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中华情怀·民乐名家:“归来”中央民族乐团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是中央民族乐团疫情后首次回归舞台,也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系列在线音乐会后,播出的首场民乐团的演出。
此次音乐会没有重复传统乐曲,而是选择在民乐演出舞台上深受大众喜爱的新创作优秀作品。其中由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创作的琵琶协奏曲《福吉天长》是近年来颇具地域风情的大型琵琶作品,本场音乐会上指挥家刘沙执棒中央民族乐团,联袂曲作者赵聪老师为观众们献演了这首极具震撼力的琵琶新作。
2019年8月8日,中央民族乐团庆祝建国70周年“红旗飘扬”音乐会上演,琵琶协奏曲《福吉天长》也在当晚亮相。赵聪老师创作并演奏的这首乐曲令人文思泉涌,中央音乐学院著名教授赵世民老师在聆听后为这首琵琶新作撰文,并于8月24日《音乐周刊》发表,现与乐友们共赏~
《福吉天长》鲜、飒、和
文 | 赵世民
8月8日晚,北京音乐厅,在中央民族乐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民族音乐会上,赵聪创作、尹天虎编配,由赵聪演奏的琵琶协奏曲《福吉天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用三个字概括就是鲜、飒、和。
鲜
结构音响新鲜作品的结构表面上看是传统的三段式,其实里面注入了赵聪的新形式。开始的鼓声,弦乐的不固定音高的向上旋转声,再加上指挥刘沙左手拿一串珠的甩动营造出一种庄重的祭祀仪式,琵琶还没出场,就把观众带入一种神秘的境况,期待着将要发生的事。
紧接着琵琶独奏出场,道劲的琴声还延续引子的旋转,像是绕着天池的长白山逐渐升腾。第二段的音响和第一段看似没关系,却暗藏了第一段的节奏动机。在竖琴流水声的引带下,独奏琵琶弹出了弱而绵却又晶透的旋律,仿佛上一段浓重旋绕的音响是重重的迷雾,刹那,云雾开了一道缝,露出了清澈的天池。妖娆的琴声中,天池仙女似乎刚沐浴,跃出天池,窈窕地飘向天空。这时琵琶的声音是那么留恋,颗粒饱满,仿若珠落玉盘的音色似乎要敲开听者全身每一处毛孔,让它们吸摄这稍纵即逝的美妙仙境。
作品的第三段不论是音乐素材还是音色,和前两段又完全不一样,像是吉林街上人对话的感觉——“大哥”“干啥”(ha),琵琶居然奏出二人转弦子的音色。在和乐队的交流中出人意料地过渡到《月牙五更》的旋律,更令人惊奇的是乐曲的再现不仅有第一段、第二段音响素材,更在《月牙五更》后叠加上了《国歌》的旋律,但也不是用此作最后结束音,结束音是一团音响,以唢呐为主,弹拨、拉弦打底的狂欢大笑声。
飒
创编演奏飒利在如长河般的琵琶经典作品中独树一帜,令人觉得新鲜已经很难了,但更难的是让观众即觉得新鲜又美妙。
赵聪在《福吉天长》中做到了,这就是创编演奏的飒利,有的“演而优则创”的演奏家,在创作时特别没有节制,赶上能炫自己技的段落,则没完没了,非炫得观众鼓掌打断作品的连续性。而几乎演奏过所有经典作品的赵聪,乐思灵感如泉喷涌,但她特别有节制,其实有的乐段,如第二段开始的琵琶独奏,再反复多少次观众还是爱听的,但赵聪还是干脆飒利地刹住,引入下一段乐流,要么是她自己也反感反复啰嗦,要么就是她乐思灵感太旺盛了。
还有,其中有一乐段,赵聪在弹挑摇的基本手法衍化出六十多种琵琶弹奏技法的基础上,编创出一种大回环的弹法,即左手按琵琶中间的品,右手像体操运动单杠大回环、指触着上边和下边的弦都弹奏,这音响既连贯,且舞台动作又优美,让观众享受视觉的盛宴。但赵聪这种大回环不过度,在观众还想看时,右手离开琵琶向右,食指在空中旋转,似东北二人转的转手绢,也就几圈就停了,不会过分到让观众鼓掌。
和
琵琶、东北和谐除上面提到的琵琶模拟吉林方言“大哥”“干啥”过渡到《月牙五更》再和上《国歌》的和谐,就觉琵琶是吉林的地方乐器。一般人以为琵琶是江南乐器,其实早先也是从西域传过来的,作为一种外来乐器,琵琶只要融入地方的味道,它就是这地方的乐器,就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一亮相,人们就觉小提琴是我们地道的江南乐器。这方面,刘德海、吴祖强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已经做出了榜样,人们觉得琵琶就是蒙古族的乐器,《福吉天长》从标题看,有吉林、天池、长白山,赵聪让琵琶与吉林融和的努力有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在第二段的后面,朝鲜族浓郁的旋律一转起来,人们仿佛就见到朝鲜族的大爷小伙甩头,转头顶上的飘带,以表达内心的喜悦。
