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于琼二胡独奏《秦风》
华音网
于琼 二胡独奏 《秦风》
演奏:于琼
作曲:金伟
伴奏:梁媛
作曲:金伟

金伟,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国二胡学会副会长,秦派二胡艺术代表人物。

西安音乐学院二胡教授,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秦派二胡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二胡专业委员会会长、新疆二胡学会名誉会长、甘肃二胡学会名誉会长、宁夏二胡学会艺术顾问、新加坡二胡学会海外艺术顾问。

金伟长期从事二胡教学、创作、演奏及理论研究工作。先后在全国各类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论秦派二胡艺术的形成发展、风格特点及演奏技法》在香港获学术论文一等奖,现已被收入《华乐大典·二胡卷》;《论二胡演奏的音乐表现》获世界学术贡献论文金奖,并收入《华乐大典二胡卷》。他负责参与的“长安乐派”科研成果项目获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创作二胡作品20多首,代表作《秦风》在全国获得作品二等奖,并在香港获民乐作品比赛金奖;《长安忆事》获陕西省第二届民族器乐新作品政府奖评奖一等奖,《秋梦》、《湘江欢歌》、《秦巴行》等作品多次在“金胡琴杯”全国小型胡琴作品比赛中获得金奖、银奖、铜奖及网络最受欢迎奖。

他在演奏风格及创作上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突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既多情随性,也深沉大气,深受海内外听众的喜爱,媒体称他的演奏“风格独特、首屈一指、绝无仅有”。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称他的演奏有“浑浑若川之度”。香港BMG唱片公司先后为其出版《秦风秦土》、《陕北抒怀》CD专辑,在海内外公开发行;中国唱片总公司、台湾水晶有声出版社、广州音像出版社、陕西音像出版社等都发行了金伟二胡独奏专辑。金伟陆续在西安、香港、台湾、法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地举办独奏音乐会及讲座,多次在全国各类重大活动中演出推广秦派二胡作品,引起较大的反响。

同时,他还多次受邀担任文化部“文华奖”、中国音协大小“金钟奖”、“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上海之春”国际二胡邀请赛、中国音协“金芦笙”民族器乐大赛、“敦煌杯”二胡大赛,“青乐杯”香港国际青少年民族器乐大赛,华乐之韵国际二胡大赛,中日韩国际器乐大赛等多项国家级赛事评委。

1992年9月应邀在香港荃湾大会堂举办金伟胡琴独奏音乐会。2002年在北京国图音乐厅参加全国二胡精英荟萃音乐会。2005年在法国举办三场二胡秦胡独奏音乐会。2015年在西安音乐厅与邓建栋联合举办南北风云会二胡专场音乐会。2019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巜金伟二胡作品集》。2004年,参加“中国徐州首届国际.艺术节”演出。2005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华乐新韵”音乐会;第二届“文华奖”比赛评委。2007年,在西安参加“中、日、韩友好交流音乐会”;同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大赛评委。2008年,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专辑《秦弦·秦韵》;同年,担任“上海之春国际二胡邀请赛”评委,2009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大赛评委。担任“敦煌杯” 2010年全国首届青少年二胡大赛评委。先后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参加“秦风·秦韵”陕西民族器乐专场音乐会演出,2014年,由中国唱片深圳公司出版《秦风·琴诗—金伟经典胡琴曲集》专辑。2015年1月,与古筝演奏者王中山、古琴演奏者龚一、琵琶演奏者张强等在西安参加国乐新年音乐会,2015年9月,在香港沙田大会堂,与指挥家胡炳旭、香港城市中乐团合作,参加纪念刘天华诞辰120周年音乐会演出;9月,在台北中山堂中正厅,与琴园国乐团合作,参加“长安乐派跨海来”音乐会演出;12月,凭借作品《茶乡新歌》获2015金胡琴小型作品比赛银奖,参加“敦煌之韵”二胡名家名曲音乐会,2016年6月,在国家大剧院,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弓弦艺术节音乐会演出;8月,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参加“敦煌之韵”二胡名家名曲音乐会,2017年4月,在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与陈耀星、刘长福、朱昌耀等二胡演奏者共同参加了二胡专场音乐会,4月,与二胡演奏者刘长福、邓建栋、宋飞等在邵阳参二胡音乐会演出;9月,在西安音乐厅举办”金伟话二胡“音乐会。担任2019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大赛评委2019年6月,9月,在驻马店参加豫韵秦风二胡音乐会;11月,担任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评委;11月,在武汉音乐学院举行秦派二胡作品讲座;12月,在中国戏曲学院,参加2019·北京中国弓弦艺术节,在“戏腔曲韵”音乐会上演奏《曲江吟》。

演奏:于琼

江苏滨海人,6岁随母习琴,启蒙老师谢苏军。20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从岳峰教授。2016年被保送至本校硕士研究生攻读器乐演奏与教学方向,继续师从岳峰教授。曾随燕守平老师学习京胡,随孙凰教授学习二胡。2023年9月开始随王莉莉教授学习至今。

