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中国艺术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文化部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总编委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聘任教师委员会委员。
1975年至1977年在四川省乐团担任扬琴独奏演员,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项祖华教授; 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后师从郑宝恒教授攻读在职研究生。作品《天山即景》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比赛三等奖,1985年参加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获集体演奏一等奖,作品《回忆》获1991年全国民族器乐展播优秀作品奖。作品《秋》在北京市文联音乐作品征集中获最佳作品“佳作奖”。曾先后在北京音乐厅、台湾、日本东京、德国汉堡等举办过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曾出访美,英,意,德,荷,法,比,丹,日、爱尔兰,伊拉克,瑞士,瑞典,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参加艺术节。同时被英国名人研究中心收录为“世界2000名人录”和“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家辞典”。其演奏风格热情奔放、潇洒自如、注重音乐气息、强调音乐内涵,舞台表现极具震撼、感人倍至。
作品有《金色牧场》、《离骚》、《川江韵》、《天山诗画》、《拉萨行》、《黄土情》、《古道行》、《湘江抒怀》、《滇寨春色》、《黄梅随想》、《巫峡船歌》、《春》、《夏》、《秋》、《冬》、《山水云天》、《时光2012》等,专著有《黄河扬琴练习曲99首》(三册)。《扬琴经典名曲集》(两册)、《全国扬琴演奏考级作品集》(三册)、《优秀扬琴曲精选与解析》、《扬琴必学教程》(两册)、《扬琴演艺知识500问》等。DVD音像制品有《黄河扬琴作品专辑》、《扬琴名家名曲专辑》、《黄土情》、《川江韵》、《古道行》等专辑。在中央电视台录播多期“音乐知多少”系列节目。
曾获“北京市优秀文艺工作者”“北京市高校师德标兵”“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和文化部“区永熙优秀教育奖”等殊荣。所讲授的《扬琴名家名曲》获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五个一工程奖”。多年来,所教授的多名学生如:王瑟、朴文琳、马慧、牛巩琼、王玉珏、马英俊、李可威、温馨、向鑫、陈妍君等多次在文化部文华奖、CCTV民乐大赛、中国音协“金芦笙”大赛、台北协奏曲大赛等全国重大民族器乐比赛中名列榜首。
查看黄河全版介绍>>>曲大卫,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驻团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北京市音乐家协会电子键盘学会副会长、指挥专业委员会理事。
作为独奏家,他曾多次与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芭蕾舞团、天津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江苏省民族乐团等乐团合作。2013年,曲氏在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决赛中执棒江苏民族乐团;2018年随中国文化部代表团出访朝鲜,并指挥三池渊管弦乐团;获邀担任中国爱乐弓弦乐团常任指挥,并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和中山音乐堂常规乐季演出。
曲氏曾登上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日本东京三得利音乐厅、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北京音乐厅、上海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大会堂、台湾中山堂、江苏大剧院、天津大剧院、深圳音乐厅和广州星海音乐厅等国内外知名舞台。2006年,作为创始人,他组建了灵魂室内乐团(Soul Chamber Orchestra),2018年获得日本大阪国际音乐比赛首奖。
曲氏先后参加了2007年中央台文化部春节晚会、2015年中央台元宵晚会、江苏卫视春晚、广东卫视国乐大典、音乐频道《风华国乐》和《乐享汇》、电影频道《音乐电影欣赏》、2020年中央电视台中秋及国庆晚会等节目,2020年参与中国广播电影乐团央视频直播演出。
作为作曲家,他创作了中国民乐作品:《第一二胡协奏曲-红土印象》(首演于2009年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第二二胡协奏曲-疆岭之韵》(首演于2013年,台北市国立民族乐团)、弦语、津门古韵和风味儿等。室内乐作品:人生如戏、开门儿、Fiona和幻想曲2017等。其他作品包括:《第一大提琴奏鸣曲》、《第一钢琴三重奏》、电影《鸟巢》、《我的七年》、《狙击上甘岭》等。2010年为薛啸秋改编的《遗忘》获台湾金曲奖,2017年曾获邀为中国广播电影乐团改编乐团作品《李香兰》。
“荒城古道,残疾远眺”。这是一首描写“丝绸古道”的扬琴曲。引子部分:抓弦泛音奏出远古空灵的纯净佳音,山河依旧,只是世事浮沉。主题部分:感叹古今,往事不堪回首,在这斑痕累累的古道上,行路难,行路难,鸟愁寄恨,思绪万千。华彩部分:战争留下创伤。岁月经历的风古神韵,音乐逐渐苍劲雄壮,动人心魄。复合节拍的快板部分:节奏鲜明,粗犷洒脱,激情华丽。动情的尾声部分:壮怀感概,青史留名,追求一个千古不灭的民族魂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