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乐团中胡首席,国家一级演奏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
沈多米1963年出生于江南丝竹音乐世家,1972年起随父亲沈凤泉学习二胡,1982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分配到浙江歌舞团民乐队任二胡演奏员,1986年9月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师从吴之珉教授,1990年分配到上海民族乐团,1993年5月至今任上海民族乐团中胡首席。
沈多米二胡演奏技术娴熟,音色恬美,在江南风格的演奏上尤为突出。曾带领由其领队并担任主奏的上海民族乐团江南丝竹演奏组荣获“2006年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首金奖项、“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职业组最高奖项等。出版“A的随想”等二胡独奏谍片。
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员,国家二级演奏员,1970年出生,自小随父(著名二胡教育家,演奏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沈凤泉先生)学习二胡演奏,1988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分配到杭州歌舞团民乐队,后被济南军区政治部特招,任职于前卫歌舞团民乐队,2002年转业考入上海民族乐团任二胡演奏员。
1989年4月获“山城杯”电视大奖赛二胡组演奏奖;同年6月获“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二胡青年专业组三等奖。2006年6月获“2006年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首金奖项,2013年5月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专业单项评比系列活动”,荣获“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的最高奖─职业组优秀演奏奖。曽多次随团出访欧洲多国及港澳台地区。
沈多雷的二胡演奏风格热烈奔放,绵腻委婉,兼具南北演奏风格之长,豪放中不失纤柔,细腻中又有粗犷,对各地地域风格的演奏技法运用自如,并融会贯通,能演奏多种具有浓郁地方风韵的乐曲。
二胡重奏曲《慢三六》是在沈凤泉祖传《慢三六》的基础上经删繁就简艺术加工而成。用两把不同定弦的二胡来演奏,在音色上有对比;在演奏上犹如同胞姐妹,又好似双龙抢珠,高高低低、进进出出、疏密相间、配合默契。在风格上既继承了传统的特点,又渗融了现代二胡的演奏技艺。既保持了民间支声复调的特点,又汲取了西洋复调手法,它要比原来的《慢三六》更加丰姿多彩、娓婉动听。
沈凤泉先生是著名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他于1934年出生于上海浦东江南丝竹音乐世家,1953年以一曲《慢三六》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63年,在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独奏比赛中,沈凤泉以一曲丝竹名曲《慢三六》获得三等奖。该曲为沈氏家族传承标志性乐曲,后经沈凤泉多次整理、改编,成为二胡曲目中一首经典的民间乐曲。到21世纪,受父真传的沈氏姐弟俩沈多米、沈多雷演奏的《慢三六》曾在国内外的大赛中获首金和最高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