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胡琴二重奏与弹拨乐队《弦语寄情》高胡:黄安源 二胡:黄晨达
华音网
黄安源 黄晨达 胡琴二重奏与弹拨乐队 《弦语寄情》
演奏:黄安源 黄晨达
作曲:阎惠昌
指挥:阎惠昌
乐团:香港中乐团
作曲:阎惠昌

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享誉国内外乐坛的知名中乐指挥家,自1997年6月起履任香港中乐团。

1987年获颁授中国首届专业评级国家一级指挥。对文化发展的贡献获各地政府予以表扬,包括新加坡政府“2001年文化奖”、香港特别行政区银紫荆星章、国际演艺协会2022年卓越艺术家奖等。此外,指挥不同乐团的影音产品获颁指挥奖项,包括香港中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及中央歌剧院合唱团、西安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及合唱团等。阎惠昌现应聘为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民族管弦乐研究中心主任及指挥系教授、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及访问学人、西安外事学院老子学院及韩国世翰大学特聘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多间音乐院校客席及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及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理事、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荣誉音乐总监。2013-2017年应邀出任台湾国乐团音乐总监,创立“青年指挥培训计划”,为台湾国乐界培养指挥人才而备受肯定。

阎惠昌带领香港中乐团创下多个中乐发展的里程碑,不但经常获邀到世界各地知名艺术节及音乐节献演,其艺术成就更获各界肯定。他全方位拓展香港中乐团,推动委约作品;积极与不同界别互动,探索交融:领导发展乐器改革,倡议香港演艺学院与香港中乐团合作并实施“专业乐团实习计划”:倡议创立全球首个中乐乐队学院;创办数个主题器乐节,与香港市民共创多个健力士世界纪录;于香港演艺学院开设中乐指挥硕士课程:倡议举办及主持多次中乐国际研讨会及高峰论坛:创办全球首个国际中乐指挥大赛,被中国音协主席赵季平誉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阎惠昌师从著名指挥家夏飞云、作曲家胡登跳、何占豪等教授,于1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随即受聘为中国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兼乐队艺术指导。除中乐指挥外,他亦曾获邀担任西洋交响乐团指挥,曾合作的包括中国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及俄罗斯爱乐管弦乐团等。阎氏亦为活跃作曲家,创作乐曲屡次获得国家大奖。

演奏:黄安源

胡琴工作者。毕业于中央音院附中和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聂靖宇、蓝玉崧教授。七七年迁居香港即加入香港中乐团,八一年任团长,九二年起兼任助理指挥,多年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演艺学院。08年离开香港中乐团。

黄氏除随香港中乐团赴中国、东南亚、北美、欧洲演出并担任独奏外,自八一年起,举办了超过百场〝黄安源胡琴演奏会〞,包括九一年在纽约卡奈基音乐厅举行的独奏会。其代表作(梁祝高胡协奏曲)在世界各地公演已超过150场次。黄氏曾与许多著名的中、西乐团合作演出。包括香港管弦乐团、英国BBC威尔斯交响乐团、温哥华交响乐团、日本东京管弦乐团、菲律宾爱乐交响乐团、台北市立交响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澳门室乐团、曼谷管弦乐团和上海、广州交响乐团以及中央民族乐团、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新加坡华乐团、澳门中乐团、台北市国乐团、台北实验国乐团、高雄实验国乐团和台南民族乐团等。

八三年应台湾“新象”邀请首次赴台参加国际艺术节,震动台湾乐界,台湾传媒以“黄安源捲起国乐风暴”为题报道。

黄氏已录制二十七张独奏唱片及制作二十六张中乐专辑。八四年《黄安源的胡琴世界》专辑获台湾首次颁发最佳演奏金鼎奖;八五年获选爲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八七年《酒歌》专辑获最佳唱片金鼎奖;八九年获香港艺术家联盟首次颁发演奏家年奖;九一年获纽约美华艺术学会颁发“亚洲杰出艺人奖”,并入选年度“香港十大乐闻”;九二年《黄安源与十二种胡琴》专缉获台湾《中时晚报》唱片评鉴大奖之“最佳演奏专辑奖”;九二年五月获美国RED评选爲“九十年代杰出男士”;九四年中国音乐学院校庆三十周年,被评爲少数杰出校友之一;九七年六月,更获英女皇授勳MBE。九九年黄氏成为国际权威弦乐杂志“Strad”封面人物。

