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韶青1988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成为中国中央民族乐团独奏演员。
他的演奏足迹遍及亚洲、美洲、欧洲,曾与他合作的交响乐团、交响民乐团包括法国Lille国家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台湾实验国乐团、Mississauga交响乐团、Georgian Bay交响乐团等。
高韶青是一位大胆创新的艺术家。1985年夺得北京全国二胡邀请赛一等奖之后,就成功地移植并演奏了萨拉萨蒂的超高难度的小提琴曲《卡门幻想曲》,丰富了二胡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把二胡演奏技术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他大胆吸收吸流行音乐、新生代音乐、爵士音乐、中东音乐、南美音乐等等,使二胡成为一件世界性的乐器。高韶青的音乐已将中国音乐引进了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无拘无束的空间。
高韶青的二胡演奏已被收录到许多中外电影、电视、电台、广告等媒介。他演奏的美国科幻电视系列片《Earth: Final Conflict》的主题音乐获得「EMMY」大奖提名,并荣获加拿大「Gemini」大奖。
高韶青的作曲才能表现在他那些优美、动人的旋律。他的作品情感丰富、韵味浓郁,且脱俗超逸、清新潇洒。他创作的「思郷」「蒙风」「戈壁」「炫动」「纳西」二胡随想曲已是音乐院校和演奏家们音乐会上的常演曲目,掀起二胡艺术的新风潮。
高韶青发明的「韶琴二胡」,增大了二胡的音量,改善了二胡高把位的音色,2012年用韶琴二胡移植演奏的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又一次震惊乐坛,好评如潮。高韶青发明的韶琴二胡电插件把二胡与现代电子音乐科技接轨,大大拓宽了二胡音乐的视野,开拓了二胡艺术发展的无限可能。
胡琴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民族弓弦乐学会会长,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荣获国家表彰的“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北京市长城学者、“高创计划文艺界领军人才”和“四个一批”、“百千万人才”。曾获首届“ART”杯国际比赛二胡专业组一等奖、中国“金唱片”奖、杰出民乐演奏家等重大奖项。
宋飞曾随诸多国乐大师学习不同的民族乐器,是当代国乐中生代的代表人物。首演有80余部新作品,出版有近百张独奏专辑和二胡视频教材;和著作《二胡艺术论》及论文十余篇。代表性舞台表演创新作品有《弦索十三弄》、《如来梦》情景音乐会、中国音画乐舞《清明上河图》情景音乐会、二胡与民族管弦乐《逐梦》《宋词意境》和音乐剧《刘天华》等。秉持“遵传统、厚基础、重实践、促创新”为教育教学理念,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二胡“双语”教学模式,形成“手-脑-心-身”一体化二胡教学法。开设有《胡琴站奏与舞台表演》《胡琴声部训练与重奏训练》等创新课程,培养出一批才华出众的金奖学生。策划举办“中国弓弦艺术节”,在胡琴艺术的表演、教学、科研等方面展开探索,引领中国弓弦艺术的发展。
宋飞的二胡演奏艺术,技艺精湛、诠释完美,集诸家精华,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成为具示范性、引领性的楷模。被媒体喻为“中国二胡皇后”和“中国当代誉满国际乐坛的二胡演奏家”。
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1年生于上海。199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起,先后师从林心铭和王莉莉教授。2000年由上音附中推荐免于文化课考试保送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长福教授,并曾得到多位名家的指导。在校期间还副修板胡、高胡和京胡等。2004年被保送为该院硕士研究生,200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曾保留学籍担任一年新加坡华乐团中胡首席。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09-10年度被评为全国第一位“中国民族音乐年度新人”。个人简历被收入《中国音乐家名录》(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华乐大典》(上海音乐出版社)。
自1988年起,在上海和全国各大比赛中共荣获12个第一名(或一等奖),是二胡界国内外顶级赛事的四连冠获得者。包括:2009年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二胡中青组第一名;2007年第六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二胡比赛金奖;2002年文化部首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独奏比赛二胡青年专业组金奖;2002年第二届“龙音杯”中国民乐(二胡)国际比赛青年专业组第一名。2017年,专辑《楚颂》先后荣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器乐类最佳演奏奖和第二届CMA唱工委音乐奖最佳民族/民间演奏专辑;2019年1月,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
先后出访美、日、奥、土、荷及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作为中国第一位被土耳其邀请的民乐演奏家,与土耳其伊兹密尔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大型协奏曲;2010年,先后应邀参加CCTV新年音乐会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2015年5月,应邀参加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独奏演出;同年7月,应邀在第五届欧洲“长湖音乐节”上举办个人专场独奏音乐会。
曾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等著名乐团成功合作大型协奏曲,与余隆、李心草、阎惠昌等著名指挥家合作,与马友友等著名演奏家同台演出,还曾得到奥地利总统克莱斯蒂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亲切接见。
曾赴境内外二十多个城市成功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或二胡专题讲座,如应邀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用英语)所作的二胡讲座等。2013年10月,应邀担任全国“二胡大师研修班”主讲嘉宾;同年12月,应邀赴星海音乐学院作交流讲学;2015年5月,应邀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中国音乐家系列讲座等。还曾多次担任国内外二胡比赛的评委。
