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吴樟华、王华、马云鹤、熊箫涵竹笛齐奏《幽兰逢春》
华音网
吴樟华 王华 马云鹤 熊箫涵 竹笛齐奏 《幽兰逢春》
演奏:吴樟华 王华 马云鹤 熊箫涵
作曲:赵松庭 曹星
指挥:张列
乐团:浙江民族乐团
作曲:赵松庭

赵松庭(1924-2001),中国20世纪笛乐艺术的缔造者之一。他是推进中国笛乐专业化发展的先驱,其艺术生涯对中国笛乐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是20世纪中国笛乐艺术的一代宗师。

作为一位杰出的竹笛演奏家,赵松庭创造性地将南北两派的竹笛演奏艺术进行融合,开“赵派”竹笛演泰艺术之先河,在竹笛的气、指、舌以及音色处理等方面有着精到的美学理念,备受业界的推崇。特别是首创竹笛“循环换气”演奏技术,极大地推进了竹笛演奏艺术的革新。

作为一位杰出的民族器乐作曲家,赵松庭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笛乐作品。从早期的《早晨》《婺江风光》到艺术成熟期的《幽兰逢春》,无不显露出一位杰出艺术家极具时代感的创作特征。同时,他的作品又饱含传统音乐的神韵与民族气质,是一位扎根民间的人民艺术家。

赵松庭先生在竹笛理论与科研制作领域也有着非凡成就。他曾发表《温度与乐器音准问题》《横笛的频率计算与应用》《笛艺春秋》等著述,是中国竹笛当代理论研究为数不多的早期重要文献,他还研制了排笛、低音笛、弯管笛、骨笛、雁飞篇等新品种乐器,不仅拓展了竹笛的音色与表现力,甚至对于整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演奏:吴樟华

著名笛箫演奏家、教育家,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奏员,教育部职业院校(竹笛演奏)技术技能大师称号,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首批优秀专家,浙江省教育厅省级音乐表演专业带头人,中央音乐学院首位竹笛演奏与教学研究访问学者;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

“第四届”浙江音乐奖获得者,曾参加“山城杯”全国民族器乐笛子独奏比赛、“富利通杯”国际中国器乐笛子比赛获大奖。先后荣获文旅部“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民族器乐比赛、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海之春”全国笛子邀请赛、中国民族管弦乐主办的全国笛子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录制及发行的笛子作品有《婺江风光》《二凡》《早晨》《三五七》《腾飞》《风袅袅》《月下平湖》及笛子协奏曲《王昭君》《竹韵》等。

作为当代优秀的竹笛演奏家先后和中央民族乐团、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江苏民族乐团、浙江民族乐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浙江交响乐团、湖北歌舞剧院编钟乐团等国内知名乐团合作,参加一些重大演出活动。

先后主持国家艺术基金、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科研、创作项目10余项;在《中国音乐》《音乐探索》《交响》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演奏:王华

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国乐学科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紫禁城室内乐团成员,创始人之一,2012、2019“CCTV民族器乐大赛”笛子组评委,央视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笛子独奏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副团长。

2001年11月获第九届“台北民族器乐大赛笛子比赛”第二名。多次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台湾NSO交响乐团、亚洲乐团、香港中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2012年6月受邀赴德国与Rudolstadt管弦乐团合作世界首演笛子协奏曲《风吻云》。2014年12月与香港中乐团合作首演中乐版笛子协奏曲《风吻云》。发行个人专辑《流光浮影》并获2013年度“发烧天碟榜”最佳艺术奖。

演奏:马云鹤

中国歌剧舞剧院笛箫、排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排箫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自幼随父启蒙学习竹笛,后拜师于著名笛子演奏家王次恒教授,本科与研究生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詹永明教授。排箫学习师从排箫演奏家林文增先生。曾获第十七届台北“笛子协奏曲大赛”金奖、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2016香港国际排箫大赛“金奖”、2017首届全国排箫展演“金奖”、三次获文华艺术院校奖。