2017、2018年曾代表江苏省文化厅赴捷克、荷兰、柬埔寨等国出访演出。20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民族乐团,担任二胡、高胡演奏员。在此期间,曾代表乐团完成多项重要演出任务,与多位国内外知名演奏家、指挥家成功合作了如荣获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大型民族交响曲《解放·1949》、全国巡演二十余场广受好评的大型民族交响曲《国之当康》、全国首演的国风先河系列音乐会《武侠情缘》、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等。

曾获奖项

1.2017第二届中国浙江二胡演奏邀请赛专业A组金奖(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办)

2.2017第六届中国器乐赛特金奖(专业B组第一名)(香港国际乐坛主办)

3.2024第八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二胡职业青年A组金奖

4.作为南京师范大学丝竹乐队成员,获2017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职业组二等奖(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5.2018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6.2018年第十二届金色童年全国青少年才艺艺术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

发表论著

1.《一弓动全曲——二胡曲<光明行>弓序探微》刊于《人民音乐》2024年第三期

2.《弦以载道——二胡琴弦之变及其得失》刊于《乐器》2024年第二期

3.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全国畅销二胡教材《细说慢练学二胡》的编写,并录制其中的二胡教学视频

伴奏:梁媛

梁媛,青年扬琴演奏家。六岁习琴,启蒙于旅美扬琴演奏家赵扬琴老师,1987年考入“南京小红花艺术团”,1988年赴四川成都参加“全国首届少儿民族器乐、西洋管乐演奏邀请赛”,获民乐儿童组一等奖,并受到大赛组委会名誉副主任彭修文的特别赞许。九岁起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大学,现留校任职于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从事民族乐器研究工作。曾师从上海音乐学院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郭敏清老师、成海华老师,还获得中央音乐学院著名扬琴教育家桂习礼老师的悉心指导。

1990年随“上海少年儿童民族音乐演出团”赴日本访问演出,1994年赴京参加“中国杰出少年演奏家音乐会”演出,1999年参加“上音女子丝弦五重奏”,赴京参加建国50周年演出,大获成功,受到了国务院领导李岚清同志的亲切接见。于2002年成功举办了个人专场独奏音乐会。大学期间曾多次获得奖学金,并参加了上海音乐学院建校70周年纪念唱片《岁月留韵》的录制,2004年攻读完院内研究生课程班全部学科。演奏风格独特,基本功扎实,艺术处理细腻感人,音乐表现力极富感染力。

乐曲《秦风》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西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着浓郁的乡土民风。陕西的二胡创作对陕西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乡土风格的发扬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是一种在传统文化积淀下本土地域性的音乐创作,始终走的是“民族化”的道路。二胡曲《秦风》便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产生的。

在《诗经》中便有《风》《雅》《颂》之分。此处的《风》即民风、民歌之意,具有人民性、地方性与土地乡舍、塬峁山川血肉相连。或许正因为如此,《秦风》才热耳而不酸心曲短而又思长,犹如一盅墨瓶西凤酒,恰似一杯紫阳陕青茶,可品可酌,回味无穷。

《秦风》采用二部曲式结构。继承传统风格:“散一慢一快一急”的速度变化形式。其最为鲜明的特征是旋律构成吸取了陕西碗碗腔、线胡、迷胡等戏曲音调并巧妙地加以发展变化,使激越和柔美相济,热情奔放与委婉细腻相融,借以表现秦地、秦人的风貌和情愫。如:①陕西风格中下行级进的旋律特征,有着平衡流畅、委婉柔美,漪波逐流的效果。②大跳音程的旋律特点:乐曲以四、五、七度跳进音程最为普遍,八度以上的跳进也非罕见,使人时时感到奇峰突起,强劲有力。

乐曲为了追求模仿陕西戏曲线胡中低音板胡浑厚而低沉的音色,特采用了比普通琴弦粗的“长城”二胡弦定音为[C-G],这样使秦地风格更为突出。

《秦风》全曲204小节,乐曲以扬琴略带忧郁的引子,带出二胡风趣的慢板部分: 头两小节便包含了“4”“ b7”这两个陕西地方风格最浓的特性音,奠定了苦音调式的浓郁地方风格。整个慢板部分以“抑”的手法悠悠而出,如在聆听一个老人的诉说,又像在沉吟一首古老的歌谣,或生活的艰辛,或幸福的回忆,渐渐地似乎能看到晨雾中的城墙、城河夕阳下的钟楼、古楼,秦地秦风,尽在悠悠之中。

《秦风》曾获全国第三届民族器乐展播作品二等奖;香港民族器乐作品比赛一等奖。已被收入《华乐大典·二胡卷》,并在香港、台湾、大陆出版CD唱片。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