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竹笛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领军人才,上音高研院中国竹笛艺术中心主任,上音竹笛乐团团长兼艺术总监,上海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国家教育部论文评阅中心特聘专家。
她曾为三十多位国家元首演奏过中国传统乐曲,作为中国现代竹笛作品最权威的演绎者,她亦是唯一一位受邀带着多部中国竹笛协奏曲与英国BBC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等世界名团进行常年合作演出的民乐演奏家,演奏足迹遍布五湖四海;同时她的教学成就极为卓越,迄今为止她已培养出上海音乐学院19名竹笛学生先后获得全国权威民族器乐专业比赛的30次金奖和第一名,在业界获得“中国竹笛梦之队”的美誉。
她曾受邀录制李安导演、谭盾作曲的影片《卧虎藏龙》笛子、巴乌的独奏(获得包括奥斯卡奖在内的全球十八项电影音乐金奖和格莱美音乐奖),此外她还是当代诸多作曲家们的首选合作者,首演了郭文景、朱世瑞、杨青、唐建平、王建民等著名作曲家为竹笛而作的协奏曲。
2018年由唐俊乔担任制作人和主演的上海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跨界融合创新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首演,这部广受赞誉和好评的原创民族器乐剧不仅是中国首部为单一民族乐器(竹笛)而作的器乐剧,其无言无词仅用“音乐对话”及全新的舞台戏剧表演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为器乐艺术的创新表演开创了先河,“上海音乐学院唐俊乔竹笛乐团”也因该剧入选文化旅游部“全国十大优秀民族乐团”。
她编写出版过数十部教材、专著及唱片、影碟演奏专辑,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多篇中国竹笛现代作品发展及展望的论文,而由荷兰唱片公司出版48个国家同步发行的《中国魔笛—唐俊乔》是全球的第一张SACD笛子演奏专辑。她的成就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民族音乐家名典》及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编著的《世界名人录》。
中国当代杰出的二胡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央民族乐团客席独奏演员。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客座教授。
于红梅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先后师从苏安国、张韶、蓝玉崧、刘长福教授。作为当代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之一,曾荣获在美国纽约举行的Pro Musicis International Award “乐府国际音乐大奖”.她的专辑《于红梅二胡协奏曲专辑》荣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专辑《迷胡》荣获在美国举办的Indie Awards“世界独立唱片大奖”之“最佳世界民族音乐奖”。这是自此世界瞩目的音乐大奖设立三十多年以来第一位华人音乐家获此殊荣。独奏专辑《红梅随想曲》荣获全国首届优秀文艺音像制品奖一等奖。2002年2月, 在世界最著名的美国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 成为第一位在此举办独奏会的华人民族器乐演奏家.2005年,荣获第十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一等奖。 2009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2012年、2014年均荣获文化部“文华杯”中国民族器乐比赛“园丁奖”;2014年获"四个一批"人才荣誉称号。
她作为独奏家出访了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香港、北京等地成功举办了逾百场个人独奏音乐会,曾在许多国际著名的音乐厅演出: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林肯中心的艾弗丽、费雪音乐厅,卡内基音乐厅,华盛顿国家表演艺术大厅,洛杉矶迪斯尼音乐厅,芝加哥交响音乐厅,旧金山交响音乐厅,巴黎香榭里舍剧院,瑞士卢采恩音乐大厅,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大厅,开罗国家音乐厅等。她曾经首演了多部具有时代代表性的经典二胡作品:《追梦京华》、《八阕》、《天香》、《西口情韵》、<塞外弦鸣>等。参加了中国文化美国行、中国文化澳新行、捷克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中国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德国音乐节、澳门艺术节、国际电脑音乐节等诸多重大演出活动。录制出版了十六张个人演奏专辑。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录制了《名家教二胡》,《于红梅二胡独奏专场音乐会》和音乐电视片《绽开的红梅——于红梅演奏专辑》。编订出版《二胡音乐会曲集》(共四册),著有《二胡演奏中的力度变化》、《“一枝花”的演奏法》等学术文章。应邀在美国加州艺术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等多所音乐艺术院校示范讲学。曾荣获中央音乐学院“优秀教师”称号。她秉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所教授的学生曾荣获所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的金奖。2012年她创建成立“圣风室内乐团”,荣获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总冠军和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
于红梅的演奏艺术风格真挚淳朴、细腻感人、充满激情,琴人合一,对乐曲内涵有较完美的诠释和独到的艺术见解。纽约音乐会杂志评论“她的精彩演奏震惊四座”,“她是体现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精神的杰出的演奏家”。于红梅正在为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的传承、创新、弘扬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乐系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协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
王中山的演奏技法娴熟、飘逸洒脱,音色柔美而亮丽,音乐表现细腻、传神、无论是韵味独特的传统筝曲或者技巧复杂的各类现代筝曲,均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原曲风貌:即使是某些目前几乎尚无人有能力涉足的用快速指序技法创作的高难度筝曲,也是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无不显示出其精湛的技艺和上乘的功力。
在古筝演奏技法上,他有许多新的创意并付诸实践,如在一九八六年“中国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上,他开拓性地运用了轮指技法、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羲甲的形式进行演奏,开发和发展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令古筝面貌一新。目前,有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国的各个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中已经得到了推广,显示出这些新技法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
他先后举办了许多场古筝独奏音乐会和学术讲座,大力推广古筝艺术;他还出版了《王中山古筝曲集》,与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合作录制了多张演奏专辑。对于他的艺术成就,人民日报、北京晚报、音乐周报、音乐生活以及海外报刊都给予了采访和介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北京音乐台等宣传媒介,也多次播放他创作演奏的《溟山》《汉江韵》等乐曲,并作专题介绍。他的艺术生平现已选入《国乐精粹》《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
选自:中国器乐电视大赛颁奖晚会
《十送红军》
作曲 朱正本
编曲 芮雪 戚浩笛
演奏 唐俊乔 上海音乐学院乐团
《映山红》
作曲 傅庚辰
编曲 芮雪 戚浩笛
演奏 于红梅 中央音乐学院乐团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作曲 刘烽
编曲 芮雪 戚浩笛
演奏 王中山 中国音乐学院乐团
《我的祖国》
作曲 刘炽
编曲 芮雪 戚浩笛
合奏 全体演奏者