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顾冠仁
演奏:江苏新空间民族管弦乐团
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上海民族乐团终身艺术顾问,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顾问,历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荣誉会长。享受中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作品有:琵琶协奏曲《花木兰》(获2013年第二屆华乐论坛民族管弦乐协奏曲经典作品奖)、《王昭君》;合奏《东海渔歌》(与马圣龙合作)、《春天》组曲、《星岛掠影》组曲、《将军令》《大地回春》《路》;乐队协奏曲《八音和鸣》;音诗《岁寒三友——松、竹、梅》(获2012年首屆华乐论坛民族管弦乐经典作品奖);音诗《忆江南》;《在那遥远的地方——西部民歌主题组曲1》《可爱的玫瑰花——西部民歌主题组曲2》;二胡协奏曲《望月》;中阮协奏曲《塞外音诗》;古筝与弦乐队《山水》三弦协奏曲《草原》;曲笛、古筝双协奏曲《牡丹亭》;琵琶、三弦双协奏曲《双档——说书人》;弹拨乐合奏《三六》《驼铃响叮当》《喜悦》;江南丝竹《春晖曲》《绿野》《瀛洲新韵》《清清洋山河》;小合奏《京调》《苏堤漫步》;重奏《激流》《江南风韵》;音乐朗诵《琵琶行》《兵车行》等。
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顾冠仁弹拨乐合奏曲选》,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顾冠仁弹拨乐作品集》《顾冠仁民族管弦乐作品集(合奏曲卷)》《顾冠仁民族管弦乐作品(协奏曲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顾冠仁民族器乐重奏及小型合奏曲集》《顾冠仁新江南絲竹曲集》。先后在《人民音乐》上发表了《努力发展民族乐队交响性功能及交响性创作手法》《谈大型民族乐队的音响问题》《传统民间音乐素材在创作中的运用》等论文。
从2005年起,先后由新加坡华乐团、山东民族乐团、江苏演艺集团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广东民族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香港中乐团、加拿大庇诗中乐团、沈阳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新加坡鼎艺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等举办了“顾冠仁作品音乐会”。
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会员。1956年研习书法;1962年学习民族管乐;1972年考入中国电影乐团;1988年任中国电影乐团民族乐团团长,拿国务院津贴专家;1991年赴威尼斯参加世界艺术论坛,当选终身荣誉理事,是中国大陆唯一的代表,世界顶尖200名艺术家之一。
原名曹节,1949年生于河北昌黎,2005年逝世,幼承祖训,临柳公权帖,60年代入京学民族管乐,兼修谱曲创作。 青年时期,音乐作品即已问世,音乐演奏则从舞台走向院校的讲台。随着笙管笛箫埙等民族管乐的逐渐精到,在书法、篆刻、东方美学等方面的造诣也逐渐被世人所瞩目。多次出国讲学,在国内外举办"曹节书法、篆刻、音乐艺术展",出版和录制了多种音乐、书法、篆刻作品。
"中国学者素来有三类:一求理而力行;二求用而显名;三求华而附雅。曹节应属前者。很少有人能象他那样博学而通达,很少有人能象他那样以浅显的语言阐释古人深邃的思想,而能以诸多艺术手段表达出这些思想的学者就更为少见。
从音乐、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到授徒课学、著书立说,曹节先生向世人显示了他作为当代杰出艺术家的殷实功力。 他不同于一般艺术家的是他的寻根溯源,由技艺而美学,由美学而哲学,从而成为一位东方文化的学者 。
十几年来,曹节先生多次远涉海外,他的文化思想广播世界。音乐 对埙的研制、创作与演奏是曹节先生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风格古朴,感情真挚,以埙声诉心声,回归自我,流露灵魂。
创作的埙曲有《伤别离》、《幽谷》、《寒春》、《绵》、《黄莺吟》等,改编的曲目《暗香》、《苏武牧羊》、《小放牛》、等。笙曲《天山的节日》、《牧场春色》。
该作品由《杜鹃花开》《骏马奔驰》《苗岭春早》《水乡绿野》和《天山盛会》五个乐章组成,以祖国各地不同民族的民间音乐为基本素材,表达了中华大地各族人民春和景明的勃勃生机样貌,将对祖国至真的爱、对人民至诚的情,融入到对未来生活向往的乐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