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古筝与乐队《渔舟唱晚》袁莎、袁莉演奏
华音网
袁莎 袁莉 古筝与乐队 《渔舟唱晚》
演奏:袁莎 袁莉
作曲:李文平
指挥:李心草
乐团:中国交响乐团
演奏:袁莎

当代中国杰出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副理事长

三项国内外顶级赛事的冠军获得者;中国火星大使。我国探月工程“中国梦音乐芯片”存储了袁莎演奏的《出水莲》,与《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作品共同载入史册,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首月球再入返回的古筝曲,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多次在第九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专场文艺晚会、中非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开幕式文艺晚会等重大国事活动中担任重要古筝独奏表演,是当代中国古筝艺术的代表人物。多次给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美国总统和俄罗斯总统进行文艺表演,并受文化部委派作为主讲人赴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林肯艺术中心等举办“中华文化讲堂”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国家名片。袁莎指导的多名学生在国内外重要古筝比赛上获得大奖,其本人也多次获得国家级指导教师园丁奖。

袁莎以其精湛深厚的艺术功底与敦厚诗意的美学观念,对当代中国筝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指挥:李心草

李心草,1971年出生于中国云南,中国指挥家,中国交响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198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1993年,获首届全国指挥比赛第一名。1996年,进入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1997年,获法国第45届贝桑松指挥比赛第二名。1999年,担任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驻团指挥,兼任中央芭蕾舞团首席指挥。2000年,被《中国青年》评为“可能影响中国21世纪的100位青年”之一。2002年,率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赴日本、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葡萄牙、中国台湾等地演出。2006年,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美国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8城市进行巡演。2007年,担任美国歌剧艺术中心歌剧《李白》音乐指导 ;同年,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歌剧《托斯卡》 。2008年,执棒维也纳交响乐团在欧洲首演歌剧《木兰诗篇》。2009年,出任釜山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同年,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上演交响合唱作品《大地安魂曲》 ;同年,担任音乐会版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指挥、导演及歌词翻译。

2011年,在首尔艺术中心演出《图兰朵》(国家大剧院版)。2012年,担任歌剧《蝙蝠》乐队指挥;同年,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举办《北京交响之声·维也纳》音乐会。2016年,在“G20”峰会文艺演出中担任音乐总指挥。2019年,担任民族舞剧《孔子》指挥 。2021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同年,担任《党的女儿》乐队指挥,并担任中国交响乐团团长。

人物评价:

李心草的基本功全面、扎实,善于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乐队演奏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明确,手法简洁,驾驭乐队能力强(指挥家卞祖善评) 。

精力充沛的指挥李心草一直努力抓住西方音乐的风格,他的乐句处理和音乐表现很有说服力(《纽约时报》评) 。

李心草证明自己是一位令人羡慕的、适应能力极强的指挥家,对各种曲目掌握自如(《华盛顿邮报》评) 。

乐曲《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创作于1938-1939年之间,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诗句,乐曲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经过几十年的演绎,成为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名曲,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乐曲以歌唱性的旋律,运用大量对仗式乐句以及旋律速度、力度的变化,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的情景,表达了对祖国秀美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