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乐系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协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
王中山的演奏技法娴熟、飘逸洒脱,音色柔美而亮丽,音乐表现细腻、传神、无论是韵味独特的传统筝曲或者技巧复杂的各类现代筝曲,均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原曲风貌:即使是某些目前几乎尚无人有能力涉足的用快速指序技法创作的高难度筝曲,也是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无不显示出其精湛的技艺和上乘的功力。
在古筝演奏技法上,他有许多新的创意并付诸实践,如在一九八六年“中国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上,他开拓性地运用了轮指技法、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羲甲的形式进行演奏,开发和发展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令古筝面貌一新。目前,有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国的各个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中已经得到了推广,显示出这些新技法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
他先后举办了许多场古筝独奏音乐会和学术讲座,大力推广古筝艺术;他还出版了《王中山古筝曲集》,与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合作录制了多张演奏专辑。对于他的艺术成就,人民日报、北京晚报、音乐周报、音乐生活以及海外报刊都给予了采访和介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北京音乐台等宣传媒介,也多次播放他创作演奏的《溟山》《汉江韵》等乐曲,并作专题介绍。他的艺术生平现已选入《国乐精粹》《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
伍洋,上海戏剧学院古筝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青联委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杨娜妮教授、王中山教授、李萌教授,获古筝专业硕士学位。曾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上海市科技与艺术创新奖,文化部、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启明星奖等。曾担任“上海之春”古筝比赛、“金钟奖”上海音协选拔赛等全国大型民乐比赛评委。2021年10月,被授予“2021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伍洋自幼习筝,启蒙于龚书老师。1995年,她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艺术学校,199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沈阳音乐学院大学本科民乐系。同年,出席全国古筝研讨会,并作为代表在大会上演奏新作品。期间一直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杨娜妮教授,并得到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先生的悉心教益。伍洋在校期间各方面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学校颁发的特等奖学金和“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
2003年,她以各科成绩均为全系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并于同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攻读古筝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李萌教授,并随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庭教授研习古琴演奏技艺。
2006年硕士学位毕业。2000年获湖南省首届“洞庭杯”民族器乐大赛银奖。2002年摘取第一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古筝青年专业组优秀奖。2004年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东方青少年艺术大赛,连获北京赛区金奖及全国总赛区古筝专业组金奖。
2005年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奖第二届民族器乐演奏比赛青年组古筝演奏铜奖。2006年获得由中国教育协会颁发的“优秀教师启明星奖”
2006年由环球音像出版发行伍洋古筝音乐会现场实况DVD《筝韵心声》。伍洋多次在中国范围内成功地举办过各种形式与规模的“个人独奏音乐会”与“伍洋学生音乐会”,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电台、湖南卫视、北京晨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娱乐信报、北京青年报、音乐生活报、音乐周刊等多家传媒机构为其录制播放演出作品并进行专访。
伍洋的音乐大气而不失细腻,情感真挚而热情。曾被音乐界评论家如此评价:“细而不碎、华而不艳,情真溢且气不腻,亦真亦幻,其行善表其情”。敢于尝试并把握不同风格及组合形式的筝曲,并多次荣幸地受邀参加北京电子音乐节、北京国际音乐节等重要的国际性交流演出,在与其他西洋乐器及电子音乐的合作过程中,进一步拓展了古筝这一民族乐器的发展空间,让这件古老乐器在新时代能够站在一定高度,与其他门类乐器实现高水平地互动与对话。
伍洋多次与中国著名乐团及指挥家、作曲家合作,并成功地在北京首演了一批优秀的古筝新作。如:由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王中山先生为其创作的古筝独奏《晓雾》;新锐青年作曲家方健为其创作的古筝独奏《禅·净》、古筝与民乐队《孔雀》;新锐青年作曲家周佼佼为其创作的古筝与电子音乐作品《七夕》等,均受到观众与音乐界人士的热烈凡响与好评。
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国乐学科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紫禁城室内乐团成员,创始人之一,2012、2019“CCTV民族器乐大赛”笛子组评委,央视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笛子独奏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副团长。
2001年11月获第九届“台北民族器乐大赛笛子比赛”第二名。多次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台湾NSO交响乐团、亚洲乐团、香港中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2012年6月受邀赴德国与Rudolstadt管弦乐团合作世界首演笛子协奏曲《风吻云》。2014年12月与香港中乐团合作首演中乐版笛子协奏曲《风吻云》。发行个人专辑《流光浮影》并获2013年度“发烧天碟榜”最佳艺术奖。
古筝曲《禅院钟声》由崔蔚林先生创作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王中山先生又编配了箫的演奏。该曲以“禅院”为题,含蓄地反映了在解放前人们祈求幸福,渴望安定的美好愿望。乐曲采用“乙凡”为主音的调式,听起来低沉抑郁,哀怨而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