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邵景天
演奏:浙江省余姚高风中学
施万春,1936年6月14日出生于河北青县,作曲家。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后留校任教;1973年开始在中央乐团从事音乐创作;1984年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
施万春(1936-),河北青县人,著名作曲家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他于1965年开始从事电影音乐创作,先后为《青松岭》、《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大决战》、《决战之后》等数十部影片作曲。1987年获得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施万春,1936年6月14日出生于河北青县,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后留校任教;1973年开始在中央乐团从事音乐创作;1984年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
主要作品
管弦乐曲《节日序曲》、《瀑布》,弦乐曲《第一弦乐四重奏》,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第三场音乐,歌曲《梅岭三章》、《送上我心头的思念》,二胡与乐队《叙事曲》,扬琴与乐队《随想曲》等。
他于1965年开始从事电影音乐创作,先后为《青松岭》、《良家妇女》、《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大决战》、《决战之后》、《七·七事变》《梅岭星火》、《孙中山》、《欢乐英雄》、《钢锉将军》等数十部影片作曲。
施万春所创作的影视作品,旋律流畅,音乐优美,富有情感的流露使音乐完全融入了电影艺术创作中。
他于1965年与刘国权导演合作,为其影片《青松岭》、《如意》、《二十六个姑娘》、《良家妇女》、《贞女》以及李前宽导演的影片《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决战之后(上下)》、《七·七事变》;丁荫楠导演的影片《梅岭星火》、《孙中山》等数十部影片作曲。
作品特点
施万春的作品很注意揭示人物心灵,揭示人的内在东西,他勇于创新,在每一部影片中,他都有新的想法,新的创意,如在影片《良家妇女》中,他以民间乐器“埙”为影片主导音色,同时在民族基调上加入浪漫派技法,使影片音乐带有强烈的散文风格,影片《贞女》以二胡为主导音色,融进现代派技法,使影片音乐超越了“说明”和“表意”层次。施万春的创作风格就是民族的东西和西洋的的东西,现代的东西和流行的东西有机的融为一体。他为影片《孙中山》作曲,采用了浪漫派,民族的和现代技法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背景音乐同影片内容、画面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统一的风格。使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注意力集中在整体情节上;《孙中山》的音乐于1987年获得了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施万春的成功,是与他平时的努力分不开的,他认为,作曲家应该像演员一样,必须投入到作品中去,深层次的体验,创作,他在为《孙中山》配乐时,就把自己看成是孙中山;为《良家妇女》、《贞女》配乐时,就把自己看成是女主人公,同影片的角色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血有肉,有生气。
施万春的作品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注意“声画对位”,“背景音乐”,“效果音乐”与“气氛音乐”,如《孙中山(上下)》中的六次战役的音画关系有同步的,平行的,对比的,反行的;有画面虚,音乐实,有画面实,音乐虚,这就是根据主题来确定的声画,背景,效果和气氛的创作,“音乐既是电影语言中的一种,那就应该讲他自己的语言”,施万春正是用这种特殊的语言来向观众讲述电影,讲述生活的。
像大多数中国作曲家一样,声乐创作是施万春比较重要的音乐实践领域,而艺术歌曲的创作更是作曲家非常衷情的创作体裁之一。作曲家谈到对自己创作的评价时说:“艺术歌曲是我十分喜爱的创作体裁之一,在我的作品中除了《良家妇女》、《孙中山》几部电影音乐之外,艺术歌曲《送上我心头的思念》和电影《太阳和人》主题歌《人字歌》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了。”
流畅、优美、易记的旋律;富于色彩感的和声;节制而有创新的音乐技法运用;自然、朴素、含蓄但富于情感的音乐表达是这首歌曲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也成为施万春艺术歌曲创作的重要特征。
成就荣誉
他的电影音乐注意揭示人物心灵,勇于创新,在每一部影片中,都有新的想法;他为影片《孙中山》所作的音乐,使他于1987年获得了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施万春教授在近五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他的学生大多成为了音乐战线上的骨干,活跃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是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获得者,2005年荣获中国电影百年电影音乐创作特殊成就奖。
杨广,青年指挥家、笛箫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硕士,中国指挥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理事、浙江民族乐团常任指挥(曾任)、浙江音乐学院客聘指挥、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指挥、竹笛专业教师、上海文广民族乐团客席指挥、国家艺术基金指挥人才项目首批青年指挥家。
自幼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习二胡、小提琴、竹笛、唢呐等乐器演奏, 本科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笛箫演奏家张维良教授学习笛箫演奏、著名指挥家杨又青教授学习指挥。而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攻读指挥专业硕士,曾先后得到著名指挥家叶聪、阎惠昌、夏飞云、王永吉、张列、刘沙的指点和教诲,多次参加著名指挥家叶聪指挥大师班、阎惠昌指挥大师班并获得阎惠昌先生的肯定与好评。
指挥风格沉稳、干练,儒雅而富于激情,音乐处理精准细腻、张弛有度。近年来常受邀指挥上海文广民族乐团、浙江民族乐团、武汉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上海京剧院管弦乐团、浙江音乐学院国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现任多所职业或非职业交响乐团、民族乐团的指挥和客席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