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作曲博士,中国朝鲜族音乐研究会会员。王子鸣的音乐创作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在平衡作曲写法、技法和办法之外,更注重自身的学养之法、境界之法、精神之法,并能通过这些来体现自我创作中所追求的心性价值和作品中的精神气质。
主要作品:
管弦乐作品《丝路》(天津交响乐团演奏)、《后羿》(中国乐派交响乐团演奏)、《Anthem of Olympic Games》携手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演于“北京森林音乐节”开幕式;歌曲《北京时间》(由中国音乐学院郝苗教授演唱)、《灯火里的冬奥》(2022北京冬残奥会主题宣传歌曲);器乐作品《东北风格组曲》获得“器乐中国”比赛全国作品二等奖;2017年由“月海”游戏北美分公司委约为Nintendo Switch主机游戏《时空之神》创作游戏配乐等。
北京民族乐团竹笛演奏员,政府最高奖“文华奖”获得者,中国音乐学院硕士毕业。
曾先后受蒋向东、董平文、李增光老师的悉心教导,本科及研究生拜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陈悦教授门下。2021年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原“文华奖”)青年A组展演奖(最高奖)。曾于2020年、2021年在北京成功举办《锦秀》个人独奏音乐会。曾携手北京民族乐团、中国乐派交响乐团等知名乐团,与绍恩、张鸣等著名指挥合作,在国家大剧院等音乐厅演奏竹笛协奏曲。
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副主任。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学院华夏乐团首席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指挥协会常务理事。
在古典音乐领域指挥的重要演出活动包括:2020年和2021年指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张小夫“梵天净土”多媒体交响音乐会天津音乐厅与天桥艺术中心首演。2016年和2018年指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意象净土”与“意象丝路”原创作品音乐会中国音乐学院和国家大剧院首演。2017年指挥北京艺术基金项目“逐梦”原创作品国家大剧院首演。2016年指挥张千一作品陕北信天游歌舞剧《雪花窗花山丹花》音乐会版国家大剧院首演。2015年作为音乐总监指挥原创音乐剧《或许明天属于我》解放军歌剧院首演。2010年至2011年在国家大剧院指挥了多场经典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2009年至2013年在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地指挥了多场英文和中文版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2008年担任世界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及其它开幕式音乐的指挥录制工作。
在其它音乐领域经历的重要艺术活动包括:2021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致敬经典”金野爵士三重奏专场音乐会,并担纲“午夜玫瑰—爵士之夜”音乐会;2018年受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委约创作爵士音乐剧《新的订单》并予以首演,后于2020年出版该剧目创作歌曲的精选曲集;2017年作为爵士钢琴家应邀参加文化部“中国-中东欧”17国文化部部长论坛文化季爵士乐专场音乐会。2016年起携手天津交响乐团与“金佛”爵士乐队合作打造“西域狂想”、“海河组曲”等系列交响爵士音乐会。2015年起受邀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为“盘丝洞”、“奋斗”、“风雨之夜”等多部中外经典黑白默片修复首映式现场即兴配乐。2012年起受邀参加英国伦敦爵士音乐节、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北京“九门”爵士音乐节,北京“乐谷”国际流行音乐节,珠海“北山”爵士音乐节等。
作品以竹笛鲜明的民族特性与“后羿”不畏权威、射日救民的高尚品行相结合,充分发挥乐器的音色特点,将其作为全曲的写作倾向,使得作品处处散发着传统的音韵,唤醒着听者内心古老的记忆。在音乐创作上以当代的作曲技法,勾勒、描绘出作品的结构细节,支撑、架构出乐器竹笛天然的艺术意蕴。
作品的本质既源于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根基,也源于竹笛本体的传统品性。与此同时,在作品的配器上巧妙地把管弦乐队与中国传统乐器竹笛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更与流传悠久的中国神话传说碰撞出了穿越亘古、跨越数载光阴的璀璨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