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一开始,婉转清澄的筝声独自流淌,像是一帘珠玉串成的帷幕缓缓掀起,一切的故事都印将从这里开始。紧接着,乐队夹杂着不谐和的各类音色突然进入,随后齐奏出的锤击般的音符仿僻在此已宣告了这位女子的悲剧结局。乐队所奏的主题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如同一副展开的历史长卷。曲中筝声时而高昂,乐队紧随其后,竟好似营造出了盒戈铁马的壮士般的浩荡之气;时而温婉如玉,一句句皆似女子娓娓道来之声,乐队也随之变得抒情悠扬;时而又声声紧凑,好似浪头一样一波接着一液翻滚前行。筝声仿若她的化身一般.这位明末奇女子的一生中的爱恨情仇与民族气节尽现其中。
2015竹堑国乐节
古筝协奏曲《如是》
指挥:刘江滨
古筝:苏畅
协奏:新竹国乐团
“近年来不乏古筝的新作品,出现了很多古筝新的技术,比如定弦上的创新、无调性、十二音等等。但是我觉得对于古筝这件传统而古老的民族乐器,它的文化特质太深厚了,我不希望去改变这一点。以古筝的本来面貌示人,再加上我的艺术化加工提升,让它更符合现代人的情感审美,我特别希望这首古筝协奏曲有这样的文化力量。”——王丹红
《如是》这首曲子在定弦上比较传统,整整十八分钟的作品,21根弦没有换过音,这对于作曲家来讲是很难的。
这首作品的古筝单乐章长达十八分钟,涵盖了全面丰富的古筝演奏技法。在乐曲慢板的部分,需要演奏者有极强的控制力;而在乐曲的快板部分,需要演奏者尽情地宣泄情感。对于独奏者、指挥和乐团的体力和心力都是极大的挑战。
全曲以“情”为线,搭建戏剧性的音乐结构,既放大了古筝的表现张力,给观众带来多层次的情感表达,又以现代化手法,将传统化延续得淋漓尽致。
(部分文字来源:中国古筝网专访)
青年作曲家,作曲博士。
王丹红的音乐创作以其丰富的音乐情感、优美的旋律、恢宏大气的曲风而深受欢迎。近年来,她接受许多乐团的邀请,委约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创作涉猎民乐、交响乐、舞蹈、影视等各类音乐体裁。
随着她的成名作民族管弦乐《云山雁邈》问世,先后又有《弦上秧歌》、扬琴协奏曲《狂想曲》、古筝协奏曲《如是》、室内乐作品《动感弹拨》、《翡翠》等作品成为了当今民乐创作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作;受国家交响乐团委约先后完成了交响合唱《魂系山河之硝烟如虹》、《中国梦随想》、舞剧《1935之舞》、歌舞剧《云上太阳》、电影《柳如是》等音乐的创作,显示了她驾驭各种体裁的创作功力。室内乐作品《梅边四梦》由紫禁城室内乐团委约并在波兰“华沙之秋”国际音乐节、“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萨尔茨堡”艺术节等重要国际音乐节上演出并获得了高度赞誉。大量优秀作品的问世,为她赢得了众多音乐奖项,其中包括:“文华奖”、华乐论坛青年作曲家民族管弦乐作品金奖、CCTV全国器乐大赛唯一最佳原创作品奖等。
2014年,她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了“弦上狂想——青年作曲家王丹红作品音乐会”。2016年在台湾、北京成功举办了“王丹红协奏曲作品音乐会”。同年,民族清唱剧《大地悲歌》在国家大剧院首演。2017年,民族管弦乐组曲《山西印象》《永远的山丹丹》相继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获得好评。2019年,民族管弦乐音乐会《高粱红了》获得该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民族管弦乐组曲《永远的山丹丹》入选“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
主要民乐作品主要有:民族管弦乐《云山雁邈》《弦上秧歌》《太阳颂》、扬琴协奏曲《狂想曲》、古筝协奏曲《如是》、二胡协奏曲《阿曼尼莎》(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委约作品)、二胡作品《百年随想》《我的祖国》《弦意岭南》、琵琶作品《云想·花想》、箜篌作品《伎乐天》、室内乐作品《翡翠》、《动感弹拨》、《梅边四梦》、《飞旋的艾特莱斯》、《梦入江南》、《邂逅》等。
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被中央电视台誉为“光荣绽放——新十大古筝演奏家”;2019年首届“关爱青年—年度人物”;畅.如是艺术文化艺术总监;中德音乐大赛形象大使;博鳌艺术节形象大使。
