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竹笛与乐队《三五七》郑迪演奏
华音网
郑迪 竹笛与乐队 《三五七》
演奏:郑迪
改编/编曲:赵松庭
指挥:陈晓栋
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民族室内乐团
改编/编曲:赵松庭

赵松庭(1924-2001),中国20世纪笛乐艺术的缔造者之一。他是推进中国笛乐专业化发展的先驱,其艺术生涯对中国笛乐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是20世纪中国笛乐艺术的一代宗师。

作为一位杰出的竹笛演奏家,赵松庭创造性地将南北两派的竹笛演奏艺术进行融合,开“赵派”竹笛演泰艺术之先河,在竹笛的气、指、舌以及音色处理等方面有着精到的美学理念,备受业界的推崇。特别是首创竹笛“循环换气”演奏技术,极大地推进了竹笛演奏艺术的革新。

作为一位杰出的民族器乐作曲家,赵松庭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笛乐作品。从早期的《早晨》《婺江风光》到艺术成熟期的《幽兰逢春》,无不显露出一位杰出艺术家极具时代感的创作特征。同时,他的作品又饱含传统音乐的神韵与民族气质,是一位扎根民间的人民艺术家。

赵松庭先生在竹笛理论与科研制作领域也有着非凡成就。他曾发表《温度与乐器音准问题》《横笛的频率计算与应用》《笛艺春秋》等著述,是中国竹笛当代理论研究为数不多的早期重要文献,他还研制了排笛、低音笛、弯管笛、骨笛、雁飞篇等新品种乐器,不仅拓展了竹笛的音色与表现力,甚至对于整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演奏:郑迪

00后新生代青年竹笛演奏家,音乐人,亚歌文化签约艺人。从小跟随其外公著名竹笛演奏家蒋国基学习竹笛, 2020年录取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竹笛演奏家唐俊乔教授。

创作个人首支原创作品《西子梦归》,创作改编经典红歌《颂红船》,与外公蒋国基先生合力发行首张专辑《笛声》,并在杭州举办首场个人音乐见面会。

2017年,为G20峰会拍摄主题曲宣传片MV《杭州欢迎你》。

她是CCTV的常邀嘉宾,被央视称赞为“竹笛小仙女”。参与录制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直通春晚》《风华国乐》等节目;受邀登上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台元宵晚会、2021年欢乐春节“大话春节”全球开幕式,《启航2022》—— 中央电视台跨年晚会。

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经典电影音乐会,参与录制综艺东方卫视《我们的歌》,广东卫视《国乐大典第三季》、爱奇艺《我是唱作人2》、腾讯视频《当燃是少年》并两次登上国际时尚杂志《Vogue》。

指挥:陈晓栋

著名青年指挥家,双学士学位(民族音乐指挥、二胡演奏表演)、乐队指挥师从张国勇教授,获乐队指挥艺术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重合奏教研室专业教师。

2007年代表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参加由新加坡华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叶聪先生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一届《民乐指挥工作坊》大师课,得到叶聪先生的悉心指导并出色的完成了所有指挥课程。

2008年荣获第2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二胡邀请赛一等奖,并荣获2008年度上海艺术专业优秀学生奖。2010-2015年期间受聘担任浙江民族乐团首任常任指挥。2011、2014年分别荣获第八届、第九届浙江省音乐舞蹈节“优秀指挥奖”,带领浙江民族乐团先后出访欧亚美及港澳台1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客席指挥,曾经与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山西民族乐团等有过成功的合作演出。他的指挥,音乐严谨细腻,富有激情,技术精湛,尤其对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到民族管弦乐队的整体风格把握和诠释令人称道。

作为指导教师,2015年度上海音乐学院“弘音组合”入围上海市小剧(节)目展演“演出奖”;2018年度“弘音组合”荣获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艺术表演类民乐(小合奏/重奏)专场乙组一等奖;2019年带领上海音乐学院“弘音组合”在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中成功晋级传统组合组决赛阶段。

乐曲《三五七》

《三五七》是赵松庭先生1957年根据浙江婺剧乱弹唱腔改编而成的同名笛子独奏曲,《三五七》曲名出自曲牌《忆江南》的词格,即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雷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山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很明显,《忆江南》前几句的词格是三五七个字。世代相传的《三五七》早在婺地农村广为流行。无论是雨天家闲,或夏夜乘凉,农民们只要兴趣一来,信手就是开窗弄笛,天簌飞扬,悠悠笛声,四处可闻。正有“邻笛风瓢月中起,横笛送晚延月明”之意像。改编后慢板旋律流畅、抒情,快板热烈、粗犷,加之运用了循环换气的引子和其他散板部分,使乐曲极具张力和戏剧性,成为竹笛独奏的经典曲目。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