团创作的大型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大道天籁》;受山东临沂大学音乐学院委约创作了大型红色主题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沂蒙史诗》。
《蝴蝶梦》是作曲家关乃忠先生於1988年创作的一首竹笛协奏曲。此曲在尝试突破传统中国竹笛调性局限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全曲运用一支D调曲笛自由转调,对演奏家是一大考验。全曲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梦蝶】的第一个主题是一个道貌岸然而有思考形象的主题,代表了庄子;第二主题是一个飞翔形象的主题,代表了梦中的蝴蝶。两个主题从旋律上互成“倒影”,表达了:“究竟是庄周梦蝴蝶,还是“蝴蝶梦庄周”的一种思索,寓意人生如梦,何必强求。
第二乐章【搧坟】。由一个反覆上下的音型开始,似乎是扇子在搧动,然後笛子奏出一个充满了追求形象的主题,表现了搧坟女子妄想其亡夫翻生的情欲・第一部份结束时,将第一乐章中“庄子”的主题插入。然後进入乐章的第二部份,旋律热情而激动,在发展到高潮时,第一部份再出现。
第三乐章【劈棺】。第一主题是将第一乐章“庄周”主题变为宫调式,乐队配以舞蹈性节奏,表现出一个白面书生风流倜傥的形象。第二主题是一个女子对幸福的渴望但无法如愿以偿的痛苦,在发展至结尾,第一主题以“庄周”的原来形象,威严而无情地出现。第二主题再现时已孤独而无力,乐曲在失望悲剧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