苏畅六岁习筝,启蒙于尹长平老师,1996年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周望教授。曾获得2002年"龙音"杯国际大赛金奖;第一届文华杯民族器乐独奏比赛金奖;2007年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弹拨组金奖;2011年获得美国Youtube交响乐独奏家比赛桂冠,并与著名指挥家MTT(Michael Tilson Thomas)在悉尼歌剧院首演《航母》。她还曾入选“瑞士优秀青年计划”,在苏黎世演出谭盾先生的“古筝协奏曲”。
苏畅应邀在全国四十几个城市地区巡演,足迹遍布三十几个国家,曾与众多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及中国爱乐、国家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美国Chicago Sinfonietta交响乐团、美国Youtube交响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德国曼海姆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俄罗斯爱乐乐团、瑞士青年交响乐团、德国Young Euro Classic、墨西哥国家交响乐团等30几个世界顶尖乐团合作,曾在著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维也纳音乐厅、悉尼歌剧院、联合国总部、芝加哥交响音乐厅、匈牙利皇宫、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柏林音乐厅、琉森KKL等演出独奏及协奏曲。近年来,她还在国内30几个城市举办音乐会,也致力于将中国古筝艺术文化传播到海外,她受邀在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国王学院”,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蒙特利军事语言学院举办音乐会及讲座,2018年参加洛杉矶钻石狮子会“爱在飞扬,因为有你”慈善义演,她的演奏受到国内及海外音乐家,评论家一致赞誉。
由她先后首演的经典独奏、协奏作品有:《中山装》、《如是》、《声声慢〉、《凤凰咏叹》、《巴松错》、《万壑松风》、《冬虫夏草》、《三字经》、《古筝、琵琶双协奏曲》、《将进酒》、《楼兰随想》、《开平碉楼随想》、《苍山雪》、《向晚》、《黑暗的献诗》、《山鬼》、《云水弦歌》《港珠澳大桥—之献给历史》《雨莲花开》等,均获得极大的成功。其中由美籍华人郑维德与好莱坞作曲家麦克.高登沙伯创作的《中山装》,在美国巡演20余场。她的专辑作品有《中山装》、《如是》、《云裳诉》、《三字经》、《冬虫夏草》、《天人合一》、《禅茶一味》、《明月映敦煌》、《筝语》、《学府音乐》、《大川国乐》、《一点思念》《Inspiration》等,其中“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中山装》”在华纳兄弟录制,于2010年在美国发行。她编写的教材《从零起步学古筝》经多次出版,销售过万册,古筝与诗词教程《弹唱古诗词》得到界内好评。她的论文《如是的美学思想及演奏技法》在秦筝杂志发表。
苏畅曾录制的电影、电视剧,大型舞剧等作品有:作曲家王丹红的《柳如是》、邹航的《诗经·采薇》、音乐制作人林海的《后宫》、《搜神记》、《灵珠》、《女人天下》;大型舞剧《大风歌》、《逍遥游》等。
苏畅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一起音乐吧”、“乐享汇”等栏目的录制,并参加“乐动青山”、“启航音乐盛典—跨年晚会”等大型音乐会演出。她还担任重大音乐赛事的评委工作,如“纽约伊斯曼国际音乐节”,中德一带一路国际比赛、中英首届国际比赛、“香港国际古筝比赛”、“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良匠杯”古筝大赛,“日本金谊国际艺术节”等。所教授的学生在重大比赛中斩获大奖。
《如是》古筝协奏曲由中国著名作曲家王丹红女士于2012年创作,同年由著名古筝演奏家苏畅女士首演。乐曲取材于昆曲《游园惊梦》的一幕牡丹亭中曲牌“皂罗袍”的唱段。
主题音乐来自于电影《柳如是别传》的电影配乐(王丹红女士创作)而进一步发展为协奏曲。乐曲体现了女诗人柳如是的家国情怀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兼具古筝传统韵味和戏剧性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