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阿炳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 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4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享年57岁。
阿炳现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程秀荣,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著名胡琴演奏家,香港城市中乐团艺术总监。并获邀担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名誉理事,中国上海音乐毕院香港地区音乐定级考试委员会顾问。曾任福建歌舞剧院民族乐队首席和独奏员及上海音乐学院青年音乐家小组成员。
他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闵惠芬、萧白镛及许讲德,同时追随著名指挥家夏飞云及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学习作曲及指挥。曾获多个比赛奖项,包括全国民乐独奏比赛一等奖,以技巧娴熟、音色甜美、感情真挚、韵味细腻、富有激情见称。
程秀荣在中国及海内外各类音乐会上担任独奏逾四百场,演出足迹遍及内地及海外十多个地区,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中央广播民族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台湾国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及广东民族乐团等多个著名乐团合作。
2005年,程秀荣在北京音乐厅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在北京音乐节成功举行「程秀荣二胡交响音乐会」,得到中国报界及音乐界的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曾多次在「风华国乐」、「中华艺苑」等栏目向中国及海内外观众传播其精湛的音乐会演奏实况。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