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怀(1935年-1967年),生于江西萍乡,中国著名音乐家、二胡演奏家、作曲家。1955年,考入中南音乐专科学校(现武汉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培养了众多二胡音乐家。其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赛马》《江河水》,以动人心魄的旋律穿越时空,成为二胡经典名曲。1959年,黄海怀创作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赛马》是一首描绘内蒙古大草原人民在节日中赛马情景的二胡独奏曲。它以二胡这种简单的民族乐器,使用多种演奏技巧,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得得"的壮观场面。1962年,黄海怀又将东北民歌《江河水》移植改编为二胡独奏曲。该曲悲愤的旋律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继《赛马》和《江河水》之后,他又进行了新的开拓,完成了二胡协奏曲《洪湖颂》的创作。1967年,黄海怀病逝,年仅32岁。
陈耀星 ,男,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暨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41年5月生,江苏常熟人。1958年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6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从师于马友德、甘涛、瞿安华、程午嘉等。196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广东省公安总队政治部文工团、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二胡演奏员。1979年,创作二胡独奏曲《战马奔腾》,参加全军第四届文艺会演分别获优秀创作奖、表演奖,广为流传。创作的《陕北抒怀》、《影》于1980年分别获全国民族器乐作品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创新并发展了“连顿弓”、“大击弓”、“弹轮弓”、“伪泛音”等二胡演奏新技法,多次出国访问演出。其子陈军也是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这一对陈氏父子享誉乐坛,并称为中国的“二胡双雄”。2018年3月2日,参加2018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
陈军,二胡演员,号太极琴侠。14岁时在全国少年儿童器乐比赛中获三等奖 ,1983年获北京青年二胡比赛二等奖,创作了许多二胡独奏和合奏曲。近年来频繁出现于各大综艺。代表作品有《刘天华》。
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当代杰出的二胡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央民族乐团客席独奏演员。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客座教授。
于红梅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先后师从苏安国、张韶、蓝玉崧、刘长福教授。作为当代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之一,曾荣获在美国纽约举行的Pro Musicis International Award “乐府国际音乐大奖”.她的专辑《于红梅二胡协奏曲专辑》荣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专辑《迷胡》荣获在美国举办的Indie Awards“世界独立唱片大奖”之“最佳世界民族音乐奖”。这是自此世界瞩目的音乐大奖设立三十多年以来第一位华人音乐家获此殊荣。独奏专辑《红梅随想曲》荣获全国首届优秀文艺音像制品奖一等奖。2002年2月, 在世界最著名的美国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 成为第一位在此举办独奏会的华人民族器乐演奏家.2005年,荣获第十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一等奖。 2009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2012年、2014年均荣获文化部“文华杯”中国民族器乐比赛“园丁奖”;2014年获"四个一批"人才荣誉称号。
她作为独奏家出访了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香港、北京等地成功举办了逾百场个人独奏音乐会,曾在许多国际著名的音乐厅演出: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林肯中心的艾弗丽、费雪音乐厅,卡内基音乐厅,华盛顿国家表演艺术大厅,洛杉矶迪斯尼音乐厅,芝加哥交响音乐厅,旧金山交响音乐厅,巴黎香榭里舍剧院,瑞士卢采恩音乐大厅,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大厅,开罗国家音乐厅等。她曾经首演了多部具有时代代表性的经典二胡作品:《追梦京华》、《八阕》、《天香》、《西口情韵》、<塞外弦鸣>等。参加了中国文化美国行、中国文化澳新行、捷克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中国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德国音乐节、澳门艺术节、国际电脑音乐节等诸多重大演出活动。录制出版了十六张个人演奏专辑。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录制了《名家教二胡》,《于红梅二胡独奏专场音乐会》和音乐电视片《绽开的红梅——于红梅演奏专辑》。编订出版《二胡音乐会曲集》(共四册),著有《二胡演奏中的力度变化》、《“一枝花”的演奏法》等学术文章。应邀在美国加州艺术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等多所音乐艺术院校示范讲学。曾荣获中央音乐学院“优秀教师”称号。她秉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所教授的学生曾荣获所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的金奖。2012年她创建成立“圣风室内乐团”,荣获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总冠军和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
于红梅的演奏艺术风格真挚淳朴、细腻感人、充满激情,琴人合一,对乐曲内涵有较完美的诠释和独到的艺术见解。纽约音乐会杂志评论“她的精彩演奏震惊四座”,“她是体现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精神的杰出的演奏家”。于红梅正在为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的传承、创新、弘扬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在新加坡从事乐团指挥及华乐发展工作有四十余年,早年曾向资深潮乐名家杨浩然先生学习三弦艺术,八十年代受教于上海音乐学院著名演奏家、教育家李乙教授。九九年曾向著名指挥家曹鹏教授学习指挥艺术。
曾数度受邀指挥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山东、包头、江苏、河南、福建等专业民族乐团和音乐学院、艺校等民族乐团及新加坡华乐团。同时也经常受邀以嘉宾、艺委、评委身份出席国际民乐研讨会、国际民族器乐比赛等活动。
指挥德明政府中学华乐团及狮城华乐团出访过泰国、香港、台北、高雄、东马、西马、文莱、北京、上海、广州、湛江、天津、桂林、深圳、南京、苏州、江阴、沈阳、长春、龙口、西安、郑州、珠海、南通、杭州、台南、桃园、新竹等地呈献华乐专场演奏会。
九二年,《人民音乐》发表评论指出:“郑朝吉先生指挥严谨、准确、稳健见长,分寸感强。同时也不失自如、潇洒、落落大方。他有着丰厚的民族音乐文化修养、能准确地把握乐曲的不同风格,深刻揭示乐曲的内涵。能将一百多人的意志凝聚在他的指挥棒下,并能将各种不同风格乐曲的意境和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指挥水准及训练乐队的才能令人折服。”
《赛马》是黄海怀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系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中的新作品。乐曲以其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气宇轩昂的赛手,还是奔腾嘶鸣的骏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现得惟妙惟肖。音乐在群马的嘶鸣声中展开,旋律粗犷奔放。由远到近清脆而富有弹性的跳弓,强弱分明的颤音,描绘了赛马盛况的情形。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运用,拨弦、颤音技巧的运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