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骨笛与民族管弦乐《原始狩猎图》蒋国基骨笛演奏
华音网
蒋国基 骨笛与民族管弦乐 《原始狩猎图》
演奏:蒋国基
作曲:钱兆熹
作曲:钱兆熹

浙江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1936年生于河南辉县,1949年加入文工团任双簧管演奏员,1958年至1970年任浙江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同时师从著名作曲家黄源洛学习作曲,后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陈铭志教授等进修作曲。

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扬州慢”、“原始狩猎图”、“西湖寻梦”、“双声恨”等多件作品相继在国际和国内比赛中获奖,并经常有国内、国外的民族乐团演出,获得了很高评价。他作曲的特点是: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审美情趣。
  2005年1月不幸逝世。

演奏:蒋国基

著名笛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文化部尖子演员,国务院津贴享受者,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聘任教授,浙江交响乐团艺术顾问,余杭区中泰街道紫金村荣誉村民。曾任浙江歌舞剧院民乐团长,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名誉会长,被国内外报刊誉为“不可多得的神笛”,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曾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浙江省音舞节一等奖和浙江省民乐大赛一等奖、全国“绝技绝活”特别奖等奖项。

20世纪70年代起师从笛子艺术大师赵松庭先生,独演奏知识、技巧、艺德,以及创作等各方面的悉心教导,渐悟笛艺真谛,应用于工作实际,并有创新发展。1976年以一曲《水乡船歌》在全国器乐比赛中崭露头角,在各种音乐比赛中多次获奖,声誉日隆。其演奏技巧立足江南,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江南水乡风格。

创作和改编了诸多民族管乐器乐曲,有笛曲《水乡船歌》、《采桑曲》、《忆江南》、《雁荡秋色》、《西子湖畔采茶忙》、《悠悠乌篷船》、《妙舞随风》等,不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其中,《水乡船歌》获电视“金鹰奖”及第十五届全国电视“星光奖”二等奖,《采桑曲》获创作一等奖等。与同仁共同研制了巨笛,获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浙江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此外,还研制了巨箫、双人笛等。成名曲《水乡船歌》自2012年起纳入人教版小学教科书。发表个人专辑作品《水乡梦 一支笛》,《水乡船歌——笛子江南风格音乐会作品集》。

几十年来,多次随中国歌舞团、浙江省艺术家代表团和所在单位出访欧、亚、非、美六十多个国家,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和外国元首的接见。先后在杭州、香港、日本、台湾等地成功举办个人笛子独奏音乐会,在杭州G20峰会期间,出席为总统太太团演出。同时多次被文旅部聘为“文华奖”民族器乐大赛评委和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电视大赛评委。

乐曲《原始狩猎图》

《原始狩猎图》这首曲子是由赵松庭先生命名,钱兆熹作曲的一首骨笛与民乐的乐曲。采用了部分现代的写法技法,音乐的色彩多次呈现微弱与强烈的对比、力度上打击乐与骨笛、埙等乐器呈现出较强的对比、音乐的画面感很强。

这首乐曲可以简单的描绘成几个画面,即引子和尾声所呈现的原始森林的兽啸鸟鸣的和谐图;人们捕猎的狩猎图(布置陷阱——靠近猎物——捕捉猎物);狩猎成功后的欢庆图。最后的尾声部分,虽然是对引子的再现却又带有一种疲惫后的宁静。此曲为我们完整呈现了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最为平凡不过的一天的狩猎生活,神秘与不和谐的旋律使得整曲那么的立体、形象。骨笛与埙的完美融合为乐曲增加了不少的质朴,充满着不加修饰的美感。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