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作曲家,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文艺部创作室主任。出生于艺术世家,199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获1996年度中国文化部优秀毕业生称号,随后开始专业从事影视音乐的创作工作,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影视音乐作品。
2004年应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之邀赴美国为他和他的新丝绸之路乐团进行创作,其中三首作品收录在马友友专辑《ENCHANTMENT》。2013年、2019年分别应邀为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创作了作品:大提琴与笙协奏曲《度》、大提琴与琵琶协奏曲《逍遥游》,这两首作品多次由国内外知名乐团演出并且在国内外获得了热烈的反响。
曾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副总导演兼音乐总监。2017年5月担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千年之约》的执行音乐总监。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大庆典上专为阅兵仪式创作歌曲《请你检阅》,并担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音乐总监。2021年担任国家大剧院版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音乐总监。2022年担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音乐总监。
曾荣获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提名奖、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音乐创作(作曲)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届CMA唱工委“最佳影视原声音乐专辑”等多项大奖。
获已故传奇指挥家马泽尔赞扬为“令人惊叹的独奏家”“极为出色的大提琴家”,国际权威音乐杂志《留声机》宣称为“奇迹”,《纽约时报》更赞扬为“优秀的大提琴家……演绎丰满宏亮,情感表达细腻”。李氏与英格兰室乐团灌录,由Signum唱片全球发行的最新专辑《Seasons Interrupted》屡获好评,《BBC音乐杂志》形容李氏的演绎“以令人陶醉的亲密感……细腻传达旋律”。
李氏经常亮相全球重要演出场地,包括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米兰威尔姆剧院、阿姆斯特丹荷兰皇家音乐厅、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伦敦卡杜甘音乐厅、巴黎嘉禾音乐厅等。与他合作过的乐团包括:香港中乐团、华沙交响乐团、莫斯科独奏家乐团、英国广播公司爱乐管弦乐团、法国广播爱乐乐团、荷兰爱乐管弦乐团以及伦敦、慕尼黑、萨尔斯堡、斯图加特室乐团等。

著名民乐演奏家、跨界音乐家、一级演员,中央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唯一二度获得格莱美大奖的音乐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笙的传承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杨守成先生和曹建国先生。他的音乐事业宽阔,不拘一格。曾为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终极版》作曲,在张艺谋观念剧《2047》中担任音乐总监,还在许鞍华的《黄金时代》里贡献了独特的音乐才华,深受众多知名导演的喜爱。
作为笙演奏家,他为笙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分别收录在他近15年出版的专辑中。2000年,他成为了著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作为艺术总监的“丝绸之路乐团”创团音乐家,从而学习大量不同民族的音乐,也将中国音乐推进一步介绍给西方的观众。2010年2月凭借《快乐》同马友友等人一同获得第52届格莱美最佳跨界古典专辑奖;8月推出专辑《我一直听见自己的笙音》,凭借《春秋配》、《塔玲珑》分别荣获2011年台湾传统暨艺术音乐金曲奖最佳作词人与最佳编曲人两项大奖。2010年及2013年担任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流行组评委。2011年荣获金号奖“2011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跨界歌手奖” 。2012获得华美协进社年度国际音乐家大奖。2016年3月同步推出个人新书《吴彤们》及双专辑《吴彤们·唱歌魂》(演唱专辑)、《吴彤们·音乐云》(演奏专辑)。2017年2月凭借《歌咏乡愁》同马友友等人一同获得第59届格莱美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奖。同年,吴彤与丝绸之路乐团再凭专辑《Sing Me Home》(歌咏乡愁)获得最佳世界音乐专辑,纪录片《The Music Of Stranger》(陌生人的音乐)获得最佳音乐电影提名。亚洲协会以他“展现了卓越而没有隔阂的音乐境界”,而授予他“亚洲创变者”称号。2019年,吴彤作为音乐家代表,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庆典,在阅兵的中华文化彩车上接受人民检阅。2020年由索尼公司出版以笙演奏为主的个人专辑《极》。2023年出版个人创作并演唱的古诗词黑胶实体专辑《饮啜集》。
自1997年6月起履任香港中乐团。1987年获颁授中国首届专业评级一级指挥。对文化发展的贡献获各地政府予以表扬,包括新加坡政府“2001年文化奖”、香港特别行政区银紫荆星章、台湾2018传艺金曲奖最佳指挥奖、国际演艺协会2022年卓越艺术家奖及第十七届香港艺术发展奖——杰出艺术贡献奖等。
阎氏现应聘为上海音乐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研究中心主任及指挥系教授、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并担任多间音乐院校客席及特聘教授、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荣誉音乐总监、中央民族乐团终身荣誉指挥。
阎氏带领香港中乐团创下多个中乐发展的里程碑,其艺术成就更获各界肯定。他全方位拓展香港中乐团,推动委约作品;积极与不同界别互动,探索交融;领导发展乐器改革;倡议创立全球首个中乐乐队学院;于香港演艺学院开设中乐指挥硕士课程;倡议举办及主持多次中乐国际研讨会及高峰论坛;创办全球首个国际中乐指挥大赛,被时任中国音协主席赵季平誉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阎氏师从著名指挥家夏飞云、作曲家胡登跳、何占豪等教授,于1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随即受聘为中国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除中乐指挥外,他亦曾获邀客席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阎氏亦为活跃作曲家,创作乐曲屡次获得国家大奖。
赵麟作曲的《度》原为交响乐队而作,应阎惠昌先生邀约重新创作为民乐形式,以唐为时代背景。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国力强盛的大一统王朝,具有开放的心态与博大胸襟,兼收并蓄。《度》以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求取真经的过程为文学框架。题中“度”字源起禅意中“渡人渡己”“此岸到彼岸”之意。音乐表达了玄奘法师观照内心、心得(佛法)而喜、修行冥思悟道的种种心路,以及坚韧不拔的求真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