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笛子与乐队《陕北四章》孙永志独奏
华音网
孙永志 笛子与乐队 《陕北四章》
演奏:孙永志
作曲:程大兆
指挥:阎惠昌
陕北四章 II
陕北四章 III
陕北四章 IV
作曲:程大兆

国家一级作曲,硕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专业研究生,师从饶余燕教授。亚洲爱乐国际乐团驻团作曲、北京中广盛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音乐总监、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作曲、北京中央民族乐团特邀作曲、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程大兆是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坚持个人化风格的写作,并在创作中运用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各种作曲技法和传统技法相结合的写作特点。他多年研习中国古老而神秘的“易经”,并把“阴阳”作为自己音乐中主要的方法论。同时,热爱并关注中国的戏曲音乐、民间音乐,并常常深入民间对此作了大量的收集和研究。他的作品几乎涉猎了音乐的全部领域,包括交响乐、歌剧、舞剧、协奏曲、声乐、室内乐、民乐、戏曲音乐、并且写作了大量的电影电视剧音乐。

主要作品:《第一交响曲》(1985)、《第二交响曲》(1989)、《第三交响曲》(1997)、大型交响乐合唱《长江》(2005)、管弦乐组曲《青海画卷》、小提琴协奏曲《新疆叙事》、琵琶协奏曲《惠安女》、笛子协奏曲《陕北四章》、二胡协奏曲《秦 . 思》、民族管弦乐《乐队协奏曲》、《黄河畅想》、《老鼠娶亲》等 60 余部。歌剧 :《芦花白,木棉红》、《宋庆龄》、《白鹿原》(作曲编剧)。舞剧:《丝道随想》、大型民歌情景诗《桃花红》、《在那遥远的地方》。电影音乐 :《周恩来》、《寡妇村》、《冼星海》、《邓小平》等 30 余部。电视剧音乐 :《情满珠江》、《英雄无悔》、《神禾塬》、《中国命运的决战》、《神探狄人杰》(1—4 部)、《容闳》等 70 余部。

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上演、多次获得国家级音乐作品比赛大奖,并多次担任国家级作曲比赛评委。

指挥:阎惠昌

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享誉国内外乐坛的知名中乐指挥家,自1997年6月起履任香港中乐团。

1987年获颁授中国首届专业评级国家一级指挥。对文化发展的贡献获各地政府予以表扬,包括新加坡政府“2001年文化奖”、香港特别行政区银紫荆星章、国际演艺协会2022年卓越艺术家奖等。此外,指挥不同乐团的影音产品获颁指挥奖项,包括香港中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及中央歌剧院合唱团、西安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及合唱团等。阎惠昌现应聘为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民族管弦乐研究中心主任及指挥系教授、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及访问学人、西安外事学院老子学院及韩国世翰大学特聘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多间音乐院校客席及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及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理事、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荣誉音乐总监。2013-2017年应邀出任台湾国乐团音乐总监,创立“青年指挥培训计划”,为台湾国乐界培养指挥人才而备受肯定。

阎惠昌带领香港中乐团创下多个中乐发展的里程碑,不但经常获邀到世界各地知名艺术节及音乐节献演,其艺术成就更获各界肯定。他全方位拓展香港中乐团,推动委约作品;积极与不同界别互动,探索交融:领导发展乐器改革,倡议香港演艺学院与香港中乐团合作并实施“专业乐团实习计划”:倡议创立全球首个中乐乐队学院;创办数个主题器乐节,与香港市民共创多个健力士世界纪录;于香港演艺学院开设中乐指挥硕士课程:倡议举办及主持多次中乐国际研讨会及高峰论坛:创办全球首个国际中乐指挥大赛,被中国音协主席赵季平誉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阎惠昌师从著名指挥家夏飞云、作曲家胡登跳、何占豪等教授,于1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随即受聘为中国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兼乐队艺术指导。除中乐指挥外,他亦曾获邀担任西洋交响乐团指挥,曾合作的包括中国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及俄罗斯爱乐管弦乐团等。阎氏亦为活跃作曲家,创作乐曲屡次获得国家大奖。

乐曲《陕北四章》

《陕北四章》是一部以中国西北民间音乐风格为素材的、组曲性的多乐章笛子协奏曲,试图以纯朴的民间旋律风格,以及当代“风格化”的写作手法表达对古老中国西部民间音乐思索,其中倾注了作曲家程大兆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信天游》,行板。《信天游》是陕北的一种上下句结构的《山歌》,悠长而深邃。在这一乐章中,笛子在乐队和声长音的背景中上下起伏,为人们勾划出一幅高天低地的高塬情景。

第二乐章《社戏》,适中的快板。这是一首游戏般欢悦的乐曲。以诙谐、对话般的风格,拟再现陕北民间小戏《二人台》(一种二人对唱的表演形式),以表达喜悦的情绪。

第三乐章《往事》,慢板。在笛子如诉低迴的旋律中,向人们吐露着那古今变迁的悠悠往事。

第四乐章《闹红火》,行板-快板、急板。《闹红火》是陕北地方语,意即喜庆之意。在这一乐章突出运用了腰鼓节奏与笛子朴实的旋律相结合。乐曲不断地在一个单一主题中变奏发展,直至宽阔的广板。结尾部,第一乐章《信天游》主题重现,似乎又把人们带入到那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