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中国艺术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文化部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总编委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聘任教师委员会委员。
1975年至1977年在四川省乐团担任扬琴独奏演员,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项祖华教授; 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后师从郑宝恒教授攻读在职研究生。作品《天山即景》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比赛三等奖,1985年参加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获集体演奏一等奖,作品《回忆》获1991年全国民族器乐展播优秀作品奖。作品《秋》在北京市文联音乐作品征集中获最佳作品“佳作奖”。曾先后在北京音乐厅、台湾、日本东京、德国汉堡等举办过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曾出访美,英,意,德,荷,法,比,丹,日、爱尔兰,伊拉克,瑞士,瑞典,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参加艺术节。同时被英国名人研究中心收录为“世界2000名人录”和“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家辞典”。其演奏风格热情奔放、潇洒自如、注重音乐气息、强调音乐内涵,舞台表现极具震撼、感人倍至。
作品有《金色牧场》、《离骚》、《川江韵》、《天山诗画》、《拉萨行》、《黄土情》、《古道行》、《湘江抒怀》、《滇寨春色》、《黄梅随想》、《巫峡船歌》、《春》、《夏》、《秋》、《冬》、《山水云天》、《时光2012》等,专著有《黄河扬琴练习曲99首》(三册)。《扬琴经典名曲集》(两册)、《全国扬琴演奏考级作品集》(三册)、《优秀扬琴曲精选与解析》、《扬琴必学教程》(两册)、《扬琴演艺知识500问》等。DVD音像制品有《黄河扬琴作品专辑》、《扬琴名家名曲专辑》、《黄土情》、《川江韵》、《古道行》等专辑。在中央电视台录播多期“音乐知多少”系列节目。
曾获“北京市优秀文艺工作者”“北京市高校师德标兵”“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和文化部“区永熙优秀教育奖”等殊荣。所讲授的《扬琴名家名曲》获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五个一工程奖”。多年来,所教授的多名学生如:王瑟、朴文琳、马慧、牛巩琼、王玉珏、马英俊、李可威、温馨、向鑫、陈妍君等多次在文化部文华奖、CCTV民乐大赛、中国音协“金芦笙”大赛、台北协奏曲大赛等全国重大民族器乐比赛中名列榜首。
牛矾琼,上海音乐学院扬琴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扬琴专业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理事。
幼年习琴,启蒙于上海市特级教师曹建辉。先后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得到吕临老师,应皓同副教授、成海华副教授,黄河教授的悉心指导。
多次赴德国、英国、新加坡、法国、美国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曾参加“APEC”会议、“亚行”年会、“汉堡——上海周”、“东盟领导人峰会”、“国家大剧院民乐系列——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中国民族音乐百场巡礼——中央民族乐团音乐会”、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和平颂”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Ⅰ、“走过六十年”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建系六十周年音乐会、“走向胜利”上海音乐学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民族音乐会等重要演出。
曾获文化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民乐独奏比赛少年专业组“铜奖”;第二届CCTV民族器乐大赛传统组合类“金奖”;第三届美国飞扬世界杯中国民族器乐国际大赛专业组“金奖”。2012年10月,荣获首届中国扬琴艺术节青年教师A组“金奖”,所演奏的作品《梦》,获得“优秀作品演奏奖”。2013年6月,在贺绿汀音乐厅成功举办《琴·情——牛矾琼扬琴独奏音乐会》。2014年6月,荣获“青乐杯2014(香港)国际青少年扬琴比赛(总决赛)——优秀园丁奖”。2017年6月,出版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本科教材系列《扬琴练习曲》;同年,出版发行个人专辑《牛矾琼——扬琴专辑》。2018年11月,参加上海音乐学院附中65周年系列活动——扬琴艺术周,成功举办《萦尘——牛矾琼独奏音乐会》、《海上雅乐·繁響——牛矾琼扬琴音乐会》。
上海音乐学院教师,青年作曲家、钢琴家,民乐系钢琴艺术指导。曾创作《桃花坞》、《云梦彼端》、《恣逸》等多部作品,获得文化部艺术歌曲大赛优秀奖、帕拉天奴杯钢琴作品优秀奖、2010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二胡作品比赛银奖、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2019江南风格二胡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等殊荣。
作为钢琴艺术指导长期活跃于各大舞台上,每年近百场演出,与各专业领域知名演奏家以及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歌剧院、上海戏剧学院、上师大音乐学院、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等长期合作,并多次担任金钟奖、文华奖、CCTV中国器乐大赛等重要赛事的参赛选手及展演评委的钢琴伴奏,曾获上海之春优秀艺术辅导奖,2018年度贺绿汀基金奖艺术辅导特别奖。
作品创作于1863年,是法国作曲家圣桑为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所作。乐曲感情奔放,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热烈狂放的阳刚之气与苍郁忧伤的悲凉情绪交织在一起,浪漫主义特征明显。引子具有西班牙民间舞曲特征,回旋曲的主题展开于行进步伐般的伴奏音型,一连串切分节奏的半音下行,诙谐生动而富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