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笙与小乐队《冬猎》戴子凡笙独奏
华音网
戴子凡 笙与小乐队 《冬猎(笙)》
演奏:戴子凡
作曲:文佳良
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小乐队

作曲:文佳良

文佳良,原前进文工团副团长,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笙演奏家,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作曲家、指挥家。全军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评审,国家艺术基金评审,教育部博士、硕士生论文专家评审,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沈阳师范大学戏剧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沈阳师范大学戏剧学院研究生导师,辽宁省第八届文联委员。创作作品笙独奏曲《冬猎》,获全国第三届民族器乐作品比赛二等奖,作为当代笙的经典作品,被列为全国金钟奖及各重大比赛的规定曲目。参加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华夏春韵》获奖作品音乐会,获十佳优秀演奏奖,合作创作作品笙与乐队《秋思》获第六届全国金钟奖音乐作品比赛三等奖、全军第八、第九届文艺汇演中获创作一等奖、演奏一等奖。主创并指挥的大型清唱剧《雷锋》获上海全国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辽宁省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辽宁省文华奖。创作歌曲《心甘情愿守着家》,《守望》,《子弹出膛》《英雄我们接你回家》《烛光》《光荣唱进歌里头》等百余首音乐作品,在全军文艺汇演、全军“中国梦、强军梦”主题歌曲征集、全军战斗歌曲创作征集活动中获大奖,多部作品收录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年”《人民军队忠于党》全军优秀军旅歌曲集中。常年担任全国重大器乐比赛的评委,近年应邀为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改编十几首合唱作品,取得重大反响。

演奏:戴子凡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江苏省第一个笙专业研究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员。曾担任常州市华音民族乐团、常州市一中民乐团、常州市妇儿中心国乐团笙演奏员。9岁开始学习竹笛,师从常州华音民乐团团长、著名竹笛老师王焕仁。2009年起,跟随陈浩和贾静涛两位老师学习笙演奏的基本方法。

2011年起师从上海音乐学院著名教育家、笙演奏家徐超铭教授,并于2012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上音民乐系笙专业,全面系统学习了37簧高、中、低音笙的演奏方法及理论。2014年,跟随德籍华人、活跃于当今世界舞台的现代先锋派笙演奏家、东方学者吴巍教授,学习用中国传统乐器—“笙”来演绎各类现代音乐作品以及即兴演奏的方法与技巧,不断拓宽自己的音乐语言和音乐视野。曾得到山东艺术学院牟善平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翁镇发教授及德国著名作曲家、维尔茨堡音乐学院教授Klaus Stahmer,日本宫廷雅乐作曲家和雅乐演奏家真锅尚之的亲自指导。

2015年9月,全程参与策划并组织实施了“2015上海音乐学院首届中国笙艺术周”,并成功中国首演《凝时》、《无声之音》两部由德国作曲家Klaus Stahmer创作的重奏作品和《呼吸三》由日本作曲家真锅尚之创作的独奏作品,获得专家高度好评,被誉为“极具潜力的新笙代青年笙演奏家”。同年,积极参与组建上音翁镇发笙乐团,和乐团成员共同对中国传统曲目、现代音乐作品进行改编和创作,为中国民族室内乐的发展打开新的空间。曾在上海音乐厅、2015首届中国笙艺术周、浙江国际音乐节、香港演艺学院、香港中乐团、复旦大学、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成功献演多场笙重奏音乐会。

2016年4月,应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方满教授邀请赴美参加现代歌剧《GODEN LILY》首演,与USC管弦乐队合作。并应当地孔子学院邀请,举办了笙知识讲座及音乐会。

2016年9月,参与上海当代音乐周,世界首演由特雷斯坦 米哈依国际大师班学员创作的6首频谱音乐室内乐作品。

2016年9月起,加入中国首支加美兰乐团,在特聘德籍东南亚音乐研究专家Gisa教授的带领下,对加美兰音乐的文化背景和基本演奏方法进行了全方位学习,研习了近十首加美兰的传统曲目。

2016年10月,参加《海上生民乐》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之大型仿古笙重奏节目《和鸣》的演出。

2016年12月,在无锡运河音乐厅举办了《何以笙箫默》——戴子凡和他的朋友们笙专场音乐会。

2017年2月,参加由文化部、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驻南非共和国大使馆主办的2017欢乐春节“音乐共和 走进非州”中国新年音乐会,随上音翁镇发笙乐团与艺术家代表共赴南非、博茨瓦纳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非洲当地民众的极大赞誉。

2017年5月,参与第六届中国-东盟音乐周系列活动,世界首演了为笙、单簧管、钢琴而作的三重奏作品《来时烟雨去时晴》。

2017年9月,应奥地利著名指挥彼得·布尔维克邀请,参与维也纳室内乐音乐节,与外国演奏家合作演出三首笙的室内乐作品。

近年来,连续5次参加“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等国际国内重大演出活动,担纲独奏、重奏、伴奏和著名作曲家的多部首演作品的演奏。

乐曲《冬猎(笙)》

乐曲采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的音调为素材,以清新的音乐风格、精湛的演奏技巧,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在茫茫林海雪原中,鄂伦春人民狩猎生活的壮观场面及豪放、粗犷的舞蹈场面。时而悠扬欢快、时而紧张激烈的旋律,表现了猎人们的勇敢和豪爽之情。乐曲慢板则展现了鄂伦春人自得其乐的悠然神致,同时也抒发了鄂伦春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