2014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笛韵江南】并出版发行专辑,这也是首位在此举办音乐会的竹笛专业在校生。求学期间曾获人民奖学金、傅成贤纪念奖学金及上海音乐学院优秀硕士毕业生等荣誉;并于2018年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竹笛与排箫个人专场音乐会。工作期间,作为独奏演员多次出访亚非美欧澳等国家地区,参加包括中埃建交60年、中柬建交60年、乌兹别克国际艺术节等重要外事活动;参与了由文旅部主办复排的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第一部民族喜歌剧《小二黑结婚》等任务;同时在当今最受市场欢迎的民族舞剧《孔子》、《李白》音乐当中担任箫笛独奏。

马云鹤近年来广泛活跃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年轻的她正以其精湛的演奏技艺,传统与现代、细腻与张力并存的演奏风格与舞台魅力征服着海内外的观众,成长为当今乐坛青年一代笛子与排箫演奏家中的佼佼者之一。

演奏:熊箫涵

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笛子教师,青年笛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保送硕士研究生,师从赵松庭先生嫡传弟子、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戴亚教授。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笛子演奏员,“央音”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艺委会评审组成员,江西省竹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曾获第六届“文华奖”金奖,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第一名、“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2012年CCTV民族器乐大赛“冠军之夜”总冠军。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笛箫演奏人才培训》。

多次应邀参加“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2春节大联欢”、中央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音乐会《红妆国乐》、国家艺术基金“龙之吟笛埙乐团”全国巡演、丹麦王室与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及丹麦政商文化各界文艺演出、中央电视台主题音乐会艺术演出活动、“向远方”秦文琛民乐作品音乐会等各类重大演出活动。2019年、2020年成功举办两场个人竹笛独奏音乐会,获业界一致好评。近年来首演《形、意、象2》《无尽的欢愉一幽灵》《电子羊之梦一歌唱的头颅》《十里滩簧》《悲歌》《REBIRTH》等多部独奏作品。

指挥:张列

张列,著名指挥家、作曲家。

中国国家一级指挥,被誉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十大杰出指挥家之一。早年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其后再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深造,先后师从刘静、丰琪和杨鸿年教授,亦曾获德国指挥大师鲍姆(Carl Böhm) 教授悉心指导与肯定。任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广播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及乐团创作研究室作曲;兼任广东、浙江、河南、陕西民族乐团的艺术总监;亦经常于国内多所重点音乐院校担任艺术指导和客座指挥。

近年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德国柏林爱乐大厅、英国伦敦巴比肯音乐中心、俄罗斯圣彼德堡马林斯基老歌剧院、波兰华沙音乐厅、捷克布拉格斯美塔纳音乐厅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30多个国家演出,获得成功与中国文化部的嘉奖。

曾获邀任马来西亚全国民族器乐大赛国际评委;中国文化部聘请为第三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民族器乐比赛评委会委员;受中央电视台聘请担任2007、2019「CCTV 全国民族器乐大赛」评委。

其创作极多元化,有管弦乐、舞剧、影视音乐、民族管弦乐、协奏曲、声乐等近百首作品并多次获奖。如《小巴郎幻想曲》、《黄河縴夫》、《杨门女将》分别曾获全国比赛一等奖和金奖;《酸枣坡》获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打击乐协奏曲《关山随想》成为香港、新加坡、台湾和大陆民族乐团的常演出之曲目。

乐曲《幽兰逢春》

《幽兰逢春》是赵松庭、曹星创作的一首笛曲。赵松庭先生创作于1979年,当时正逢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该曲的题记中写道:“周总理曾说昆曲是朵兰花。今天,兰花逢春,重放幽香。缅怀总理,仿昆曲情趣,作此曲。”作者借以此曲缅怀最受人敬爱的周总理。乐曲采自昆曲音调,慢板主题取材于昆曲《二郎神》,快板取材于昆曲过场音乐。此曲融合南北传统笛曲的各种指法及演奏特点进行新的创造,根据旋律特点和各段情绪意境的要求,应用多种指法变换演奏,以求得旋律调式、调性和性格特点的变化,丰富了笛曲的表现力。优扬雅致,委婉抒情,从压抑到舒展,赞美了兰花的清雅幽馨,以幽兰之逢春来表现人在困境中哀而不怨,悲而不伤的心境。该曲是赵松庭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首作品,是其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