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阿炳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 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4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享年57岁。
阿炳现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青年二胡演奏家,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常州市第十三届青联委员,常州市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民乐学会会长,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二胡专业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优秀民乐人才扶持计划”入选者,江苏省紫金文化优青,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培养对象。
生于江苏常州,六岁起随父亲周星白和丁旭晴老师启蒙学习二胡,先后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和上海音乐学院,取得二胡表演专业硕士学位,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欧景星教授、王永德教授,并多次受到马友德、陈耀星、朱昌耀、陈春园等名家的悉心指导。
曾获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民乐之星”称号(最高奖);国际第四届中国器乐赛专业二胡青年组特金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优秀奖;第十届、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半决赛入围奖;2022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器乐比赛二胡组银奖;2022、2023年度全市优秀文艺成果奖等。指导学生获第五届“敦煌杯”中国二胡演奏比赛职业青年C组金奖;指导常州大学“龙韵”民乐团获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特等奖等重大赛事奖项。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