2003年起,先后由香港龙音公司、中国唱片总公司等出版发行9张二胡演奏与教学专辑。独立编著的《二胡演奏技巧高效训练》一书(30万字),于2012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华乐大典》、《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书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2010年,成功举办“孙凰师生二胡音乐会”,并由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放音乐会实况;2016年,再次成功举办师生音乐会。曾多次荣获境内外二胡大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奖。所教学生多次荣获CCTV、金钟奖等各项大奖,学生王啸已在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任教。
马可,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青年二胡教师,青年二胡演奏家,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二胡比赛金奖得主。中国音协民族弓弦乐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
自幼学习二胡,启蒙于刘永宁老师。2000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段永强老师。附中期间,连续六年获得专业优秀及优秀学生奖。两次荣获刘明源奖学金第三名。被评为2006届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优秀毕业生,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宋飞教授。2010年以专业第一名及优异的文化课成绩考入本院攻读二胡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2013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
主要荣誉
2001年荣获第一届全国艺术新人选拔大赛二胡专业组金奖
2005年荣获中录杯中国国际民族器乐大赛二胡邀请赛少年专业组二等奖
荣获2006-2007年度中国音乐学院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2007年十月荣获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二胡比赛铜奖
荣获2008-2009年度中国音乐学院一等奖学金
2009年十月荣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二胡比赛银奖
2011年十月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二胡比赛金奖及中国新作品演奏奖
2012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3年8月荣获2013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金奖(职业组)
2014年被CCTV中央电视台评为“新十大二胡演奏家”之一。
2014年被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评为“2013-2014中国民族音乐年度新人”
2021年7月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舞台艺术表演项目资助。
自学生时代至今,马可积极参与各类艺术实践演出活动,曾分别于2011年、2013年成功举办“马可硕士中期/毕业二胡独奏音乐会”,反响热烈。有幸于2011年12月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赴越南进行第十二届中越青年友好会见访问活动,全程表现优异,受到时任共青团中央陆昊书记的表扬。曾在奥运会期间为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罗格夫人及随行人员演出。曾受邀参加英国爱丁堡音乐节、法国慈善音乐节、中国弓弦艺术节、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徐州国际胡琴艺术节等。曾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华夏民族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澳门中乐团等知名乐团合作演出。与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关乃忠先生、张国勇先生、彭家鹏先生、夏小汤先生合作同台演出。曾多次出访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卢森堡、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港澳台地区巡演。
近年来,她多次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清明上河图》、《交响乐——逐梦》、《宋词意境》等音乐会演出。2014年被CCTV中央电视台评为“新十大二胡演奏家”,并于清华大学内新清华学堂举办“光荣绽放——新十大二胡演奏家音乐会”, 业界及观众们给予的评价是:“作为新十大二胡演奏家之首的马可无论是端庄大气的艺术气质,还是纯熟高超的演奏技艺都是新十大二胡人最好的代表。”曾与国内著名音乐制作人叶云川、著名录音大师李大康老师合作,录制由国内知名唱片公司瑞鸣音乐制作的《天人合一》CD唱片。2020年10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弦道古今——马可二胡独奏专辑》。2021年7月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舞台艺术表演项目资助。2022年9月于北京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成功举办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文人情怀—关乃忠二胡协奏曲音乐会暨马可二胡独奏音乐会》。
曲大卫,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驻团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北京市音乐家协会电子键盘学会副会长、指挥专业委员会理事。
作为独奏家,他曾多次与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芭蕾舞团、天津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江苏省民族乐团等乐团合作。2013年,曲氏在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决赛中执棒江苏民族乐团;2018年随中国文化部代表团出访朝鲜,并指挥三池渊管弦乐团;获邀担任中国爱乐弓弦乐团常任指挥,并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和中山音乐堂常规乐季演出。
