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二胡与乐队《风雨秋思》,关乃忠作曲,孙凰二胡演奏 高雄市国乐团协奏
华音网
孙凰 二胡与乐队 《风雨秋思》
演奏:孙凰
作曲:关乃忠
指挥:郭哲诚
乐团:高雄市国乐团
作曲:关乃忠

中国著名指挥家和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79年移居香港,1986年至1990年为香港中乐团第二任音乐总监,1990年移居台湾担任高雄市国乐团指挥,直到1994年。1994年初移居加拿大。2006年受聘于中国音乐学院,任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指挥。

早期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1959)、《第一交响曲》(1961)等 到香港以后的作品(1986-1990):最初有中乐曲《洪湖随想曲》(1980)、《喜迎春》(1981)、《云南风情》(1982)、《丰年祭》(1983)、《天山恋歌》(1984)、第三钢琴协奏曲《英雄》、《管弦丝竹知多少》、《拉萨行》(1985)等;

1986年3月起任香港中乐团第二任总监后的主要作品有:《花木兰》序曲(1986)、古琴与乐队《离骚》、《白石道人词意组曲》(1987)、《第一笛子协奏曲》、《第一二胡协奏曲》(1988),为中乐团与管风琴而作的《第二交响曲》、《第一打击乐协奏曲》(1989)、大提琴协奏曲《路》(1990)等。

任高雄市国乐指挥期间的作品主要有(1990-1994):双千斤板胡协奏曲《山地印象》,中乐《台湾风情》(1991)、唢呐协奏曲《花木兰》(1992)、大合唱《高雄之恋》(1994)等。1994年移居加拿大之后的作品主要有:《小提琴协奏曲》(1994)、《第三交响曲》(中乐,1995)、中乐充曲《普天乐》及《第二大提琴协奏曲》(1997)等。

演奏:孙凰

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1年生于上海。199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起,先后师从林心铭和王莉莉教授。2000年由上音附中推荐免于文化课考试保送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长福教授,并曾得到多位名家的指导。在校期间还副修板胡、高胡和京胡等。2004年被保送为该院硕士研究生,200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曾保留学籍担任一年新加坡华乐团中胡首席。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09-10年度被评为全国第一位“中国民族音乐年度新人”。个人简历被收入《中国音乐家名录》(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华乐大典》(上海音乐出版社)。

自1988年起,在上海和全国各大比赛中共荣获12个第一名(或一等奖),是二胡界国内外顶级赛事的四连冠获得者。包括:2009年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二胡中青组第一名;2007年第六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二胡比赛金奖;2002年文化部首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独奏比赛二胡青年专业组金奖;2002年第二届“龙音杯”中国民乐(二胡)国际比赛青年专业组第一名。2017年,专辑《楚颂》先后荣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器乐类最佳演奏奖和第二届CMA唱工委音乐奖最佳民族/民间演奏专辑;2019年1月,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

先后出访美、日、奥、土、荷及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作为中国第一位被土耳其邀请的民乐演奏家,与土耳其伊兹密尔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大型协奏曲;2010年,先后应邀参加CCTV新年音乐会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2015年5月,应邀参加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独奏演出;同年7月,应邀在第五届欧洲“长湖音乐节”上举办个人专场独奏音乐会。

曾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等著名乐团成功合作大型协奏曲,与余隆、李心草、阎惠昌等著名指挥家合作,与马友友等著名演奏家同台演出,还曾得到奥地利总统克莱斯蒂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亲切接见。

曾赴境内外二十多个城市成功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或二胡专题讲座,如应邀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用英语)所作的二胡讲座等。2013年10月,应邀担任全国“二胡大师研修班”主讲嘉宾;同年12月,应邀赴星海音乐学院作交流讲学;2015年5月,应邀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中国音乐家系列讲座等。还曾多次担任国内外二胡比赛的评委。

2003年起,先后由香港龙音公司、中国唱片总公司等出版发行9张二胡演奏与教学专辑。独立编著的《二胡演奏技巧高效训练》一书(30万字),于2012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华乐大典》、《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书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2010年,成功举办“孙凰师生二胡音乐会”,并由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放音乐会实况;2016年,再次成功举办师生音乐会。曾多次荣获境内外二胡大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奖。所教学生多次荣获CCTV、金钟奖等各项大奖,学生王啸已在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任教。

乐曲《风雨思秋》

《风雨思秋》是2011年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的委约作品,作曲家关乃忠着眼秋瑾这一女英雄的革命事迹为切入点,以小见大,献礼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一首大赛委约作品,《风雨思秋》的演奏难度拿捏得恰到好处,其中既有技术难点,又有慢板段落可体现演奏者的乐感与音乐修养。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