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世界著名音乐出版社德国朔特签约作曲家,入选全国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荣获“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他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伦敦圣三一音乐学院及澳洲地区的钢琴考级首次选用作品的中国作曲家。曾应邀为盛中国、郎朗、李云迪、韩磊等众多著名音乐家作曲。其创作被澳大利亚ABC广播电台称为“无与伦比的现代作品”。传略及作品载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交响音乐博览》、《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等。
张朝生于云南,在滇南哀牢山区生活了14年,浸染于当地各民族音乐之中。自幼酷爱美术、诗词和书法。5岁随母亲马静峰学习扬琴,6岁学习小提琴,7岁学习钢琴,10岁学习手风琴,11岁随父亲张难学习作曲。在此期间得到朱工一、杨俊、周广仁先生在钢琴方面的指导。14岁起在滇池畔云南省文艺学校学习钢琴5年,师从庄远莺、叶俊松教授,在创作上习作了大量钢琴曲和小提琴曲、歌曲及乐队作品等。1987年以作曲、钢琴双学位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师从夏中汤、向世钟教授。199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班,师从郭文景教授。曾任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多彩中华”世界巡回演出团音乐总监,并在近10年的巡演中访问了欧、美、亚、非洲等地区的数十个国家。
张朝追求民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创作思想及本真自然的音乐风格。作品曾在国内的“金钟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际比赛中荣获多项奖励。
主要论文与专著:
1.论文《芬芳馥郁的暗香一论音乐的审美》2000年获国家社科二等奖,全文发表于《乐府新声》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论文集》中。
2.文章《创新的思考》2001年发表于《人民音乐》。
3.文章《精致的想象- 读<思恋〉有感》2011年发表于《但昭义钢琴作品选集》。
4.文章《钢琴的东方魂》2017年发表于《钢琴艺术》。
5.专著《哀牢狂想》2006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6.专著《中国旋律》2007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及德国朔特出版社出版在全球发行。
7.专著《张朝钢琴作品选集》2015年由德国朔特出版社出版发行海外,2019年又德国朔特出版社与人民音乐出版社联合出版在中国发行。
8.CD专辑《张朝钢琴作品选辑》2018年由库克音乐出版。
9.《交响套曲〈中国神话〉——五部民族器乐协奏曲》2020年由德国朔特出版社与北京现代出版社联合出版。
主要获奖作品:
1.钢琴作品《滇南山谣三首》2002年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2.合唱《春天来了》2004年获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不分等级)。
3.钢琴作品《皮黄》获得享有盛名的2007年"帕拉天奴"作曲比赛一等奖。
4.二胡协奏曲《太阳祭》2012年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最佳音乐创作奖。
5.柳琴协奏曲《青铜乐舞》2012年获国家“文华奖”三等奖。
6.舞剧《草原记忆》2012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7.弦乐四重奏《图腾》2013年获澳大利亚国际室内乐比赛最佳现代作品奖,多次在国际上演出。
8.钢琴作品《遐想》2014年获CCTV全国钢琴、小提琴大赛音乐创作评选金奖。
9.钢琴作品《中国之梦》2014年获CCTV全国钢琴、小提琴大赛音乐创作评选金奖。
10.大型民族管弦乐套曲《七彩之和》2015年获“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最佳音乐创作奖。
11.民族室内乐《青铜乐舞》2016年获首届华乐音乐节及第二届“华乐联盟”华乐室内乐比赛新作品奖。
12.电影《狃花女》主题歌《狃花女》2016年获澳大利亚AFFA国际电影节优秀电影歌曲提名奖。
13.《神话一山海经上古传说》唱片,2016年由瑞鸣出版公司出版,2017年获中国金唱片奖。
14.第一钢琴协奏曲《哀牢狂想》2018年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15.音乐剧《我的乌兰牧骑》2018年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16.管弦乐《山之舞三首》2018年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17.民族管弦乐《干将.莫邪幻想曲》2019年获“全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排名民族管弦乐第一。
18.三幕歌剧《小河淌水》获2021年全国民族文化会演“圆梦奖”音乐创作奖及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
代表作:
弦乐四重奏《图腾》,钢琴曲《皮黄》、《滇南山谣三首》、《中国之梦》、《努玛阿美》《自然一号》,钢琴协奏曲《哀牢狂想》、《琴动山河》,管弦乐《山之舞三首》、《云南色彩五幅》《破晓日出》,交响曲《和之颂》,大型民族管弦乐套曲《七彩之和》,民族管弦乐《干将莫邪幻想曲》,二胡协奏曲《太阳祭》,柳琴协奏曲《青铜乐舞》,阮协奏曲《日月歌》,琵琶协奏曲《天地歌》,第一扬琴协奏曲《盘古》,第二扬琴协奏曲《和》,合唱《春天来了》,四幕抒情歌剧《芥子园》,三幕传奇歌剧《小河淌水》(与父亲张难合作),舞剧《草原记忆》,音乐剧《我的乌兰牧骑》,大型森林舞台剧《边城》,唱片《神话-山海经上古传说》等。影视音乐:《狃花女》《宝莲灯》《东方朔》《凤求凰》《四十九日祭》等。
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青年教师。
1994年生于甘肃天水。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并获得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2020“优秀毕业生”称号。先后师从刘长福教授、朱江波教授,2009年跟随孙凰教授习琴至今。曾跟随姜克美老师副修板胡。2020年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是近年来活跃在各大舞台上杰出的90后二胡演奏家。
