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协奏: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民乐团、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乐团、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乐团
刘文金(1937年5月5日—2013年6月27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国作曲家
195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理论,并学习二胡、钢琴与唢呐等乐器
1959年,在校期间创作二胡曲《豫北叙事曲》,93年该曲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1960年,创作二胡曲《三门峡畅想曲》
1982年,创作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
1983年,凭借《长城随想》获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一等奖
1984年,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 。1985年,任香港中乐团客席指挥 ;同年,当选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
1986年,任中国音协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
1989年9月,香港中乐团举办了“从刘天华到刘文金”音乐会
1990年,创作竹笛与民族乐队《鹰之恋》。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创作琵琶与乐队《剑魂》
1998年,为欢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指挥中国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友谊的纽带》音乐会
2002年,创作二胡套曲《如来梦》
2003年,推动中国歌舞剧院民乐团与韩国、日本组成亚洲乐团
2005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刘文金作品音乐会
2006年,在天津音乐学院举办刘文金二胡作品音乐会。4月,创作交响序曲《泰山魂》
2007年,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从艺五十周年刘文金作品音乐会;同年,创作二胡协奏曲《雪山魂塑》,并成为“金钟奖”二胡比赛的决赛指定曲目 ;同年,担任CCTV民族器乐大赛评委
2010年,在河南郑州举行了刘文金作品音乐会及研讨会
2012年,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刘文金作品音乐会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文明二胡艺术研究会理事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孙氏二胡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客座教授,音乐制作人,录音工程师。苏州民族乐器一厂顾问。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国内外重大比赛评委。
作为闵惠芬老师晚年的关门弟子,汝艺深受闵惠芬老师的关爱并得以悉心传授。闵老师评价他的演奏:“深情感人,大气正义,具大丈夫气概”。作为孙文明二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第一个成功
复原了失传已久的孙文明二胡演奏的全部绝技”,于2017年11月,在贺绿汀音乐厅举办“春秋弹乐四方流波——汝艺独奏孙文明作品(全版)专场音乐会”,首次将孙文明仍存在世的全部11首乐曲搬上音乐舞台。其中《志愿军归国》、《二琴光亮》、上音版《弹乐》以及《送春》4首乐曲为世界首演。2018年编纂出版《孙文明二胡曲全集》并全国发行,成为孙文明二胡曲的第一次完整结集出版。使沉寂半个多世纪的孙文明二胡艺术重放光彩。2023年7月作为上海市文化基金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负责人,策划、编创、主演了《重释“文明”——大型多媒体孙文明二胡曲交响音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2024年8月主持完成了国家艺术基金《二胡艺术人才培养》重大人才培养项目。2025年主持完成首届国家级非遗项目《江南孙氏二胡艺术》全国高级传承人才培训班。
在教学中提出的《逆向序列训练法》获得非常好的效果,所教授学生均在“金钟奖”、“文华奖”等全国各重大比赛中获得金奖。在全国各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数篇具有影响的论文,如:《“A的随想”的随想——谈胡登跳“A的随想”及演奏体会》、《二胡艺术发展的“去民间化”与王建民的二胡音乐创作》、《身教与言传——论闵惠芬二胡教学艺术》、《孙文明二胡艺术回望与再发现——<二琴光亮>演奏“绝技”复原札记》等等。创作演出《叙事曲》《殇之祭》《follow me try feeling》等多首二胡曲。尤其利用先进的电子音乐设备和各种音响效果器创作并演奏的《follow me try feeling》将二胡新音色与电子音乐相结合并进行实时联动,展现出一种更具时代感的二胡新语汇,创造性的跨界演奏赋予二胡这件传统民族乐器一种现代新时尚,带来了视觉和听觉新冲击,引起了业界的广泛赞扬。
中央芭蕾舞团常任指挥,一级指挥。
出生于艺术世家,自幼学习音乐。先后跟随徐新、黄晓同、张国勇学习指挥。199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
多年来指挥上演了大量中外芭蕾经典剧目,与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出访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与地区。曾应邀在法国巴黎指挥法兰西岛国家交响乐团(Orchestre national d'Tle-de-France),在意大利热那亚指挥卡罗·费利切剧院交响乐团(Orchestra del TeatroCarlo Felice),与中央芭蕾舞团一起在纽约林肯中心演出并在美国多地巡演。2018年4月代表国家出访朝鲜,并荣获朝鲜第三十一届“四月之春”国际友谊艺术节“特殊贡献奖”。同年8月受邀指挥马林斯基剧院滨海分院交响乐团(The Mariinsky Orchestra of the PrimorskyStage)演出《舞姬》。2018年10月在巴黎塞纳河音乐剧院(LaSeine Musicale)指挥法国Orchestre Pasdeloup交响乐团演出舞剧《胡桃夹子》。2019年2月应邀在华盛顿指挥肯尼迪艺术中心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出中国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刘炬曾与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国台湾长荣交响乐团及香港小交响乐团等众多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及录制唱片;还曾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中国台北市立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等多个海内外民族乐团合作。2011年、2013年两次获得由文化部颁发的“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指挥奖”。

乐曲《长城随想》是刘文金创作于1981年的一首二胡协奏曲。1982年由闵惠芬和上海民族乐团首演。共分四个乐章,全曲气势雄浑,不仅继承了优秀的民间音乐元素和戏曲音乐元素,同时还借鉴了西洋作曲技法,保持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成功的表现了华夏神韵,同时大大丰富了创作手段,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无论在表现内容或是创作技法上这都是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对中国的二胡音乐创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民族器乐作品中占据着至高的地位。
全曲4个乐章:关山行、烽火操、忠魂祭和遥望篇。
第一乐章乐队奏出宽广雄伟的歌颂长城主题,以独奏二胡深沉庄重的叙述性旋律,倾诉作者面对巍峨长城浮想联翩、心潮起伏的爱恋之情。
第二乐章乐队音乐悲壮而有战斗性,与二胡刚柔相济的音调旋律结合,表现中华儿女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为保卫长城而浴血奋战的情景。
第三乐章在乐队模仿古钟回荡、山川悲鸣的音乐背景衬托之下,二胡主题由肃穆含蓄的基调逐步发展为豪迈激越,气动山河。
第四乐章二胡变化再现第一乐章主题材料,接以舞蹈性的旋律,尾声变化再现了激越宽广的长城主题。
《长城随想》的旋律、节奏带有浓厚的民族韵味,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取材于已有的民间音乐素材,而是把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戏曲、曲艺等等方面的音调素材很自然地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富有民族特色的独特语言。在结构上,注重中西技法的融合,巧妙地把西方协奏曲四乐章套曲的体裁形式与本民族的音乐结构发展手法结合在一起,通过展衍、变奏等手段推动音乐向前发展,并形成崭新的民族风格。它是八十年代民族管弦乐创作的重要收获,也是民族管弦乐创作走向成熟的一座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