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笛子与乐队《鹧鸪飞》詹永明演奏,上海笛子协会成立音乐会
华音网
詹永明 笛子与乐队 《鹧鸪飞》
演奏:詹永明
改编/编曲:赵松庭
配器:钱兆熹
指挥:戴路青
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
改编/编曲:赵松庭

赵松庭(1924-2001),中国20世纪笛乐艺术的缔造者之一。他是推进中国笛乐专业化发展的先驱,其艺术生涯对中国笛乐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是20世纪中国笛乐艺术的一代宗师。

作为一位杰出的竹笛演奏家,赵松庭创造性地将南北两派的竹笛演奏艺术进行融合,开“赵派”竹笛演泰艺术之先河,在竹笛的气、指、舌以及音色处理等方面有着精到的美学理念,备受业界的推崇。特别是首创竹笛“循环换气”演奏技术,极大地推进了竹笛演奏艺术的革新。

作为一位杰出的民族器乐作曲家,赵松庭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笛乐作品。从早期的《早晨》《婺江风光》到艺术成熟期的《幽兰逢春》,无不显露出一位杰出艺术家极具时代感的创作特征。同时,他的作品又饱含传统音乐的神韵与民族气质,是一位扎根民间的人民艺术家。

赵松庭先生在竹笛理论与科研制作领域也有着非凡成就。他曾发表《温度与乐器音准问题》《横笛的频率计算与应用》《笛艺春秋》等著述,是中国竹笛当代理论研究为数不多的早期重要文献,他还研制了排笛、低音笛、弯管笛、骨笛、雁飞篇等新品种乐器,不仅拓展了竹笛的音色与表现力,甚至对于整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演奏:詹永明

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管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赵松庭笛子艺术研究会荣誉会长,新加坡华乐总会理事,新加坡笛子学会会长。

詹永明是当今笛坛杰出代表人物。几十年来他在国际国内的音乐比赛中频频获奖,并赴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及讲学,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各国,被人们誉为「神奇的魔笛」,更被《华盛顿邮报》称为「当今杰出的演奏家」。1991年作为首位大陆杰出人士民乐演奏家访问台湾,为推动两岸的笛子艺术演奏与教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穿透海峡的第一声笛音」。

1988年首批评定为中国国家一级演奏员,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移居新加坡並任教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2004年应聘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2013年他的《中国竹笛专业主干课》被上海市教委评选为重点项目课程与上海音乐学院精品课程。2015年-2017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民族管乐团队、2018-2020年双一流学科创新团队民族管乐首席教授。他的事迹被收录在《中国当代文艺名人录》、《中国音乐家辞典》、《世界当代名人录》。

指挥:戴路青

自幼习琴,12岁进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附中专业学习钢琴。13岁获得江苏省首届“莫扎特钢琴比赛”银奖。15岁开始学习作曲和指挥,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著名的“刘海粟奖学金”。19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修指挥专业。曾先后师从张眉、马革顺、曹鹏、张国勇等名师。97年指挥“山海台北音乐荟萃”音乐会及上海音乐学院海外校友交响音乐会。99年指挥交响诗《霸王鼎》获江苏省第四届音舞节指挥金奖。2000年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在上海大剧院举办音乐会。同年,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成功指挥联合交响乐团大型交响音乐会。2001年指挥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青春之韵”音乐会参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还多次指挥和录制新作品,并在国内外获奖。曾担任“周小燕歌剧中心”小燕合唱团常任指挥,江苏省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现执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并任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音乐总监及首席指挥。

乐曲《鹧鸪飞-赵松庭》

(一)《鹧鸪飞》为民间乐曲。原曲在快板前结束,快板一段为赵松庭先生在一九五七年时所加。

(二)本曲以唐朝大诗人李白诗“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唯有鹧鸪飞”为依据改编。

(三)乐曲的装饰演奏手法与江南丝竹相同,即灵活运用“颤”“叠”“赠”“打”,忌用“吐”、“滑” 、“垛”、“花”。

(四)快板一段用循环换气技巧演奏,指法要极富于弹性,可以一口气连吹三遍,最快时要达到每分钟160拍。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