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81年在合肥市青年京剧团工作,同时于79年11月至81年5月回到母校进修作曲(师从谢国华教授等人)。1981-86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先后师从张敦智、陈铭志、严庆详、赵晓生等教授,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96考取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公派留学,前往意大利米兰音乐学院进修。1997年考取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研究生(作曲),师从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吴祖强教授,并于2000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1月至7月申请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所属亚洲文化委员会奖金,前往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考察研究当代美国音乐创作,同时进行创作和交流活动。2002年10月至2003年1月,中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NAEA,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进修。2000年,获文化部第二届“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傅成贤纪念奖学金”二等奖。他的作品多次在北京、上海、新加坡、香港、汉城、台北、高雄、澳门等地演出。并且多次出席和参加过多项国际国内音乐节和学术交流活动,如:“九月音乐节”(意大利都灵,1998)、“两岸青年作曲家研讨会”(台湾台中,1998)、“国乐创作研讨会”(台湾高雄,2000)、“全国音乐院校作曲教学研讨会”(武汉,1998)、香港中文大学研讨会(香港,1999)、第二届中韩音乐会(汉城,2000)、罗马国际音乐研讨会(意大利罗马,2001)、“贝里奥和他的模进”(2001,美国马里兰大学音乐系)、“亚太音乐研讨会”(UCSD美国加州圣地亚哥,2001)、“上海现代音乐论坛”(2002)、“国乐创作研讨会”(台北,2002)、“贝里奥的模进”(2002,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创作系列讲座(2003,安徽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等。
代表性著作 :
"《鲁契亚诺·贝里奥的十三首啊符号〈模进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5-1
《中国作曲家作品系列——室内乐篇》,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12-1
代表性论文 : "贝里奥的《模进九号》 及其音乐分析,音乐艺术,2005
史蒂夫· 里奇和他的《钢琴相位》,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6
贝里奥, 现代音乐的“模进” 大师,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3 "
现任沈阳师范大学阮、柳琴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沈阳音乐学院阮专业外聘教师。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柳琴专业委员会 理事,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民盟沈阳师范大学委员会副主委。
曾荣获中国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 优秀演奏奖,第五届“金芦笙”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弹拨组银奖,辽宁省第二届民族器乐展演比赛金奖等多个奖项 。2015年担任第二届全国阮咸艺术展演比赛评委,2016年全国柳琴艺术展演评委,2020年第三届新加坡国际音乐节——华乐大赛评委以及辽宁省统考评委。在2019年12月5日成功举办“柳腔阮韵”——付月柳琴·阮咸音乐会,得到专业人士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多功能柳琴弱音器一项。发表在国家级、省级期刊论文9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2篇,出版著作两本,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主持辽宁省科研经费课题1项。
著名作曲家徐昌俊先生以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古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作为素材而创作的。诗人杜甫通过这首抚今追昔的诗作,寄托了他念念不忘先帝盛世,慨叹当今衰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