曲氏曾登上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日本东京三得利音乐厅、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北京音乐厅、上海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大会堂、台湾中山堂、江苏大剧院、天津大剧院、深圳音乐厅和广州星海音乐厅等国内外知名舞台。2006年,作为创始人,他组建了灵魂室内乐团(Soul Chamber Orchestra),2018年获得日本大阪国际音乐比赛首奖。
曲氏先后参加了2007年中央台文化部春节晚会、2015年中央台元宵晚会、江苏卫视春晚、广东卫视国乐大典、音乐频道《风华国乐》和《乐享汇》、电影频道《音乐电影欣赏》、2020年中央电视台中秋及国庆晚会等节目,2020年参与中国广播电影乐团央视频直播演出。
作为作曲家,他创作了中国民乐作品:《第一二胡协奏曲-红土印象》(首演于2009年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第二二胡协奏曲-疆岭之韵》(首演于2013年,台北市国立民族乐团)、弦语、津门古韵和风味儿等。室内乐作品:人生如戏、开门儿、Fiona和幻想曲2017等。其他作品包括:《第一大提琴奏鸣曲》、《第一钢琴三重奏》、电影《鸟巢》、《我的七年》、《狙击上甘岭》等。2010年为薛啸秋改编的《遗忘》获台湾金曲奖,2017年曾获邀为中国广播电影乐团改编乐团作品《李香兰》。
闫国威,中央音乐学院二胡专业副教授,新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BOB拔尖创新人才。
九岁师承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于红梅教授至今。200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五年级;2009年获得专业特别优秀奖,保送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2013年获得本科优秀毕业生,保送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演奏专业研究生。2015年9月硕士毕业并留校任教。
六岁学习二胡,师从吉林老家张万仁老师。曾得到刘再生、许讲德、周维、邓建栋、李恒、闵慧芬、田再励等校内外多位专家教授的悉心指导。研究生阶段向名家学习了板胡、高胡。闫国威是目前唯一一位包揽金钟奖、文化艺术院校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以及台北民族器乐大赛,四大赛事的金奖获得者。
曾获得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金奖;第四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大赛二胡青年组表演奖【最高奖】;2011年台北市民族器乐大赛二胡比赛第一名; 2012年获得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职业组-拉弦类金奖等,是目前重大二胡比赛的金奖大满贯的获得者。被学院评选为中央音乐学院首届BOB拔尖创新人才。2014年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新十大二胡演奏家”。在校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宋庆龄基金会奖学金以及汉能英才音乐基金。2014年在导师指导和帮助下组建“艺境室内乐团”,担任组长,并于2014年10月获得文华艺术院校室内乐比赛银奖,获得学院颁发的'娃哈哈'室内乐音乐基金奖,跟随学院出访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著名高校演出。
十九岁发行个人二胡专辑—《穿越时空----“二胡天使”闫国威》,成功举办五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世界首演了《二胡协奏曲—快雪时晴》、《蓝色星球—地球》、《华丽幻想曲—13+17+19+23+29》、《曾侯乙传奇》等作品。媒体称其“技艺精湛”、“演奏风格鲜明”、“音乐纯真质朴”、“最耀眼的二胡新星”、“新锐二胡演奏家的优秀代表”、给予“二胡天使——闫国威”等赞誉。
青年二胡演奏家,北京民族乐团演奏员。
9岁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飞教授学习二胡至今,系统地学习了二胡演奏,以及高胡、中胡、京胡、板胡、坠胡、广东二弦等多种民族弓弦乐器。除独奏训练外,还涉猎胡琴重奏训练,在宋飞教授组建的“乐道”胡琴重奏组中担任二胡、高胡演奏。2008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14年保送中国音乐学院本科,2018年以专业、文化课第一名保送本院研究生。在校期间曾跟随坠胡演奏家马光陆先生、雷琴演奏家傅定远先生研习坠胡、雷琴,跟随许讲德老师学习京剧唱腔演奏。其学习成绩优异,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市政府奖学金、三好学生、学院一等奖学金、学院艺术实践优秀个人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
专业获奖经历:2019年: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金钟奖;第26届台北市民族器乐大赛金奖、舞台最佳明星奖。2016年:第三届"敦煌杯"全国二胡大赛职业重奏组金奖; "金胡琴奖"胡琴小型作品展演优秀演奏奖。2015年:"国音杯"刘天华二胡作品演奏邀请赛金奖;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铜奖。2014年:"文华奖"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拉弦乐器组少年组银奖。2013年:第二届"敦煌杯"全国二胡大赛职业青年A组银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银奖。2012年:第四届"文华奖"拉弦乐器组少年组最高奖项。2010年:中国首届"敦煌杯"青少年二胡大赛专业少年组金奖。2008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少年艺术大赛》金奖。2007年: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大赛金奖;北京第三届《少儿民族器乐比赛》金奖;广东省第七届《少儿花会》金奖;第二届澳门《金荷花杯》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金奖。
