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笛子教育家,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兼笛子专业导师,国家一级演奏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会员,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赵松庭笛子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8岁习笛,先后师从宁波冯少祥、毛信定老师。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浙江艺术学校民乐班系统学习笛子演奏,师从“江南笛王”赵松庭先生,系赵松庭先生嫡传弟子。1989年-2007年就职于杭州歌剧舞剧院,先后任笛子演奏员、民乐队队长。2007年-2010年公派脱产赴上海音乐学院系统学习作曲技法、民乐指挥,师从上海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博士生导师徐坚强教授和指挥家戴路青老师。2012年至今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从事民乐指挥、创作和笛子教学工作。
获奖、出版、创作的主要作品有:1988年就读浙江艺术学校期间获浙江省第二届音乐舞蹈节比赛专业组个人笛子独奏二等奖;1991年获第二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专业组三等奖;1995年获首届国际民乐独奏大赛笛子优秀演奏奖;2010年创作民乐五重奏《梅花礼赞》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创作民族室内乐《阿哩阿侧》获浙江省第八届音乐舞蹈节比赛优秀作曲奖(单项作曲最高奖);2011年创作歌曲《国歌唱响》获全国歌曲创作比赛银奖,作品同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14年创作女声无伴奏合唱《倒采茶顺采茶》、童声无伴奏合唱《春夜喜雨》,分别获浙江省文化厅首届合唱作品比赛银奖;2015年编曲民族室内乐《伊戈尔王》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2018年创作笛子协奏曲《王昭君》(同吴樟华合作)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2020年以来,陈加斌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余伏首躬耕,先后创作了笛子协奏曲《西施》《长生殿·写意》《貂蝉》(与吴樟华合作),民族管弦乐《社戏印象》《喜庆》《西湖烟雨》,男声无伴奏合唱《舟山渔民号子三首》等不同体裁、形式的民族器乐作品,受到业界高度评价。
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笛子教师,青年笛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保送硕士研究生,师从赵松庭先生嫡传弟子、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戴亚教授。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笛子演奏员,“央音”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艺委会评审组成员,江西省竹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曾获第六届“文华奖”金奖,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第一名、“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2012年CCTV民族器乐大赛“冠军之夜”总冠军。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笛箫演奏人才培训》。
多次应邀参加“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2春节大联欢”、中央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音乐会《红妆国乐》、国家艺术基金“龙之吟笛埙乐团”全国巡演、丹麦王室与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及丹麦政商文化各界文艺演出、中央电视台主题音乐会艺术演出活动、“向远方”秦文琛民乐作品音乐会等各类重大演出活动。2019年、2020年成功举办两场个人竹笛独奏音乐会,获业界一致好评。近年来首演《形、意、象2》《无尽的欢愉一幽灵》《电子羊之梦一歌唱的头颅》《十里滩簧》《悲歌》《REBIRTH》等多部独奏作品。
张列,著名指挥家、作曲家。
中国国家一级指挥,被誉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十大杰出指挥家之一。早年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其后再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深造,先后师从刘静、丰琪和杨鸿年教授,亦曾获德国指挥大师鲍姆(Carl Böhm) 教授悉心指导与肯定。任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广播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及乐团创作研究室作曲;兼任广东、浙江、河南、陕西民族乐团的艺术总监;亦经常于国内多所重点音乐院校担任艺术指导和客座指挥。
近年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德国柏林爱乐大厅、英国伦敦巴比肯音乐中心、俄罗斯圣彼德堡马林斯基老歌剧院、波兰华沙音乐厅、捷克布拉格斯美塔纳音乐厅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30多个国家演出,获得成功与中国文化部的嘉奖。
曾获邀任马来西亚全国民族器乐大赛国际评委;中国文化部聘请为第三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民族器乐比赛评委会委员;受中央电视台聘请担任2007、2019「CCTV 全国民族器乐大赛」评委。
其创作极多元化,有管弦乐、舞剧、影视音乐、民族管弦乐、协奏曲、声乐等近百首作品并多次获奖。如《小巴郎幻想曲》、《黄河縴夫》、《杨门女将》分别曾获全国比赛一等奖和金奖;《酸枣坡》获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打击乐协奏曲《关山随想》成为香港、新加坡、台湾和大陆民族乐团的常演出之曲目。
乐曲根据唐代诗人崔道融的诗作《西施》“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为创作背景,对应以“浣纱、入吴、复国、归隐”四个标题为创作线索,运用浙江戏曲音乐为创作素材,采用奏鸣曲式和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的创作手法,颂扬了越国美人西施在国难当头时忍辱负重、为国奉献的精神。乐曲的创作初衷紧扣”讴歌祖国,讴歌英雄”的时代精神主题,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音乐语言向社会传递正能量。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