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叶霖 张浩雅
中提琴:李孟真
大提琴:邱树豪
刘畅创作的作品近年来在国内外三十多个作曲大赛中获奖并演出,接受百余首委约创作,其创作的作品由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北京民族院团,安徽民族乐团,新加坡华乐团,澳门中乐团,台湾小巨人乐团,吉林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电影乐团等各大乐团与个人在国内外舞台频繁上演。
创作的主要作品有:钢琴独奏《戏影》(美国金钥匙国际作曲比赛金奖);民族管弦乐《酒歌》获2011年台湾TMC国际作曲大赛NCO佳作奖;吹打乐《依我磬声》获2013年中国金钟奖民乐组合银奖,作品获最佳演奏奖。古筝独奏《静水流深》(上海全国民乐独奏作品比赛金奖);交响乐《惊蛰》;民族室内乐《瓷咏》(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比赛金奖);琵琶八重奏《面纱》(第三届敦煌奖最高奖特别奖);琵琶与吉他《七个瞬间的随想曲》(第三届敦煌奖金奖);为京胡、琵琶古筝与乐队而作的三重协奏曲《声如歌》;民族管弦乐《神秘的香料》(获2016年由文化部主办的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作品征集展演优秀作品);民族管弦乐《乘风破浪》;阮协奏曲《斑斓》;第一琵琶协奏曲《花漾》;第二琵琶协奏曲《期待》;古筝协奏曲《忆梦》;笛子协奏曲《曼妙》;扬琴协奏曲《烟姿》;二胡协奏曲《近月》;唢呐与陕北说书人协奏曲《天坡》;唢呐协奏曲《城外勺花》;二胡与琵琶协奏曲《园影》;室内乐《七个瞬间的随想曲》《铮铮》《面纱》《赛里木之歌》《听雨》《破风》《花漾》《流年》《大漠》《宕泉》《芳华》《那拉提》等几十部作品。2015年6月,刘畅在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了个人首场专场作品音乐会,获得热烈好评。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拔尖创新人才(BOB)计划受聘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82年起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及本科琵琶专业,在校期间先后师从琵琶教育家孙维熙教授、陈泽民教授,1994年留校仼教,2005年取得硕士学位。
曾获得2001年全国琵琶大赛第一名、1982年全国民乐邀请赛银奖、“ART”杯国际邀请赛铜奖等奖项。二十余年来李晖专注于琵琶教学,成果丰硕。所教授的多名学生曾在“金钟奖”、“小金钟奖”、“文华奖”等国内重大赛事中跻身前三甲;在“天华杯”、“敦煌杯”、“金芦笙”、 “楚汉杯”、“青乐杯”等业界知名大赛中亦揽获金、银、铜等重要奖项。
录制出版《月儿高》、《刘天华、阿炳作品音乐会》、《喜鹊—超级音乐组合》、《青莲乐府》、《The Song and Dance of Tears》等专辑和单曲及其它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所演奏的《狼牙山五壮士》被收录于人民音乐出版发行的《中国音乐百年作品典藏》,并在国内核心音乐期刊上发表《刘天华的三首琵琶曲解析》、《刘天华的琵琶音乐创作及其对现代琵琶音乐发展的影响》等文论,编著了《琵琶重奏精品集》,参与编写了《汪派琵琶谱》、《中国民族器乐博览(琵琶分册)》、《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教材》等书谱教材。
李晖的演奏始终秉承传统,兼收并蓄,以开阔的视角赋予中国传统音乐新的生命力。多年来以不同音乐表演形式向海外传播优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参加包括林肯中心艺术节、卡内基中国艺术节、荷兰现代艺术节、柏林现代音乐节、密歇根艺术节、泰国国际作曲家艺术节、新加坡艺术节等三十多个国际著名艺术节的演出活动。先后于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瓦克大学等地进行讲演。《纽约时报》、《费城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多家国内外媒体给予高度评价。随着教学经验和艺术阅历的不断累积,李晖在琵琶教学和演奏领域获得广泛、一致的认可。
青年作曲家刘畅作品《墨兰幽香——为琵琶与弦乐四重奏而作》,由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李晖教授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优秀学生白云飞、张浩雅、李孟真、邱树豪合作演出,该作品在第十届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中世界首演。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枝蔓修长,花白胜雪,开时不与众芳争艳,独守暗雅,常喻以清贵的性格,高洁的品格,慎独的修为。
《墨兰幽香——为琵琶与弦乐四重奏而作》其音响构成建立在作为核心的琵琶与弦乐四重奏的音色对比和声部间的融合与交接上,作曲家充分发挥了琵琶的技术与韵味,以此赞颂墨兰积极向的上高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