自2005年起,在全国各大比赛中获奖有:2007年获首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少年拉弦组金奖;2013年获“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民乐作品(室内乐)比赛”最佳演奏奖;2016年获第三届“敦煌杯·上海”二胡演奏大赛职业青年组金奖;2016年获上海二胡邀请赛暨上海奉贤首届“言子杯”孙文明二胡大赛专业组“第四名”(第一名空缺);2019年获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2019年获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复赛、决赛第一名、总决赛第四名等。
与著名指挥家张国勇、邵恩、余隆、陈琳、黄屹等均有合作。曾先后与中国爱乐乐团、陕西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北京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等合作大型协奏曲, 包括:2007年12月受邀中央电视台,与著名指挥家余隆及中国爱乐乐团合作,并与廖昌永、李云迪等多位艺术家共同出演全网直播的“2008新年音乐会”;2019年12月与著名指挥家张国勇及贵阳交响乐团合作,并与世界著名小号演奏家安德烈·朱弗莱迪等多位艺术家共同出演“贵阳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及跨年音乐会”两场演出。2019年9月与著名指挥家陈琳及陕西交响乐团合作,与戴玉强、张立萍等多位艺术家合作出演了甘肃“天秀之夜”交响音乐会,并成功首演二胡独奏交响版协奏曲《楚颂》;2020年1月与著名指挥家邵恩及北京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长城交响乐”音乐会;2020年12月与著名指挥家张国勇老师及青岛交响乐团共同出演“青岛新年音乐会”等。
多次受邀各大媒体及院团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各类演出交流活动及个人专访,包括:2019年4月、5月分别于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并得到多家媒体与网站的报道与好评。2019 年5月在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第一张个人演奏专辑《别亦难》。2019年9月参演“豫韵秦风”名家名曲二胡音乐会;2019年8月参演第四届敦 煌杯“格调 新韵”新作品音乐 会;2019年6月代表北京音乐家协会参加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中青年二胡、古筝骨干(含新文艺团体) 增强四力培训班”;2018年参演中国音协主办的“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服务小分队赴陕西的四场公益演出;2017年参演“陕西省二胡专业委员会成立庆典音乐会”;2013年参演“《乐器》杂志创刊40周年庆典音乐会——青年民族器乐演奏家专场”;2009年参演“《名琴鉴赏新秀吐芳》三大院校优秀学生音乐会”;2008年参演“二胡名家师生音乐会——2的N次方”;2008年参演“二胡缘——中日文化交流演出”;205年参演“童星与名家专场音乐会”;多次受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乐器杂志”、“华音网”等媒体杂志录制个人专访。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星光舞台”、“风华国乐”、“我要上春晚”、音乐频道“元宵晚会”等栏目的录制。
其演奏受到多位国内外音乐家的赞赏,其中我国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听其演奏后称“她拉琴像说话一般,感人肺腑…是新一代青年二胡演奏家的标杆。”原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长柯蒂斯.普赖斯先生听了王啸演奏的《蓝花花叙事曲》后激动的说“感人至深, 虽然年龄小,但已是一位完美的艺术家。”丹麦著名提琴制弦大师Larsen先生听了王啸演奏的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后,给予很高评价,并开始为二胡制作琴弦。王啸带着Larsen先生制作的第一套二胡琴弦参加了 2007年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并取得好成绩。
她扎实全面的演奏功底与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已经成为二胡艺术的新生力量的代表。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中国乐派国乐团团长、首席指挥,中国音协合唱联盟副主席。
作为当今乐坛活跃的著名指挥家,与海内外很多乐团、歌剧院有着广泛的合作,并率团出访欧、亚、美、非很多国家及地区,在一些著名的音乐殿堂执棒演出。如: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巴黎香榭里舍大剧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圣彼得堡马琳斯基剧院、雅典卫城古剧场等。
自1991年指挥首演了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马可·波罗】起,指挥了多部歌剧、舞剧及交响戏曲的首演。如:歌剧【羽娘】、【钓鱼城】、【导弹司令】、【回家】、【雪原】、【英雄】、【尘埃落定】、【逐月】、【卓文君】,舞剧【花木兰】,交响京剧【郑和下西洋】,交响锡剧【天涯歌女】等。
许知俊的指挥风格大气而亲和,富有歌唱性和感染力。受益于作曲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对作品内容、结构及作曲家意图方面有着更加深入、准确的把握。其指挥领域广泛,包括歌剧、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合唱、交响戏曲等类型。
曾任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音协理事,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中央民族乐团驻团常任指挥。受邀出席中国文联“德艺双馨“座谈会。多次在“金钟奖”、央视大赛等国家级音乐赛事中担任作曲、器乐、合唱评委。
二胡协奏曲《太阳祭》由作曲家张朝根据《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创作。作品根据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通过唤日、祭日、别日、逐日、尾声五个部分,颂扬了纯洁、深沉的爱和对光明的不懈追求,以及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作品充分表现了二胡刚柔相济的特点,并力图体现出时代新风格。
作者提取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基因,同时又结合了现代的作曲技法以及民族管弦乐独特的音色,音响。使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质,深刻的内涵,哲理性以及救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