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滨扬, 当代著名作曲家,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1980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198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获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师从Dinos Constandinides教授。1992年获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音乐学院硕士学位。其作品在国內外多次获奖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比赛第一名,Yavanavich Society Contest比赛第一名,Omni Intermedia Award 金奖以及第十二届中国全国民乐大型作品创作比赛第二名,第六届“金钟奖”民族室内乐创作比赛总评分第一名,2008TMSK比赛总评分第一名, 交响乐《九天》入选交响乐精品工程等等。其作品在欧美包括纽约林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等多处多国上演。2008年为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作曲,为奥运会开幕式签约作曲家之一。近年创作了大量的(包括委约作品在内的)作品包括歌剧,管弦乐,音乐剧,室内乐,影视作品等。其创作跨越中西不同领域和体裁,特别是在民族器乐音乐创作上著作颇丰,独具风格。2011年7月在北京音乐厅举行李滨扬民族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他也是美国作曲家,作家和出版家协会会员(ASCAP)。
戴亚,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中国音协笛子学会常务副会长。
近年来,先后多次与世界著名的瑞典国家交响乐团、玛尔默交响乐团、英国ADDITTY弦乐四重奏团、意大利XENIA EESEMBLE弦乐四重奏团、荷兰新音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高雄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澳门中乐团等合作举办了笛子独奏、协奏音乐会,在国内外获得极高的声誉。
90年八孔笛研制成功,经过反复实践并得到诸多著名作曲家的大力支持,使八孔笛在舞台演出中独出异彩。2008年完成了新课题《八孔笛——新改良竹笛应用教程》一书,作为国家211重点工程项目正式出版。他还致力于笛子协奏曲的开发,努力使中国竹笛的演奏向高品位、高尖端的方向发展。先后委约并首演了《愁空山》《楚魂》《释迦之沉默》《陕北四章》《牧童的幻想》《陌上花开》《飘》《胡旋舞》《云》《雪意断桥》《空中花园》《牡丹亭梦》等十二部大型笛子协奏曲,为笛子艺术走向未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教学方面执教严格,教学成绩卓著,其学生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夺冠。
戴亚本人曾获:
1989年首届“山城杯”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笛子第一名。1995年5月“国际民族器乐独奏大赛”笛子第一名。1995年6月台北“第三届民族器乐协奏大赛”笛子第一名。他是全国唯一一位“民乐大赛”笛子三连冠获得者。2017年荣获中国“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
邸琳,青年阮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阮专业教师,博士研究生在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012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弹拨组金奖获得者;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海口经济学院南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法国塞勒市(SELLES)荣誉市民勋章获得者。师从阮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徐阳教授。
2020年参与录制的专辑《荒城之月》荣获“第18届美国独立音乐奖”世界传统音乐专辑提名和“全球音乐奖”银奖;2013年获“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第七届民乐作品(室内乐)比赛”最佳演奏奖;2010年获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2009年获“亚洲小演奏家”音乐节暨华夏民族器乐大赛金奖;2007年获首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传统组合银奖;2005年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组合类铜奖。
留校任教后,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阮族室内乐团执行总监和指导教师,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奖,所教授的学生在全国各大比赛中有着出色的表现,并荣获金银铜奖,其中,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张译之,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展演文华艺术院校奖”少年A组最高奖;曾担任第四届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中国音乐暑期学院”的指导教师;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师资培训阮专业导师;第三届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华乐大赛评委;第三届新加坡南洋音乐大赛评委;首届普乐奖民族器乐大赛评委;“敦煌杯”第六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评委等。所著教材《阮视奏进阶训练》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近年来,赴新加坡、泰国、莫斯科、奥地利、法国、德国、新西兰、乌克兰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次参加交流演出。曾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四川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曾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北京理工大学报告厅、北京无界剧场、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等地成功举办了“邸韵琳溪•阮专场音乐会”“融•邸琳阮乐专场音乐会”“邸琳与少年阮族乐团专场音乐会”“邸琳阮经典作品专场音乐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课堂音乐会”“林间新绿——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邸琳阮专业教学汇报音乐会”“悠悠桑梓情·拨弄弦上音——邸琳阮乐专场音乐会”;并出版发行个人专辑《邸韵琳溪•阮音乐会精选》,参与录制瑞鸣音乐出品的《明月映敦煌》《荒城之月》专辑,及中国盲文出版社与国家大剧院合作项目“音乐讲堂”教学示范DVD。
目前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
作为新一代中国指挥,陈琳不仅活跃在全国的各个重要舞台上,同时与国际众多音乐团体有过成功合作。具有悠久历史的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称其为“不可多得的优秀音乐家”。
199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我国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在学期间便以优秀的才能得到广泛关注。2000年受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先生推荐,免试进入美国顶尖的坦格伍德音乐节学习,并取得了伯恩斯坦奖学金。1999年至2003年间三次入围法国贝藏松指挥比赛决赛。2007年,在波兰著名城市卡托维茨举行的第八届菲黛尔伯格国际指挥大赛中荣获第二名,取得“银指挥棒奖”,以及“波兰著名作曲家西曼诺夫斯基作品最佳指挥奖”两个奖项。当地媒体称其“指挥技术精湛,指挥风格挥洒自如,将成为国际乐坛的一颗新星”。
2003年起,陈琳担任小泽征尔音乐塾助理指挥,参与了多部歌剧的排演,并担任2005年音乐塾中国巡演指挥,大获成功。2006年作为客席指挥被邀请参加日本著名的松本斋藤秀雄纪念音乐节,指挥了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及多场音乐会。2011年小泽先生由于健康问题取消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演出,陈琳接替了其中部分音乐会的指挥,获得业内一致好评。2013年,陈琳受邀指挥日本斋藤秀雄音乐节闭幕音乐会,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陈琳作为歌剧指挥也受到业内外瞩目,2011年受邀于中央歌剧院,指挥演出在中国首演的施特劳斯歌剧《蝙蝠》中文版,成为她指挥生涯的一个里程碑;2015年再次受邀与中央歌剧院合作,指挥演出普契尼歌剧《托斯卡》。2014年至2016年,受台湾创世歌剧团的邀请,指挥演出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莫扎特歌剧《女人心》。
陈琳教授不仅艺术造诣深厚,且具有丰富的国际视野和舞台经验,多次代表中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为祖国发声。2018年期间,曾数次赴美,在茱莉亚音乐学院举办的聚焦音乐节闭幕式、首届中国当代音乐节等重要演出中担任指挥。2019年又与哥本哈根爱乐交响乐团合作,成功举办了 “熊猫组曲”《玺徙喜》世界首演音乐会。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将一首首作品演绎出独特的中国底蕴,赢得海外华人及专业人士的一致赞赏。
陈琳指挥涉猎的作品广泛,从交响乐、西方经典歌剧到中国当代原创歌剧;与中国领先的乐团及歌剧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如国家大剧院、中央歌剧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她出色的音乐才能也受到国际著名音乐团体及音乐节的亲睐,其中包括日本斋藤秀雄纪念音乐节、法国广播爱乐乐团、波兰西里西亚爱乐乐团、德国斯特加特室内乐团。
作为乐队指挥专业教授,陈琳也潜心研究现代指挥法教学。自2004年留校任教以来成绩突出,培养的指挥专业学生屡次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2005年至2008年受聘于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担任学生乐团音乐总监及指挥系教授。
李滨扬为竹笛与大型管弦乐队而作的《空中花园》讲述的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巴比伦空中花园的旧日奇景。作曲家试图用笛声带领着听众穿越时光,穿过历史,经历似曾存在过的无限迤逦风光与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