“和”的甲骨文是中国古代乐器笙的象形,义为不同的竹管同时发声却互不干扰、和谐共生。这方面郭文景创作的笛子协奏曲《愁空山》做出了典范。《福吉天长》要将琵琶与乐队的不同声部也努力达到融和。无论是琵琶独奏乐队烘托,还是琵琶与乐队卡缝似的互动,再就是琵琶与乐队齐鸣,既没让乐队的个性乐器,如唢呐等盖过琵琶的音色,又能彰显各个声部的个性,在这种共生的氛围中,更突出了琵琶的魅力。这一方面赵聪弹透了琵琶的音色(不在于声大小),又一方面是乐队编配的节制(在透彻了解各个乐器性能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和而不同。
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青年作曲家,在国际古典乐坛享有盛誉。她以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为己任,多年来致力于琵琶艺术的世界推广。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和唯一,成为华人音乐家的杰出代表。
全国青联第十三届常委、文化艺术界别主任;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北京大学艺术总团顾问;美国斯坦福大学首位艺术访问学者;受邀英国伦敦剑桥大学艺术访问学者;获得美国“国际世界音乐演奏大师”认证;国家艺术基金,CCTV民乐大赛、国际中国乐器大赛等多项比赛评委;首届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音乐家;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日特聘艺术家;上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200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2015年于北京大学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学习艺术管理。
先后出访过欧洲、美洲、亚洲、澳洲等五十几个国家及地区。40余位外国元首聆听过她的琴声。曾多次获得全国青年专业琵琶大赛“一等奖”;文化部“海外推广个人贡献奖”;美国圣荷西国际乐器大赛金奖。先后出版个人专辑《卡门》、《聆听中国》、《经典永恒》、《琵琶新语》,个人创作琵琶协奏曲《丝路飞天》、琵琶协奏曲《福吉天长》、琵琶组曲《乐鸣东方》。《聆听中国》成为Universal国际环球唱片公司历史上首张发行的中国民族器乐独奏专辑,先后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及美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个人设计的“背负式琵琶”获得国家专利;赵聪原创的琵琶独奏曲《丝路飞天》获得首届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优秀资助项目,在外媒评论《丝路飞天》是具有国际音乐语汇,充满力量的中国作品。2019年创作乐歌《红旗升》,2020年创作乐歌《鲲鹏志》全球数字发行,全网3千余万观看量。
2016年中国G20峰会《最忆是杭州》音乐会,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峰会等重要国事活动,都作为中国音乐的代表,向各国元首展示中国音乐的魅力。2019年在莫斯科参加两国元首出席的中俄建交70年音乐会。
「英国卫报」:“赵聪完美的演奏,让中国民乐充满希望”;
「汉斯尼尔森」(著名国际录音大师,“声响亚洲”评委会主席):“赵聪是具有一流国际演奏水准的顶级演奏家”;
「陆克文」(澳大利亚总理):“你的音乐让我激动地必须站着聆听…”;
「沈丹扬」(环球音乐国际市场副总裁):“赵聪的音乐让我们看到中国民乐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她的音乐给我们力量,不断地激励我们把中国音乐介绍给全世界!”;
美国电视台、肯尼迪艺术中心官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多次为她进行专题报道,被誉为“音乐外交官”。赵聪用琵琶告诉全世界当代中国音乐的美,为中国音乐的世界化推广做出了杰出贡献。
为庆祝祖国70年大庆,由吉林省委宣传部委约赵聪作曲并演奏的琵琶协奏曲《福吉天长》(尹天虎 编配),将颇具仪式感的音乐、朝鲜族风格音乐以及东北民歌等元素相融合,展现出了北方人民幽默欢乐的豪放天性,并以此祈福祖国及人民吉祥如意、地久天长!
作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祈福祭》
描写萨满祭祀祈福,人民平安富足的场面;
第二部分《天池情》
运用朝鲜族音乐风格,大量的变拍、变速,及感人至深的优美旋律,描述了朝鲜族能歌善舞及忠贞的爱情故事;
第三部分《笑天长》
将东北民歌与说唱风格相结合,生动体现了北方人民幽默欢乐的豪放天性。并借此作品祈福祖国及人民吉祥如意,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