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青年演奏家陆轶文 二胡演奏《二胡随想曲第五号 纳西》高韶青作品 选自2014弓弦艺术节
华音网
陆轶文 二胡独奏 《随想曲第五号纳西》
演奏:陆轶文
作曲:高韶青
伴奏:曲大卫
作曲:高韶青

    风靡世界乐坛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他的音乐才华不仅在高超的二胡演奏技巧上,在音乐创作方面亦处处洋溢着灵感与生命。

高韶青1988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成为中国中央民族乐团独奏演员。

他的演奏足迹遍及亚洲、美洲、欧洲,曾与他合作的交响乐团、交响民乐团包括法国Lille国家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台湾实验国乐团、Mississauga交响乐团、Georgian Bay交响乐团等。

高韶青是一位大胆创新的艺术家。1985年夺得北京全国二胡邀请赛一等奖之后,就成功地移植并演奏了萨拉萨蒂的超高难度的小提琴曲《卡门幻想曲》,丰富了二胡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把二胡演奏技术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他大胆吸收吸流行音乐、新生代音乐、爵士音乐、中东音乐、南美音乐等等,使二胡成为一件世界性的乐器。高韶青的音乐已将中国音乐引进了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无拘无束的空间。

高韶青的二胡演奏已被收录到许多中外电影、电视、电台、广告等媒介。他演奏的美国科幻电视系列片《Earth: Final Conflict》的主题音乐获得「EMMY」大奖提名,并荣获加拿大「Gemini」大奖。

高韶青的作曲才能表现在他那些优美、动人的旋律。他的作品情感丰富、韵味浓郁,且脱俗超逸、清新潇洒。他创作的「思郷」「蒙风」「戈壁」「炫动」「纳西」二胡随想曲已是音乐院校和演奏家们音乐会上的常演曲目,掀起二胡艺术的新风潮。

高韶青发明的「韶琴二胡」,增大了二胡的音量,改善了二胡高把位的音色,2012年用韶琴二胡移植演奏的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又一次震惊乐坛,好评如潮。高韶青发明的韶琴二胡电插件把二胡与现代电子音乐科技接轨,大大拓宽了二胡音乐的视野,开拓了二胡艺术发展的无限可能。

演奏:陆轶文

青年二胡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二胡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二胡学会理事,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与文华奖的双金奖获得者。

作为二胡艺术领域极具演奏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领军人物之一,陆轶文先后获得各类重大比赛奖项:2012年荣获“上海之春”国际二胡邀请赛金奖、《第四二胡狂想曲》最佳演奏奖,第四届“文华奖”二胡青年组最高演奏奖,首届“竹堑杯”国际二胡大赛第一名; 2013年获得首届“黄海怀二胡奖”金奖和第九届“金钟奖”二胡比赛银奖;2014年荣获CCTV“中国新十大二胡演奏家”称号;2015年获得第十届“金钟奖”二胡比赛金奖;2018年被评为“2016-2017中国民族音乐年度新人”;2019年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计划。

陆轶文自幼由王向阳老师启蒙习琴,200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师从刘捷老师。2009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师从陈春园教授,2016年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在读期间亦长期获得二胡大师闵惠芬的悉心指导。

近年来,陆轶文以独奏家身份活跃于国内外音乐舞台。她曾于2016年受邀随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埃及,参加两大文明对话“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演出”。合作过的乐团有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Liège皇家爱乐乐团、以色列现代乐团、台湾广艺爱乐管弦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青岛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江苏民族乐团、吉林民族乐团等。演出足迹遍布世界,曾出访过南极长城站、美国、德国、瑞士、奥地利、比利时,以色列,新加坡、日本,埃及、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演出,获得各界高度赞誉,如潮好评。

她演奏基本功扎实、技术精湛、音乐表现自然流畅,舞台感染力强,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且擅于驾驭不同题材与体裁的作品。在其弓弦之间不仅能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演奏技法与情愫传递,更能听到许多当代二胡新作,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在她钻研演奏同时,也为二胡的普及与国际化,不遗余力地参与推广。自2018年起,受邀担任世界顶级琴弦品牌Thomastik-Infeld以及世界顶级琴盒品牌Bam的全球二胡产品形象代言人,为二胡这件经典的中国传统乐器增添一线时尚与现代的光彩。

伴奏:曲大卫

曲大卫,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驻团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北京市音乐家协会电子键盘学会副会长、指挥专业委员会理事。

作为独奏家,他曾多次与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芭蕾舞团、天津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江苏省民族乐团等乐团合作。2013年,曲氏在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决赛中执棒江苏民族乐团;2018年随中国文化部代表团出访朝鲜,并指挥三池渊管弦乐团;获邀担任中国爱乐弓弦乐团常任指挥,并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和中山音乐堂常规乐季演出。

曲氏曾登上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日本东京三得利音乐厅、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北京音乐厅、上海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大会堂、台湾中山堂、江苏大剧院、天津大剧院、深圳音乐厅和广州星海音乐厅等国内外知名舞台。2006年,作为创始人,他组建了灵魂室内乐团(Soul Chamber Orchestra),2018年获得日本大阪国际音乐比赛首奖。

曲氏先后参加了2007年中央台文化部春节晚会、2015年中央台元宵晚会、江苏卫视春晚、广东卫视国乐大典、音乐频道《风华国乐》和《乐享汇》、电影频道《音乐电影欣赏》、2020年中央电视台中秋及国庆晚会等节目,2020年参与中国广播电影乐团央视频直播演出。

作为作曲家,他创作了中国民乐作品:《第一二胡协奏曲-红土印象》(首演于2009年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第二二胡协奏曲-疆岭之韵》(首演于2013年,台北市国立民族乐团)、弦语、津门古韵和风味儿等。室内乐作品:人生如戏、开门儿、Fiona和幻想曲2017等。其他作品包括:《第一大提琴奏鸣曲》、《第一钢琴三重奏》、电影《鸟巢》、《我的七年》、《狙击上甘岭》等。2010年为薛啸秋改编的《遗忘》获台湾金曲奖,2017年曾获邀为中国广播电影乐团改编乐团作品《李香兰》。

乐曲《随想曲第五号纳西》

《二胡随想曲第五号-纳西》是高韶青于2013年5月创作,并于2013年10月在第九届“金钟奖”二胡比赛上首演,由于受西方音乐影响较大,高韶青致力于中西结合的二胡作品创作,利用现代作曲技法,引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音乐元素使其作品富有鲜明的时代感,是多元化二胡作品的代表。

这首作品,利用了纳西族古民歌元素、华尔兹元素、爵士乐元素等等,再加上作者新发明的演奏技法,整首作品旋律优美表现力丰富,使人眼前一亮,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