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者:钱缘 朱丹丹 林子骐 毛乙霖 夏浩展 徐越 韦熹静 宋林峪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自幼涉猎民族音乐,1986年破格录取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直至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师从郭敏清、洪盛茂、成海华教授。其演奏技艺娴熟自如,演奏风格张弛有度,曾获2010年第三届中国音乐国际比赛器乐专业组扬琴独奏金奖,2007年出版个人扬琴独奏专辑《海燕》(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
长期从事扬琴专业的教学、创作与研究,发表《扬琴演奏中的音色探寻》、《浅谈扬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扬琴教学中的轮竹训练》等学术论文十余篇。教学之余,积极投身音乐创作活动,陆续创作有《枫影》《青莲》《落樱缤纷》《秋漫漫》等扬琴作品五十余部,其中《枫影》发表于全国音乐类核心期刊《音乐创作》2021年01期,主要代表作《西子·回眸》《踏浪》《拓印》等,为扬琴专业的曲目储备及学科建设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博士,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22届北京博士后联谊会理事,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亚洲扬琴协会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泣颜回》(获香港中乐团21世纪国际作曲大赛亚军);室内乐《皴擦点染》(获美国纽约“长风奖”第九届中国器乐国际作曲比赛三等奖);个人作品音乐会《记忆》(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云中虹——于洋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剧《爱我就给我跳支舞》(全国电影院线);合唱《雨晨》(上海音乐学院女子合唱团委约);室内乐《风云动》(北京现代音乐节委约);古琴重奏《离骚碎影》(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委约);交响乐《梦·四境》(“中印之夜”新作品音乐会委约);民乐重奏《云中虹》(中央音乐学院“茉莉花”扬琴重奏团委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室内乐《童话印象》(丹麦音乐孔子学院委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三重奏《丝路戏韵》(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民乐重奏《西行》(世界扬琴乐团委约)等。作品上演于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等世界级专业舞台,演出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华盛顿、纽约及哥本哈根等国内外城市。
主要学术著作包括《卡特音乐时空秩序》等。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人民音乐》《艺术评论》《中国文化报》《文明》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多项国家艺术基金、国家民委、上海音乐学院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等机构课题。
所指导学生获数项省部级作曲奖项,包括2017年首届“吟飞”多媒体数字音频大赛以及2019首都大学生“我唱我梦想”原创歌曲比赛等。
《北平色彩》此作品灵感来源于作曲家多年对古都烟火气的回味与体验,通过水墨点彩、胡同烟火、红墙绿瓦、海纳百川以及时代潮流等不同瞬间的描绘,展现了色彩缤纷的北平美景,抒发了作曲家对祖国壮美山河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