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笙:华逸飞、曹竞淳
中音笙:石钱洵、张宜聪
低音笙:唐若凡
笛子:章诗怡、袁梓诚、王泽、虞安琪
高音唢呐:李大壮、马光
中音唢呐:王静樊
低音唢呐:鲁杰
中音管子:梁帅
民族打击乐:赵立倩
上海音乐学院弘音组合
上海音乐学院弘音组合,成立于2015年,由时任民族音乐系系主任著名作曲家王建民教授组建并纳入重合奏教研室课程,是一门专业主干课,授课教师为著名青年指挥家陈晓栋老师。该组合的成员由民乐系管乐教研室的优秀学生组成,擅长演奏多种形式及风格的现代民族管乐重奏作品。曾多次受邀参加各类音乐会,并入围2015年上海市小剧(节)目展演“演出奖”,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佳绩。
作曲博士,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管学会创委会成员,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创新团队成员。其创作风格体裁涉及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协奏曲、室内乐、合唱、爵士乐和舞蹈音乐,是一位多元化的创造性作曲家。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先后师从王建民教授,邹建平教授,贾达群教授。2010年作品《烙印II》作为世博系列活动演出于上海荷兰文化馆,2019年入围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最佳编配奖。
曾获iSING国际青年作曲家比赛一等奖;金鸡湖全球交响乐作曲大赛第三名(第一空缺);荷兰新音乐团举办第二届世界华人(35岁以下)作曲比赛大奖(排名第一);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孔子颂”全国民族室内乐作曲比赛第一名;中国第八、九届“金钟奖”作品优秀奖;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新世纪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三等奖(一等空缺);中国音协举办的首届民族器乐作品(二胡与乐队)征集比赛三等奖等。他还受到过美国Roger Shapiro基金委约,是获得该项目资助的第一位青年作曲家;签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创作项目以及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代表作有交响乐《姑苏繁华图》;乐队狂想曲《疆域》;笙协奏曲《天启》;二胡与乐队《烽火》;古筝协奏曲《安歌》;艺术歌曲《雪花的快乐》;钢琴独奏《破》;笙、手风琴与爵士小乐队《和乐飞扬》,民族管乐重奏《火映红星》;室内乐《烙印I》、《烙印II》以及《灵动》、《旋动》、《舞动》三部曲等。
指导的学生获卢森堡打击乐协会举办打击乐作品比赛唯一大奖,成为2018年世界打击乐演奏比赛指定曲目;上海市教委第三届“汇创青春”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第一名;全国高等音乐院校民族管弦乐作品比赛二等奖(一等空缺);中国民管学会首届笛萧小作品作曲比赛金奖(排名第一)等。
《火映红星》以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插曲《映山红》为灵感,通过作曲家全新的创作,由中国传统吹管乐器进行演绎,使这柔美细腻、深入人心的旋律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再现了当时人们对红军英雄的无限敬爱与感激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向经典致敬,向红军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