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明(1928~1962):民间音乐家。出生于浙江上虞。
孙文明四岁时因患天花而双目失明。十二岁时父亲去世,迫于生活,曾学算命,到处流浪,后学二胡为谋生手段。他学习时先是模仿着拉奏,善于吸收民歌小调,各类戏曲曲艺无所不学,后来就自编自演。
解放初,孙文明在南京曾创作了《送听》和《弹六》两曲,《弹六》一曲为模仿弹弦乐器,不用千斤;1952年作的《流波曲》和《四方曲》,曾参加江苏省音乐舞蹈会演,获得很高评价和奖励。1959年应上海民族乐团的邀请,到上海传艺,后又到上海音乐学院授课。
孙文明的二胡演奏艺术富有创造性,并能根据乐曲表现的需要采用独特的八度定弦。他创作的八首二胡曲中,《流波曲》是代表作。香港上海书局出版了《孙文明二胡曲集》。
创作风格
孙文明的民间二胡曲及其演奏艺术当时在江南地区,特别是太湖流域的城镇乡村很有影响,深受百姓喜爱。其原因,一是他熟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和其他民间乐曲,熟悉京剧、锡剧、绍兴戏、申曲、苏州弹词等戏曲和曲艺音乐,并善于从中吸取丰富的音乐营养,二是他有刻苦钻研标新立异的精神,别出心裁地革新二胡演奏方法,模仿四胡、琵琶、三弦、洞箫等乐器的演奏效果,令听众惊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民族乐团项祖英、周浩等专业二胡演奏家曾专门向孙文明拜师学艺并采风记谱。
主要作品
1961年上海音乐学院录音室录制了孙文明亲自演奏的二胡曲目,如今这些录音资料已经成为绝响。这些曲目包括《弹乐》《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安心》《送听》《夜静萧声》《春秋会》《评弹开篇》《志愿军归国》《二琴光亮》《送春》。
孙文明的二胡演奏艺术功底颇深,富有创造性,并能根据乐曲表现的需要采用独特的八度定弦,有时甚至不用千斤,有的还用双马尾来演奏,效果奇特,另有一番情趣。他在运弓走指方面,把“托丝”和“轻按”巧妙结合,奏出类似洞箫的优美的音色。他还善于运用虚弓,弹弓,滑音,泛音等技法来丰富表现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孙文明是将技巧与音乐二者关系协调的最好的典范。他的二胡实践,对二胡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尤其在传统音乐风格的传承、创新和探索方面。值得深思的是对于传统音乐风格的传承、创新和探索方面。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弦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副会长。
1985年获全国“北京二胡邀请赛”二等奖和最佳曲目演奏奖;1987年获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一等奖。
为全国各大艺术院校、演出团体及海内外培养了大批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业演奏人才,很多学生在全国的重大比赛“金钟奖”、“文华奖”、“天华杯二胡比赛”、“敦煌杯二胡比赛”等比赛中获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表演奖。多次出访了美国、法国、德国、卢森堡、瑞士、比利时、奥地利、瑞典、意大利、新西兰、葡萄牙、埃及、日本、韩国、越南、澳门、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曾在北京、天津、山西、湖南、海南、山东,营口,日本东京九州等地举办了多场音乐会和师生音乐会。
发表论文《论二胡的揉弦技法》、《二胡运弓之我见》——谈〈江河水〉的演奏手法、《二胡演奏技巧两则》、《二胡教学六论》、《谈二胡的发音与音色》、《论二胡教学的科学化和体系化》、《勿谓我偏爱二胡》、《“长城随想”研究现状的多视角分析》、《蒋派二胡艺术探究》、《二胡作品中的三个女人》等。
编写教材《少儿二胡启蒙》、《二胡演奏技巧训练》(上下册)、《二胡名师指点》、《二胡经典名曲集》、《二胡名曲选粹》、《新思路二胡教程》等专著,作为主编之一编写了中国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全国通用教材》、新编《中国音乐学院考级教程》、《全国二胡考级作品集》、《中国二胡60年经典曲集》。
录制了音像《二胡名师指点》、《喜洋洋》、《弦韵》、《国乐名家—曹德维二胡专辑》、《蓝色梦幻》、《中国古典名曲》、《二胡经典名曲》、《全国二胡考级》、《婆罗门引》、《三笑》、《梁祝》、《中原新乐》、《中国华夏室内乐》、《曹德维师生音乐会》等。
《流波曲》是孙文明于1952年冬季创作的一首二胡曲,有着定弦方便、技巧独特等诸多特点。乐曲情绪深沉,节奏平稳,速度变化较小,旋律富有叙事性,采用民间传统的循环变奏结构,配以孙文明自创的演奏技巧,大大丰富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
孙文明与阿炳一样也是一个盲艺人,在黑暗的旧社会,同样过着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这首乐曲正是作者人遭遇的真实写照,是一首感人的叙事诗。正如作者所述,《流波曲》表现了过去流落他乡的困苦生活。孙文明在身世、遭遇等方面与阿炳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他的作品也充满着浓郁的江南音乐韵味,阿炳二胡曲中的一些演奏手法(如波弓、透音)在《流波曲》中也有所运用。有意思是的,乐曲中还出现了一个与《二泉映月》非常相似的曲调,据蒋风之先生介绍说,这是孙文明在听到阿炳的作品后,有意识地将《二泉映月》中的音调吸收到《流波曲》中来的。乐曲不分段落,一气呵成。情绪深沉,节奏平稳,旋律富有叙事性,似乎是一位老人,在娓娓地给我们讲述他的一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