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弦乐队与琵琶协奏曲》谭盾改编自音乐作品《鬼戏》,吴蛮琵琶演奏 陈琳指挥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协奏
华音网
吴蛮 琵琶与乐队 《弦乐队与琵琶协奏曲》
演奏:吴蛮
作曲:谭盾
指挥:陈琳
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作曲:谭盾

谭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亲善大使,国际知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的音乐对世界乐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音乐常被世界最重要的交响乐团、歌剧院、艺术节、电台和电视台广泛演播。他历时5年创作的《微电影交响诗:女书》,无论从历史的深度和创新的广度上,都将是一座中国音乐的里程碑,更是一座女性文化的纪念碑。他已赢得多项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音乐大奖,其中包括格莱美大奖、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和格文美尔(Grawemeyer Award)大奖、德国巴赫奖和俄罗斯的肖斯塔克维奇大奖,纽约时报还评其为“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谭盾还被中国文化部授予“20世纪经典作曲家”的称号,并被凤凰卫视等全球最重要的十家华文媒体评为2006年影响世界的十位华人之一。然而,谭盾的音乐偶像是20世纪伟大的指挥兼作曲家马勒和伯恩斯坦,他作为中国唯一的将指挥和作曲融为一身的艺术家,经常执棒世界众多最著名乐团,其中包括:费城交响乐团、荷兰皇家音乐厅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纽约爱乐、柏林爱乐、法国国家交响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团、慕尼黑爱乐、意大利Santa Cecilia交响乐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乐团和墨尔本交响乐团等。他与Google、YouTube合作的世界首部网络交响乐《英雄》拥有高达2500万人次在线欣赏量。他的“有机音乐三部曲”——《水乐》《纸乐》《垚乐》和《武侠三部曲》经常上演于世界各大音乐厅。他的多媒体代表作品《地图》,由马友友和波士顿交响乐团作世界首演,作品手稿已被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世界作曲大师手稿廊永久收藏并展出,他是第一位东方获此殊荣的音乐家。他的歌剧《秦始皇》由世界男高音巨星多明戈首演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2008年他应邀创作中国奥运会徽标LOGO音乐和颁奖音乐。他的打击乐协奏曲《水》和钢琴协奏曲《火》由郎朗、Chris Lamb及纽约爱乐首演。2010年,谭盾应邀担任中国上海世博会全球文化大使,他为世博创作的环保艺术《水乐堂》及实景昆曲《牡丹亭》已成功演出5年,并获得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演奏:吴蛮

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位琵琶专业演奏硕士。国际公认及名扬世界的著名琵琶演奏家和中国音乐大使,一位时代性的文化创业者。先后师从林石城、刘德海、邝宇忠和陈泽民等名师。

1977年,她以全国琵琶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学毕业后以全优的成绩被文化部第一批保送攻读研究生1989年获得中国民乐器演奏比赛琵琶冠军。1990年移居美国。吴蛮曾获“哈佛大学研究学者奖”、“美国艺术家”大奖和加拿大“格伦古尔德新人奖”。1999年她还应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妇之邀在白宫演出,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受邀的中国音乐家。作为国际乐坛上琵琶音乐的使者与代言人和跨界音乐与跨文化交流的标志性人物。其艺术成就早已超越琵琶演奏家角色,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独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及文化使者的国际职业音乐家的生涯。吴蛮七次获得美国格莱美唱片“最佳演奏”和“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奖提名,并入围台湾金曲“最佳传统音乐专辑奖”以及美国独立唱片奖。2013年,荣获《美国音乐》“全美年度演奏家”奖,这是有史以来该奖项首次颁给一位非西方器乐演奏家。2017年获美国格莱美最佳唱片奖及7次提名最佳演奏和最佳专辑奖。

委约及首演了百余首琵琶新作品,赋予琵琶在传统和现代音乐中的新角色,开创了新领域。主持与参与项目涵盖众多艺术领域,合作对象从民间艺人到国际名家,诸如著名的克罗诺斯四重奏、纽约和芝加哥交响乐团,以及马友友丝绸之路乐团等。通过音乐合作打破了文化边界,体现音乐交流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作为马友友丝路乐团发起人之一,《波士顿环球报》给予她极高的评价:“吴蛮属于极少数改变他们乐器历史的艺术家之一。”