主要艺术经历:2018年、2019年受邀参加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节《梅兰竹菊——国乐专场》《高山流水——国乐专场》;同年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参加《脱颖而出Ⅲ》青年演奏家协奏曲音乐会,与中国交响乐团合作参加《王者荣耀》交响音乐会巡演。2017年在第五届弓弦艺术节之雷琴艺术展示暨传习研修汇报音乐会中移植并首演雷琴版《查尔达什》;担任水立方&鸟巢英雄联盟音乐节二胡独奏;被授予“未来成长计划”杰出青少年称号。2016年参加《春之绽放——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优秀二胡学生汇演音乐会》;演奏马光陆先生创作的坠胡曲《小宫花变奏曲》获得“金胡琴奖”及最高网络人气奖。2015年受邀代表学校参加《群英荟萃二——全国九大专业音乐院校优秀学生音乐会》。2013年在天津音乐学院成功举办首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后于北京、武汉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曾多次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春节晚会、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风华国乐》《音乐公开课》《开门大吉》等节目录制。
中央音乐学院二胡专业博士。国家教育部“BOB拔尖创新人才”。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师资培训二胡导师。北京现代室内乐团成员。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首席,美国巴德学院音乐学院二胡教师。
荣誉奖项
200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于红梅教授至今。2007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直升本院附中,2013年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本科,2017年保送硕士研究生,2020年直升本院继续攻读博士。
在校期间品学兼优,连年获得专业课特别优秀奖及一等奖奖学金,并获得学院颁发的“吴伯超奖学金”、“傅成贤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等。2017年、2020年两次被北京市教委授予“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2014年国家教育部授予“BOB拔尖创新人才”,先后在上海、湖南、四川、湖北、山东、福建、北京、广东、美国纽约等地成功举办十余场个人专场音乐会与公益讲座。
2007年在首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中获得少年拉弦组银奖;2010年获得“敦煌杯”首届全国青少年二胡大赛青年专业A组金奖;2011年作为年龄最小的比赛选手荣获音乐界瞩目的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铜奖第一名;2012年在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中获得少年拉弦组最高演奏奖。2017年在文化部举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展演”中包揽青年独奏组、民族乐器组合组两项最高演奏奖。
作为独奏演奏应邀参加 “中国徐州第四届国际胡琴艺术节”、“天津五月国际音乐节”、“首届民族音乐节”、“北京青年艺术节”、“北京现代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汉堡中国时代”艺术节、“莱比锡国际音乐节”等大型艺术节。曾出访德国、奥地利、丹麦、美国、加拿大、南非、埃及、泰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首演作品《第一二胡协奏曲—仓谐》,由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协奏,获得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作品。
此外亦积极投身民族器乐室内乐表演艺术,首演几十余部重奏、室内乐新作品,在重大比赛中获奖:首演《酾•临江》获第六届Con Tempo国际室内乐作曲比赛第一名;《塔林萨籁》获2014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优秀作品奖和第二届“中国之声”作曲比赛第一名;演奏作品《空•际》获第二届“中国之声”作曲比赛第二名,并获得 “最佳演奏奖”。 任职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其间,作为唯一一支民族室内乐团入选由文化部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民族民族乐团展演”。2019年初受邀参加全国政协“2019年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参加政协茶话会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奉献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章海玥,中央音乐学院二胡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于红梅教授。7岁开始学习二胡,师从张钟祥老师,8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四年级,先后师从于朱江波教授、刘长福教授。期间还跟随国家一级演奏员姜克美学习板胡,同时受到陈耀星,萧白镛、许讲德、邓建栋、唐峰、叶强等老师的悉心指导。
曾获:2008年第三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民族器乐演奏比赛少年专业组银奖第一名;2009年CCTV“巨人教育杯”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二胡少年组金奖;2013年第二届“敦煌杯”全国二胡大赛职业青年A组金奖;2014年第五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二胡独奏青年组铜奖;2023年获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第一名。
青年二胡演奏家,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二胡声部首席,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蒙风》是当今中国二胡优秀的创新演奏家高韶青所创作的一首描写草原风格的二胡随想乐曲。这首乐曲以内蒙音乐风格为基调,以鲜明、豪放的节奏为特色,以简练的旋律为乐思,加上高难度的二胡演奏技巧发展而成。节奏吸收外国爵士乐风格,加上蒙古长调音乐,旋律流畅优美,立马把人们带回宽阔的大草原,委婉曲折,恢弘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