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一,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作曲,著名作曲家、古筝家、筝乐大师、新筝艺术之父。原中国东方乐团团长,曾先后担任文旅部业务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新筝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古筝新筝研究会会长,北京市音乐家协会新筝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曾荣获“全国先进宣传工作者”奖、“五个一工程”奖、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功勋人物奖、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奖、特殊贡献奖等荣誉。
他对中国古筝新筝艺术的理论研究、曲目创作、技法创新、民族文化传承、艺术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一代宗师”称号。他和王居野著《古筝教学法》,字数超二百万字,荣获了“艺术著作的文字最多”、“创新技法最多”两项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被誉为“王派筝法”。他首创了新筝系统理论,是新筝艺术的创始人,被尊称为“新筝艺术之父”。他创作了108首器乐作品,中央电视台播出他的原创作品二百多期,成为曲目创作成就突出的作曲家。他是“中国筝岛”文化品牌的创立者,打造中国筝岛成为“中国名片”而享誉世界。他是中国古筝新筝系统艺术理论和系统教学理论的首创者和传承人,培养了5名国际大赛、10名全国大赛冠军和众多的国际、全国大赛金奖获得者,培养了六百多名优秀教师面向世界传承古筝新筝艺术。他在内蒙古科尔沁艺术学院等国办艺术院校首创古筝新筝系,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美国、爱尔兰等15个国家和地区创立了古筝学院和古筝家协会、古筝新筝教学中心,直接传承20余万古筝新筝艺术人才,真正践行着他提出的“让中国筝岛叫响世界”、“让全球响起筝声”的伟大目标。
王派筝法第二代传人代表人物,自幼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熏陶,在古筝和钢琴演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荣获中央文明办组织评选的“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她曾在纽约国际音乐大赛上获得第一名;参加创造世界纪录的大型演出并荣获“优秀筝手”称号;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并荣获“全国小小演说家”称号。她曾受派遣出访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和文化交流,还出版发行了多部古筝音乐电视、古筝演奏专辑等,为古筝艺术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杜瓦曾多次参加全国少儿春晚、北京军星爱乐合唱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综艺晚会、“新筝与钢琴大协奏”创造世界纪录等大型演出。她曾在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为该院院长和钢琴家们表演钢琴和古筝,受到了在场音乐家们的一致赞扬;曾赴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参加大型音乐电视片的拍摄,出演了音乐电视片中的音乐主人公;作为特邀的独奏演员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英国剑桥大学进行专场表演,她独奏的大型古筝作品《梦断长乐宫》和《喜奔那达慕》均引起了极大轰动;应国际邀请,作为特邀演员赴莫斯科参加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专场文艺晚会的演出,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新闻节目和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均介绍了她的演出盛况。团中央主办的大型期刊《中华儿女》副主编专门采访了她,并撰写了报告文学《古筝童星王杜瓦》在《中华儿女》杂志上发表。她曾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奏她首推的古筝作品《千里江山绘丹青》,中央电视台录制并播出了她演奏的《圣耀龟兹》《拉德斯基进行曲》《万家欢》《春节序曲》《京城梨花四月天》等多首优秀作品。
王杜瓦的古筝音乐电视《喜奔那达慕》音乐光盘已由新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她在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参与拍摄的音乐电视音乐主人公集锦《筝声飞天涯》音乐光盘已由中国图书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她的精彩演出回放《雏凤鸣清音》音乐光盘及配套画刊《古筝童星王杜瓦》已由新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赵勃楠,国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东方乐团副团长、艺术总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共青团十六大代表。师从于国家一级作曲、筝乐大师,新筝艺术之父、王派筝法创始人王天一。中央电视台为她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1部,参与央视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录制的全国古筝新筝艺术讲座的示范演奏。她创作了《梦断长乐宫》《古瓷赋》等大量筝乐作品,《千里江山绘丹青》获得纽约国际音乐大赛作曲一等奖。中央电视台播出她的原创、编创、首推筝乐作品百期。她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俄罗斯大剧院、国家大剧院等世界级殿堂推出原创筝乐作品,曾随同国家领导人访问,足迹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为20多位国家元首进行现场演奏。
草原上牧民以马为伴,马匹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最为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甚至是伙伴。作曲家年轻时期曾在内蒙古工作生活,为草原上万马奔腾的景象所震撼,更是佩服牧民骑马套马的精湛技术,于是创作了这首作品。此曲以音乐形式描绘了草原上牧民的生活,并重点刻画了牧民套马追逐充满动感和技巧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