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琵琶独奏《诉——读<琵琶行>有感》演奏:王欣雨
华音网
王欣雨 琵琶独奏 《诉——读《琵琶行》有感》
演奏:王欣雨
作曲:吴厚元
作曲:吴厚元

吴厚元,我国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教育家和指挥家,1946年11月生于湖北武汉。生前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美中艺术音乐学会顾问。早年从事琵琶演奏,后专攻作曲。此外为民乐团编配了许多伴奏版本,如《秦腔牌子曲》、《流浪者之歌》等。1999年8月24日因病去世,终年53岁。

1983至1987年他筹建院民乐团并任音乐指导。该团曾参加“英国杜伦东方音乐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等国际音乐活动。吴厚元的代表作品有:第一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第二二胡协奏曲《竹韵》、京胡独奏曲《京郊行》(荣获“北京市1982年度音乐创作“一等奖)、京胡协奏曲《人与戏──读【三国志】有感》、琵琶协奏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还有坠胡曲《家乡的喜讯》、筝五重奏《三人行》等。

乐曲《诉——读《琵琶行》有感》

《琵琶行》是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的千古绝唱,千百年来传颂至今。它的写作背景是:当时,由于当政者对白居易的越职言事不满而将他贬为江州司马。次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白居易在船上送客饮酒,忽闻远处阵阵琵琶声,便“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才有了此后响彻文学史的《琵琶行》。

吴厚元于1983年,根据《琵琶行》的诗意构思了这首琵琶协奏曲。乐曲以琵琶为核心,结合交响乐编配,通过“序—月冷江天—浔阳夜话—枫叶荻花—秋思—尾声”的结构,勾勒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画卷。开篇以散板模拟琵琶“转轴拨弦”,泛音如空谷传音;“月冷江天”段轮指细腻,旋律如泣如诉,再现“弦弦掩抑声声思”的愁绪;“浔阳夜话”通过扫弦与推拉音,刻画商妇“低眉信手续续弹”的沧桑;“秋思”段落快板急促,以绞弦技法模拟“银瓶乍破水浆迸”的张力。全曲将诗中“情、景、事”熔于一炉,琵琶既有传统武曲的刚劲,又含文曲的婉约,是古典文学与音乐交融的典范。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