此外,吴蛮还是享誉国际的大提琴家马友友《丝绸之路音乐计划》中重要的创始成员,西方媒体盛赞吴蛮:「没有她,丝路计划会是一条褪了色的丝带」。她遵循传统和音乐文化寻根的理念,在东西方音乐合作中尝试吸收“花儿、老腔、新疆民歌、木卡姆”等音乐素材,为“寻找音乐的共同根源,开创新的音乐语言”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12月5日,“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举行吴蛮丝路音乐工作室·西安授牌仪式,吴蛮受聘为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作为主角之一,吴蛮在丝路乐团的纪录片《陌生人的音乐》中讲述自己的故事和中国当代文化变迁发展的人文关怀与思考。

指挥:陈琳

目前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

作为新一代中国指挥,陈琳不仅活跃在全国的各个重要舞台上,同时与国际众多音乐团体有过成功合作。具有悠久历史的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称其为“不可多得的优秀音乐家”。

199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我国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在学期间便以优秀的才能得到广泛关注。2000年受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先生推荐,免试进入美国顶尖的坦格伍德音乐节学习,并取得了伯恩斯坦奖学金。1999年至2003年间三次入围法国贝藏松指挥比赛决赛。2007年,在波兰著名城市卡托维茨举行的第八届菲黛尔伯格国际指挥大赛中荣获第二名,取得“银指挥棒奖”,以及“波兰著名作曲家西曼诺夫斯基作品最佳指挥奖”两个奖项。当地媒体称其“指挥技术精湛,指挥风格挥洒自如,将成为国际乐坛的一颗新星”。

2003年起,陈琳担任小泽征尔音乐塾助理指挥,参与了多部歌剧的排演,并担任2005年音乐塾中国巡演指挥,大获成功。2006年作为客席指挥被邀请参加日本著名的松本斋藤秀雄纪念音乐节,指挥了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及多场音乐会。2011年小泽先生由于健康问题取消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演出,陈琳接替了其中部分音乐会的指挥,获得业内一致好评。2013年,陈琳受邀指挥日本斋藤秀雄音乐节闭幕音乐会,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陈琳作为歌剧指挥也受到业内外瞩目,2011年受邀于中央歌剧院,指挥演出在中国首演的施特劳斯歌剧《蝙蝠》中文版,成为她指挥生涯的一个里程碑;2015年再次受邀与中央歌剧院合作,指挥演出普契尼歌剧《托斯卡》。2014年至2016年,受台湾创世歌剧团的邀请,指挥演出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莫扎特歌剧《女人心》。

陈琳教授不仅艺术造诣深厚,且具有丰富的国际视野和舞台经验,多次代表中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为祖国发声。2018年期间,曾数次赴美,在茱莉亚音乐学院举办的聚焦音乐节闭幕式、首届中国当代音乐节等重要演出中担任指挥。2019年又与哥本哈根爱乐交响乐团合作,成功举办了 “熊猫组曲”《玺徙喜》世界首演音乐会。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将一首首作品演绎出独特的中国底蕴,赢得海外华人及专业人士的一致赞赏。

陈琳指挥涉猎的作品广泛,从交响乐、西方经典歌剧到中国当代原创歌剧;与中国领先的乐团及歌剧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如国家大剧院、中央歌剧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她出色的音乐才能也受到国际著名音乐团体及音乐节的亲睐,其中包括日本斋藤秀雄纪念音乐节、法国广播爱乐乐团、波兰西里西亚爱乐乐团、德国斯特加特室内乐团。

作为乐队指挥专业教授,陈琳也潜心研究现代指挥法教学。自2004年留校任教以来成绩突出,培养的指挥专业学生屡次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2005年至2008年受聘于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担任学生乐团音乐总监及指挥系教授。

乐曲《弦乐队与琵琶协奏曲》

《弦乐队与琵琶协奏曲》是著名作曲家谭盾根据1994年为吴蛮和Kronos四重奏团写的“鬼戏”所改编的,视频中为中国首演。

《鬼戏》是受布鲁克林音乐学院 (Brooklyn Academy ofMusic) 委约,为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团(Kronos Quartet) 和吴蛮而创作,并由该团与吴蛮于1995 年2月17首演于布鲁克林音乐学院。

谭盾为琵琶与弦乐四重奏而创作的这部新奇、富于探索性的多媒体音乐作品,糅合了中国皮影、民谣《小白菜》和琵琶演奏,在《水乐》、《金乐》和《纸乐》中,呈现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奇特音响世界,同时,作曲家试图把剧场表演、多媒体艺术与乐队融合起来的手法,让观众看到了节奏,看到了声音,同时又听到了颜色。

《琵琶与弦乐队协奏曲》则写于1999年,系作曲家以《鬼戏》为基础创作而成。在作品中,听众既能从琵琶中听到强烈的中国元素,也能听到巴赫、科普兰和极简主义等西方古典音乐的典型元素。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