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谷,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民乐系作曲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上海歌剧院作曲家、指挥家,国家一级作曲,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创作委员会顾问,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前常务理事,上海民族管弦乐学会前副会长。
主要作品有有民乐合奏《赛刀会》、《舞曲四首》、《韵》、《镗》、《意象集·黄山》、《水乡欢歌》、《治水令》、《钱江乐》;二胡协奏曲《祝福》、《新婚别》(与他人合作);琵琶协奏曲《杨贵妃》、《红楼梦》;柳琴(中阮、筝)协奏曲《文成公主》、柳琴(阮)协奏曲《望月婆罗门》、唢呐协奏曲《树魂》、《敦煌魂》;古筝独奏曲《台湾儿女的心愿》;柳琴独奏曲《火把节恋歌》;笛子协奏曲《日月潭》;排笛协奏曲《腾飞》;为民族管乐队与打击乐而作《路》;民族室内乐《乡魂》等。先后出版《中国民族器乐曲二十三首》、《柔情古筝——齐奏、重奏曲集》、《民族器乐协奏曲精选》(上、下集)、《通俗民族器乐合奏曲集》(上、下集)、《民族管弦乐队乐器法》和《民族管弦乐队配器法》。先后为大型舞剧《半屏山》、《太阳部落》、《大秦王朝》等剧目谱曲。
曾指挥过歌剧《江姐》、《红珊瑚》;舞剧《丰碑》、《半屏山》 等两百多场演出及专场民族音乐会演出,先后在新加坡、台北、高雄、上海、合肥等地区指挥自己的作品音乐会。出访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奥地利、卢森堡、埃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1995年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录中心(International Biographical Centre)列入世界名人辞典中。
马云鹤自幼受父亲启蒙,热爱竹笛音乐,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竹笛,后拜师于中央民族乐团现任副团长、中国著名笛子演奏家王次恒教授。200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詹永明教授系统学习本科至硕士。后跟随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会长、排箫演奏家林文增先生学习排箫演奏。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奏员,中国音协竹笛学会排箫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
第十七届台北“笛子协奏曲大赛”—【金奖】、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2016 香港国际笛箫大赛—排箫【金奖】、2017 首届全国排箫展演【金奖】得主。首位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的竹笛专业在校生,并于 2018 年 1 月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成功举办—竹笛与排箫个人专场音乐会。求学期间四次获得国家文化部文华奖,人民奖学金、傅成贤纪念奖学金、上海音乐学院硕士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先后师从王次恒、詹永明、林文增等名家。
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排箫分会副秘书长
上海音乐家协会箫、排箫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理事
上海市虹口区学生民乐团指挥
谢天,上海音乐学院竹笛教学法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詹永明教授,指挥师从著名指挥家、民乐指挥泰斗夏飞云教授。曾带领虹口区学生民乐团获得第五、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一等奖;上海市教育系统校外教育单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展演一等奖。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组织63人笛子云齐奏《万里长城永不倒》得到“上海虹口”、“学习强国”等十余家媒体转载,该视频还获得上海学生民乐联盟云展演活动最佳艺心抗疫奖。近几年的上海市学生艺术单项比赛中,指导学生王子皓、刘真、陈隆璨等多位学生先后摘得金奖。
谢天曾获“松庭杯”全国竹笛邀请赛职业青年组金奖;第十四届新加坡“21世纪国际艺术节”华乐比赛金奖;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笛子声部首席;2011年3月成功举办“西北风情随想”个人独奏音乐会;2013年与浙江民族乐团合作笛子协奏曲《鹰之恋》于詹永明教授师生音乐会上演。2017年获得上海市美育微课大赛个人一等奖。2019年上海市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微课展评一等奖、最佳特效奖。曾受邀到访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多哥、塞内加尔、佛得角、法国、韩国、德国等地交流演出。
《四竹吟》以四根不同调、不同音域的笛子,用江南民间音乐风格写成,“四竹”和“丝竹”是谐音,用多调性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