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阿炳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 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4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享年57岁。
阿炳现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许讲德,1938年8月出生于北京,国家一级演奏员。原为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演奏员,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二胡学会顾问、中国音协器乐演奏(业余)考级二胡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51年未满13岁的她就投入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行列。
1953年,调入华北军区歌舞团,她把节省下来的生活费攒下来,并开始自学二胡。
1958年,许讲德独奏了刘天华先生的作品,逐渐形成了感情真挚细腻,音色纯正浑厚的演奏风格。成为我军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自学成才并且卓有成就的女二胡演奏者。她以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二胡演奏艺术上不断获得丰硕成果,深得群众喜爱和同行们的赞誉。
1990年,中国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为她录制了专辑。
200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也录制了许讲德的二胡演奏CD专辑。
在近半个世纪的二胡演奏艺术生涯中,她先后演奏了《子弟兵与老百姓》、《金珠玛米赞》、《喜唱丰收》、《三宝佛》、《春闺梦》、《八大锤》、《空城计》、《红娘》等众多作品。她以娴熟的演奏技巧及热情奔放、激情纯朴、流畅如歌的表演赋于乐曲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她演奏的作品除参加演出外很多已在电台播放或录制了唱片等。这些作品多为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易于普及但又不失民族音乐高雅品位的艺术风范。不仅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欣赏曲目,也是艺术院校教课学习和年轻二胡演奏专业工作者的范本。
一位刚直顽强的盲艺人通过二胡向人们倾述自己坎坷的生涯,乐曲深刻揭示了阿炳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内心感受。春天的寒风吹绿大地,也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使人们具有了信心;旋律在反复进行,音调越来越坚定,音乐细致、活泼、坚实而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