台湾著名画、作家何怀硕先生在台湾“中国时报”撰文评论:“黄安源运弓如使长毛笔,厚重处如篆隶、严谨处如小楷、秀婉处如行书、飞扬处如狂草。他不是用手指在演奏,他是用整个人去制服胡琴,使它将音乐家的情怀,发为摧人心肝的音响……”。

《纽约时报》曾评论黄氏演奏:“……中国弦乐器的胡琴家族,似乎为西方人开启了一个更精致的艺术空间,……二胡以二根弦幻化出的多彩音色,使听众于顷刻间感到西方小提琴实毋须具备四弦之多”。

演奏:黄晨达

黄晨达出生于音乐世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及本科,中国音乐学院硕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央音乐学院唯一考取的由附中至本科海外地区公费生。1997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曾任新加坡华乐团高胡副首席逾十年。现任南洋艺术学院华乐系主任。

黄晨达七岁开始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登台演出,并常受邀在电台、电视台表演。八岁参加香港管弦乐团在香港体育馆举行的《白金巨星音乐盛会》之筹款演出,被传媒誉为神童。香港名人黄沾更以“未来大师”为题,在《明报》专栏中,评论黄晨达“气定神闲”,“光芒四射”。

黄晨达九岁首次参加香港校际音乐比赛,演奏《豫北叙事曲》,获二胡公开组冠军,是至今历年来此项目年纪最小之夺标者。在中学及大学期间,亦多次在大陆和台湾主辨之国际二胡大赛中屡获名次。

黄晨达在新加坡华乐团任职期间,经常担任独奏,形式与内容多样化,从传统曲目到现代协奏曲,从流行音乐到爵士乐,以及多首委约作品如“天缘”、“暮然回首”等。展现了黄晨达在独奏、重奏以及各种音乐形式上的卓越才能。黄晨达亦受邀在世界各大国际艺术节中表演,并与世界各大中乐团及管弦乐团协奏演出,活跃于世界各地的音乐舞台。

黄晨达曾三次受邀代表新加坡参与 “Spotlight Singapore”之活动出访俄罗斯、南非及墨西哥。

2012年黄晨达接任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华乐系主任,把乐团的工作经验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入南艺。近年来,南艺华乐学生在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全国华乐比赛,以及中港台、欧美等极具声望的比赛中表现杰出,屡获佳绩。在晨达的带领下,南艺华乐学生与中国各大音乐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附中、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天津音乐学院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中国戏曲学院进行交流和联合演出,获得了各院师生的高度肯定。

黄晨达已录制两张个人独奏专辑,由台湾福茂唱片社出版。

指挥:阎惠昌

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享誉国内外乐坛的知名中乐指挥家,自1997年6月起履任香港中乐团。

1987年获颁授中国首届专业评级国家一级指挥。对文化发展的贡献获各地政府予以表扬,包括新加坡政府“2001年文化奖”、香港特别行政区银紫荆星章、国际演艺协会2022年卓越艺术家奖等。此外,指挥不同乐团的影音产品获颁指挥奖项,包括香港中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及中央歌剧院合唱团、西安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及合唱团等。阎惠昌现应聘为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民族管弦乐研究中心主任及指挥系教授、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及访问学人、西安外事学院老子学院及韩国世翰大学特聘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多间音乐院校客席及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及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理事、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荣誉音乐总监。2013-2017年应邀出任台湾国乐团音乐总监,创立“青年指挥培训计划”,为台湾国乐界培养指挥人才而备受肯定。

阎惠昌带领香港中乐团创下多个中乐发展的里程碑,不但经常获邀到世界各地知名艺术节及音乐节献演,其艺术成就更获各界肯定。他全方位拓展香港中乐团,推动委约作品;积极与不同界别互动,探索交融:领导发展乐器改革,倡议香港演艺学院与香港中乐团合作并实施“专业乐团实习计划”:倡议创立全球首个中乐乐队学院;创办数个主题器乐节,与香港市民共创多个健力士世界纪录;于香港演艺学院开设中乐指挥硕士课程:倡议举办及主持多次中乐国际研讨会及高峰论坛:创办全球首个国际中乐指挥大赛,被中国音协主席赵季平誉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阎惠昌师从著名指挥家夏飞云、作曲家胡登跳、何占豪等教授,于1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随即受聘为中国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兼乐队艺术指导。除中乐指挥外,他亦曾获邀担任西洋交响乐团指挥,曾合作的包括中国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及俄罗斯爱乐管弦乐团等。阎氏亦为活跃作曲家,创作乐曲屡次获得国家大奖。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