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民族音乐家、民族弓弦乐大师、教育家、作曲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乐演奏家之一, 在中国和国际乐坛中,享有“中国弓弦乐之圣手”的称誉,精通各种胡琴乐器,尤其擅长板胡、中胡。其技巧娴熟流畅,风格洒脱而细腻,对戏曲及地方音乐风格的充分掌握,堪称无人能出其右。
先生自幼学习板胡、京胡,参加音乐活动。1952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音乐科任演奏员。1957年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获民间乐器比赛一等奖。后任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民族乐队独奏演员。1982年调入中国音乐学院,任器乐系副主任。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卒于1996年2月21日。他擅长演奏民间传统乐曲,如《大起板》等。他创作和改编的新板胡曲有《喜洋洋》、《幸福年》、《河南小曲》等。他还尝试改良制造了新型板胡。
刘明源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担任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代课教师,80年代中期正式调入中国音乐学院任民乐教授。几十年来,培养了近400名民乐人才,他的学生遍及海内外各个华乐团体、院校,担任首席、演奏家、教授等要职,其中周其昌、安如励、王宜勤、丁鲁峰、牛保志、沈立良、王玉芳、宋国生、黄安源、苏敏、姜建华、刘继红、宋飞、张尊连、沈诚、何楚荣等著名音乐家均系刘先生的弟子。由于刘明源先生的特殊贡献,被誉为“继刘天华、阿炳后的又一位中国民乐一代宗师”。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华传统乐会会员;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昌平区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弓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社会艺术考级考官;中国政法大学附属学校民乐团指导教师。
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专业。曾举办“弓弦情——葛萌二胡独奏音乐会”,创作二胡独奏曲《水涧山歌》。所教授的学生获得各类比赛的金银铜奖,连年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北京市音趣艺术中心校长、北京昌平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昌平区民族乐团扬琴独奏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CWA世界扬琴协会会员。
自幼跟随恩师梁炽俭学习扬琴,后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从朱文华教授。曾荣获内蒙古首届器乐大赛专业组第二名、“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指导教师奖”、所指导的学生曾多次荣获北京市级、区级金奖、银奖等。2019年在昌平电视台艺术访谈栏目《相约》录制个人专访。2019年举办了“蝶梦·情怀”——祁荣芳扬琴独奏音乐会。
《河南小曲》是胡琴大师刘明源先生以河南曲剧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一首著名二胡曲。它以清新的旋律、浓郁的地方风格和丰富的演奏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河南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和主人翁的自豪感。乐曲借鉴了坠胡的许多演奏技巧,大大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为风格特色二胡曲的创作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