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锡津,1948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籍贯山东省长岛。中国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家,国家级优秀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中央歌剧院院长(正局级),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团特聘艺术顾问。
刘锡津具有众多的优秀作品获得过国家级奖励,代表作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歌《哈工大之歌》,声乐作品《我爱你,塞北的雪》、《北大荒人的歌》、《我从黄河岸边过》、《东北是个好地方》、《北大荒—北大仓》,第六届全运会运动员之歌《闪耀吧—体育之星》、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第三届亚冬会)主题歌《亚细亚走向辉煌》等;器乐作品:合奏《丝路驼铃》、月琴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双二胡协奏曲《乌苏里吟》、《为四种民族乐器而作—满族组曲》、柳琴组曲《满族风情》、大型民乐合奏《紫金宝衣之秋—众善普会》、箜篌组曲《袍修罗兰》(八首)、大型组曲《漩澓颂》(合奏)、交响序曲《一九七六》、交响诗《乌苏里》、月琴协奏曲《铁人之歌》、交响合唱《金鼓》等。
舞剧《渤海公主》在香港演出成功,并获文化部“优秀演出奖”“作曲奖”等。
音乐剧《鹰》获文化部文华大奖,并获文华作曲奖。还为数百部(集)电影、电视剧作曲,其中电影《花园街五号》、《女人的力量》、《飘逝的花头巾》、《城市假面舞会》、《红房间-黑房间-白房间》、《天下第一剑》、《离婚喜剧》等,获文化部“华表奖”(政府奖)及各地奖励;电视剧《不该将兄吊起来》、《硝烟散后》、《黑土》、《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车间主任》、《雪乡》、《西部太阳》等,获“飞天奖”“金鹰奖”,“五一工程奖”,“金虎奖”等各项奖励。
作品曾在亚洲、欧洲、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广泛的好评。应邀到台湾、香港、新加坡讲学,出任艺术评委,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使其艺术影响走出国门,成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作曲家。
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沈阳音乐学院逐梦扬琴乐团成员。2024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先后师从于国家一级演奏员陈霞芬老师、刘明月副教授。
曾荣获浙江省第三届扬琴艺术节暨“粤华杯”全国扬琴大赛金奖;浙江省第四届扬琴艺术节暨“粤华杯”全国扬琴大赛独奏铜奖及重奏金奖;“辽韵杯”专业组独奏与民乐合奏金奖;第二届全国扬琴新作品评选“十佳演奏奖”。
曾参演第四届浙江·扬琴艺术节名家名曲音乐会;第二届全国扬琴新作品研讨会重奏音乐会;“飞扬琴歌”教学实践交流会;“双竹飞舞传竹韵,钱潮盛京奏华章”音乐会。
扬州市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青年指挥、作曲、音乐制作人
交响乐指挥与民族器乐双硕士。先后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笙演奏专业、乌克兰国立大学音乐学院交响乐指挥专业。曾就职于无锡民族乐团、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现任职于扬州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指挥、作曲。先后师承著名作曲家笙演奏家文佳良、青年指挥家孙鹏、乌克兰功勋音乐家Bлaдимиp Bacилbович。后又跟随著名作曲家范哲明教授、指挥家姜金一等名师继续学习作曲与指挥。
曾获:2024年意大利圣雷莫国际音乐比赛指挥组大赛奖(最高奖)、2024年中欧国际音乐节·维也纳国际指挥比赛专业B组第二名、第七届青少年民族器乐教学成果展示组合组最高奖(原文华奖)、辽宁省首届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最高奖(原文华奖)、第六届“敦煌杯”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总决赛重奏组金奖、第二届“敦煌杯”中国民族室内乐重奏比赛职业青年A组铜奖、第三届“敦煌杯”中国民族室内乐重奏比赛职业青年A组银奖、优秀指导教师奖、首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获奖者。
创作改编民族室内乐作品《今夜·白》《问山》《人间烟火》,民族管弦乐作品《凤鸣朝阳》《岁物丰成》等均在“乐通天下”、“中国民乐”等音乐平台循环播放,获得业界一致好评。
《北方民族生活素描》由刘锡津先生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原为月琴组曲,由著名月琴演奏家冯少先首演。
赛马
描绘善骑的内蒙人在“那达慕”大会上进行扣人心弦的赛马场面。在强烈的小军鼓伴奏下,引出号角一般的引子,接着,用木鱼敲出如同骏马欢驰的节奏,奏出具有浓郁内蒙风味的、欢快的主题,随后对主题进行加花变奏,形象地描绘出紧张热烈的赛马场面。中段是歌唱性的抒情段落,木鱼和乐队仍保持着奔驰的节奏型。最后变化再现第一段,以快速滑音模仿出的骏马长嘶的效果,赛马在热烈气氛中结束.
驯鹿
描写我国东北边疆的鄂温克族人驯鹿的情景。“鄂温克”意即“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捕鹿驯鹿是鄂温克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乐曲的引子以演奏泛音与笙呼应,模拟驯鹿的哨声。接着在乐队舞蹈般的节奏型上,奏出极富民族特色、优美欢乐的主题,巧妙地运用装饰音和推拉滑音,使旋律显得温柔可爱,表现了鄂温克人驯鹿时的喜悦心情和鹿群的驯良、柔顺。主题反复时与二胡及乐队形成对比复调,丰富了乐曲的意境和色彩。最后和乐队奏出渐轻渐弱的脚步声,仿佛是人们赶着鹿群渐渐远去;
渔歌
描写了以捕鱼为主的赫哲族人在渔舟晚归时的欢乐歌声和愉悦心情。以推拉滑音和均匀的滚奏唱出的歌声,在微微起伏的乐队伴奏下十分舒展动人。末尾以富于色彩的和声及大提琴的低声吟唱渲染出晚霞锦绣、船歌悠扬的美丽意境;
冬猎
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鄂伦春”意即“山岭上的人”。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特有的紧张气氛。接着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追猎的场景,随后乐队全奏出欢乐明朗的歌调,抒发猎人满载而归时的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