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金锴-笛子独奏《三五七》
华音网
金锴 笛子独奏 《三五七》
演奏:金锴
改编/编曲:赵松庭
改编/编曲:赵松庭

赵松庭(1924-2001),中国20世纪笛乐艺术的缔造者之一。他是推进中国笛乐专业化发展的先驱,其艺术生涯对中国笛乐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是20世纪中国笛乐艺术的一代宗师。

作为一位杰出的竹笛演奏家,赵松庭创造性地将南北两派的竹笛演奏艺术进行融合,开“赵派”竹笛演泰艺术之先河,在竹笛的气、指、舌以及音色处理等方面有着精到的美学理念,备受业界的推崇。特别是首创竹笛“循环换气”演奏技术,极大地推进了竹笛演奏艺术的革新。

作为一位杰出的民族器乐作曲家,赵松庭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笛乐作品。从早期的《早晨》《婺江风光》到艺术成熟期的《幽兰逢春》,无不显露出一位杰出艺术家极具时代感的创作特征。同时,他的作品又饱含传统音乐的神韵与民族气质,是一位扎根民间的人民艺术家。

赵松庭先生在竹笛理论与科研制作领域也有着非凡成就。他曾发表《温度与乐器音准问题》《横笛的频率计算与应用》《笛艺春秋》等著述,是中国竹笛当代理论研究为数不多的早期重要文献,他还研制了排笛、低音笛、弯管笛、骨笛、雁飞篇等新品种乐器,不仅拓展了竹笛的音色与表现力,甚至对于整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演奏:金锴

上海民族乐团笛子声部首席。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

启蒙于许国屏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随戴树红先生学习笛子。之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袁非凡先生,并拜师于北派笛子名家曾永清先生学习北派笛子艺术。近年来,随南昆笛艺大家钱洪明老师学习昆曲演奏艺术。精湛纯属的演奏技巧和沉稳大气的舞台风格是他最大的艺术特色,大气浑厚的音乐风格之中不失细腻俊逸之感,他的竹笛演奏中所包含的稳定的状态、扎实的功底、对音乐良好的表现不仅能给人以充分的演奏技艺欣赏和艺术享受,亦可感受到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当代发展的美妙融合。

作为青年演奏家,金锴的音乐足迹几乎遍布了全球各地几十个国家。近年来,金锴随团赴欧洲、美国等参加《海上生民乐》巡演,他的竹笛独奏均受到音乐媒体的赞誉。金锴多次在乐团的重大演出中有着出色的笛子独奏。2008年作为乐团BAO组合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获得专业组合类银奖。2012年在乐团获得的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剧目“锦绣中华”中,以协奏曲《飞歌》技惊四座,获得最佳演员奖。2016年在上海交响音乐厅成功举办《飞歌》专场音乐会。2017年,以主奏出演《栀子花开了》音乐现场获2017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小型优秀作品奖。2018年被评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

乐曲《三五七》

《三五七》是赵松庭先生1957年根据浙江婺剧乱弹唱腔改编而成的同名笛子独奏曲,《三五七》曲名出自曲牌《忆江南》的词格,即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雷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山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很明显,《忆江南》前几句的词格是三五七个字。世代相传的《三五七》早在婺地农村广为流行。无论是雨天家闲,或夏夜乘凉,农民们只要兴趣一来,信手就是开窗弄笛,天簌飞扬,悠悠笛声,四处可闻。正有“邻笛风瓢月中起,横笛送晚延月明”之意像。改编后慢板旋律流畅、抒情,快板热烈、粗犷,加之运用了循环换气的引子和其他散板部分,使乐曲极具张力和戏剧性,成为竹笛独奏的经典曲目。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