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周墨涵二胡独奏《第四二胡狂想曲》
华音网
周墨涵 二胡独奏 《第四二胡狂想曲》
演奏:周墨涵
作曲:关乃忠
伴奏:马玉乔
作曲:关乃忠

中国著名指挥家和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79年移居香港,1986年至1990年为香港中乐团第二任音乐总监,1990年移居台湾担任高雄市国乐团指挥,直到1994年。1994年初移居加拿大。2006年受聘于中国音乐学院,任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指挥。

早期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1959)、《第一交响曲》(1961)等 到香港以后的作品(1986-1990):最初有中乐曲《洪湖随想曲》(1980)、《喜迎春》(1981)、《云南风情》(1982)、《丰年祭》(1983)、《天山恋歌》(1984)、第三钢琴协奏曲《英雄》、《管弦丝竹知多少》、《拉萨行》(1985)等;

1986年3月起任香港中乐团第二任总监后的主要作品有:《花木兰》序曲(1986)、古琴与乐队《离骚》、《白石道人词意组曲》(1987)、《第一笛子协奏曲》、《第一二胡协奏曲》(1988),为中乐团与管风琴而作的《第二交响曲》、《第一打击乐协奏曲》(1989)、大提琴协奏曲《路》(1990)等。

任高雄市国乐指挥期间的作品主要有(1990-1994):双千斤板胡协奏曲《山地印象》,中乐《台湾风情》(1991)、唢呐协奏曲《花木兰》(1992)、大合唱《高雄之恋》(1994)等。1994年移居加拿大之后的作品主要有:《小提琴协奏曲》(1994)、《第三交响曲》(中乐,1995)、中乐充曲《普天乐》及《第二大提琴协奏曲》(1997)等。

演奏:周墨涵

青年二胡演奏家,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常州市第十三届青联委员,常州市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民乐学会会长,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二胡专业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优秀民乐人才扶持计划”入选者,江苏省紫金文化优青,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培养对象。

生于江苏常州,六岁起随父亲周星白和丁旭晴老师启蒙学习二胡,先后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和上海音乐学院,取得二胡表演专业硕士学位,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欧景星教授、王永德教授,并多次受到马友德、陈耀星、朱昌耀、陈春园等名家的悉心指导。

曾获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民乐之星”称号(最高奖);国际第四届中国器乐赛专业二胡青年组特金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优秀奖;第十届、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半决赛入围奖;2022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器乐比赛二胡组银奖;2022、2023年度全市优秀文艺成果奖等。指导学生获第五届“敦煌杯”中国二胡演奏比赛职业青年C组金奖;指导常州大学“龙韵”民乐团获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特等奖等重大赛事奖项。

乐曲《第四二胡狂想曲》

《第四二胡狂想曲》是王建民应中国台北市国乐团委约而作。此作一经脱稿就被金钟奖组委会选为全国第七届二胡金钟奖二胡决赛新作品指定曲目,并迅即引起二胡界的热烈响应和追捧。

《第四二胡狂想曲》的语言来自西北地区如:信天游的脚夫调、黄河船夫曲这些熟之又熟的代表性曲调素材。作曲家曾表示他非常注重选用那些最为广大听众所熟悉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可以充分保证音乐风格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一点在前三首狂想曲中巳体现有加。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